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9喜欢:7

$小米集团-W(01810)$ 关于米子的几个思考,一般人我可不告诉他:

①爆品思维下,收入波动极大,消费电子的库存就是海鲜水果,只要卖不动减值就很夸张。

因此,友商普遍采用机海战术、车海战术。目前我看到米子的做法是扩张iot品类,增加坪效后再做进一步下沉扩店来化解风险。

②不稳定的利润却要用于与日俱增的各项研发支出、资本开支、回购+发股票薪酬,导致自由现金流也不稳定。所谓千亿的资金储备,实质是即时收款和压榨供应商账期的时间差,这不同于保险浮存金,这是实打实要支付的,因此小米必须保持营收增长,通过做大收入来扩大截留资金的规模,以长期资金短缺覆盖短期短缺。

因此,在行业下行期间,友商关闭了芯片公司,米子依旧在芯片研发,这不单是核心技术的问题,更多是一个产品毛利空间的问题,没有自主能力就是受供需两端挤压,米子和周期股无异。

③一直以来靠广告和游戏的互联网收入规模停滞不前,硬件不赚钱软件赚钱的战略构想很难实现。

参考苹果,封闭的系统、支付入口、苹果税等等正确的赚钱姿势小米都很难企及。

综上,我把这些的破局点都归结为行业的竞争格局。

试想,如果6家巨头只剩3家,以上问题将迎刃而解。

全部讨论

06-05 07:56

论抗风险能力,小米是最强的。做极致性价比,站在用户角度里,它是当代卷王。现在的市场是消费降级的,看拼多多,快手,小米的一季极和去年的年报数据更能反应这一现象。对供应商的占款能力更能说明它的强大和被依附能力,这些像极了九十年代可口可乐进入中国的时候,当时的可口可乐也是靠强大的供应链管理和品牌战略培养了一大批供应商和销售商,靠供应链管理上下游占款取得了无穷的现金流。使其在中国获得巨大收益,几十年来,它的终端售价从1993年的5元降至3元(斤装)。其间原材料价格不知上涨了多少,但是它一样赚钱,原因何在?
综上,小米在供应链上是有独特的优势的,在终端同时有线上线下。只要产品能抗打,做好品质,就能创造滚滚的现金流。而做好产品就是要不断投入研发,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来做研发,这是小米的优势,在研发效能上,它是做得最好的,看看上市企中,能超过它的有几家?8月下旬都可以看出它的lOT的产品在经济下行周期里有多能抗打。国际上,它的市占率也是逐步上升的,到达一定的市占率后,互联网业务的利润自然上来了。并且是独占的闭环系统,这是很多人看不懂小米的生态模式和懂雷军的战略意图的。从这个层面来说,它还是处于发展的地板阶段,未来成长不可限。当然前提是做好当下,做好优质产品,产品研发,从消费者角度出发,除了小米,能与之抗衡的不多……

06-04 11:47

国产5家卷了这么多年互相厮杀都是伤痕累累,没有一个赢家,路越走越窄。

苹果税是正确的赚钱姿势?这是对互联网精神最大的讽刺!

06-05 08:54

确实值得思考 感谢分享 小米虽有强大的生态 但缺乏变现能力 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还有就是不能打出差异化 这也是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 再有就是品牌力的提升也需要时间来沉淀 这些问题解决一个估值就可以提升不少

写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