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目全非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86回复:175喜欢:88
开发者的自恋是不可避免的,只有他的产品是最重要的,他的产品发布的时候是创世纪,他的版本升级的时候,就是新世纪。

可是在大多数的时候,用户不care你的版本,他只关心,产品满足了他什么需求,解决了什么问题。

对的,今天雪球发布了新版本,4.0。

我知道用户不会care4.0。

所以先忘掉4.0,我就当大家从来没有用过雪球,先给大家介绍一下雪球是什么东西,满足了什么需求,解决了什么问题。

嗯,如果你上雪球,登录雪球的web版,或者使用雪球的iPhone、iPad、android客户端,关注自己的投资产品,股票基金债券,你就可以很方便地获取这些投资产品的价格、数据、资讯。你还可以在雪球记录自己的持仓操作,随时了解自己的持仓盈亏。

除了投资产品,你还可以关注别的投资者,获取他们分享的信息和观点,如果有必要,你可以跟他们深入交流。交流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私密的,现在的雪球版本新增了聊天、群组功能,你可以和互相关注的用户很方便地即时沟通,还可以和趣味相投的用户组建不同主题的群组持续交流。投资者交流一直是雪球的核心功能。




资讯一手掌握,交流随时随地,尊敬的投资者,这满足了您的需求吗?

无论您的感受如何,作为这个产品的创始人,看到产品和公司现在这个样子,我有一种面目全非的感觉。

雪球最初只涉及美股这单一投资品种,现在已覆盖中、港、美三大市场和股票、债券、基金、信托、理财产品等多个投资品种,甚至包括比特币这样的新鲜玩意。






在雪球刚发布关注关注功能的时候,作为创始人,我几乎关注了每一个新注册的用户,这导致我关注了10000多人,很快我就发现再也不能这样干了,这样会把我的手指搞残,现在雪球每天增加的用户数量,差不多是初创时每个月增加的用户数量。为了“活跃社区”,我和我的同事都是雪球里面最早的活跃用户;而现在,用户已经提出抗议,要求禁止雪球员工在雪球里发言。

虽然从公司创始至今,我们都没有搬过办公室,但坐我身边的同事,却从内容编辑成了码农,连这都面目全非了。

雪球是怎样一步一步弄成这个样子的呢?如果您在使用雪球之余还有多余的兴趣,不妨听我扯一扯。

三年多前,也就是2010年年中,我离开原来就职的公司,创立了i美股。

这是一个专注于美股领域的资讯网站,我们的工作是搜集整理美股,主要是中国概念股的资讯,并且自己生产一些资讯,把它们陈列在网站上供用户浏览。我们还提供论坛给用户交流。

对于一个曾经就职于“门户网站”,并且对美股投资有兴趣的人来说,这工作太驾轻就熟了。

感谢天照应, i美股上线以后,碰上中概股上市潮,关注度剧增,中国国内的美股投资者,国外的中国概念股投资者,非常大的比例被网罗到i美股上。

但这并不足以让我们止步,在运营i美股的过程中,我们有下列发现:

1,投资美股的中国人普遍同时投资A股、港股,他们对A股、港股上的互联网信息服务也并不满意,他们需要一个跨市场的服务。

2,i美股的网站信息呈列方式是1.0,也就是说大家看到的页面是完全一样的,需要在一个页面上做到信息到达的最大公约数,这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更致命的是,无论我们如何努力,最后都不能让所有用户满意,因为用户的需求根本就是个性化的!

3,在“门户+论坛”模式下,信息获取与互动交流行为分离,站方发布内容与用户生产内容互相冲突。

所以,在i美股上线几个月以后,我们就开始了新产品的策划,主要的方向是:

1,投资品种跨市场。

2,个性化组织内容。

3,信息获取与互动交流一体化,交流为核心体验。

半年之后,my.imeigu.com上线了,初步实现了个性化组织内容和交流为核心体验,这就是雪球的前身。

在一段时间内,它作为i美股网站的一个模块运行,部分地验证了我们对用户需求的判断,my.imeigu.com上的用户活跃程度远超论坛。我们慢慢关掉了i美股论坛。

同时我们也发现这个模块的代码质量如果要承载更大用户量和数据量,会有很大的问题,我们此后花了较长的时间重构了my.imeigu.com的代码,为引进更多投资品种和用户作准备。

2011年11月,我们发布了完成重构的my.imeigu.com,给它配置了独立的域名xueqiu.com,纳入了A股、港股的投资品种,这就是雪球1.0。

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和社区气质的把握,我们仍然战战兢兢,所以采取了逐步开放的运营办法,先官方邀请,再用户邀请。

在将近一年的时间内,我们逐步完善了雪球的功能,发布了从1.1到2.0的各个升级版本,到2012年11月,我们决定把雪球开放注册。

我们的运营工作也颇有成效,雪球用户在较小的基数上稳步增长,在职业投资者中和投资产业链上的影响与日俱增。2011-2013年A股、港股、美股领域的重大投资事件,雪球都是重要的发生场地。

在这个过程中,老的问题和新的问题仍然困扰我们:

1,我们是个资源有限的创业公司,却同时做着几件事情:i美股的媒体内容生产,雪球的互联网产品开发和运营;雪球里面就包括股票行情系统、用户SNS系统、新闻抓取系统等几个模块。这些事情本身可能还互相冲突,比如i美股的内容转载业务和雪球的新闻抓取系统的工作是重合的,i美股员工生产的内容被雪球用户生产的内容冲淡,员工生产的内容,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的相对价值都下降严重。

基于此,我们在2013年初决定关闭了i美股的内容业务,原来从事公司分析的员工,转行创业成立了一家资产管理公司。很多用户和同行感到惋惜,我和同事们却如释重负。机器取代人,用户替代员工,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我们只能趁潮而动。

2,用户对投资产品的关注,超出了股票这个范围。年化回报率5-6%的银行理财产品,吸引了大量低风险偏好投资者的资金;年化回报率8-10%的信托产品,吸引了中等风险偏好高净值投资者的资金;年化回报超过20%的小额贷款,吸引了部分高风险偏好投资者的资金。这些产品的投资者和股市投资者是高度交叉的,他们的资金在不同投资品种中流动。投资者需要跨更多产品的服务。

基于此,我们逐步把投资品种的品类扩展到股票外的产品:债券、基金、理财、信托,在4.0版本中,你可以看到这些产品:




3,公开页面上的交流,数量超过一定的规模,效率会降低。同时,公开交流对于很多用户,很多内容来说并不合适。点对点,特定对象的私下交流在投资中是不可忽缺的。

基于此,我们从2013年年初,就开始雪球聊天、群组功能的研发。这是雪球上线以来投入人数最多,开发强度最高的产品。在这里本来可以讲一堆很励志,很乌龙,很“不容易”的故事,可是用户不care,我们只是按计划在4.0版发布了这个功能。我只讲一个故事,在产品上线的前一夜,我们的PM说,我们该做的事都做了,剩下的事情就靠命了。

往前看,雪球离通常意义上的“成功”还很远;回头看,在摸索用户需求,稳定产品型态方面,走过的路也不算短。

很遗憾我的能力有限,目光短浅,只能边走边看,这让我们付出了时间上的代价,惟一的欣慰大概是,我们每一步的探索都在为下一步的发展做积累,真正做的无用功不多。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希望资讯分享和互动交流,能够服务于用户的投资决策和交易,我相信这个目的可以达到。

探索并未结束,我们还在路上。也许等我们的产品真正大成,和今天相比,会更加面目全非。

这些本来都和用户无关,如果您看完了,那么,感谢您一路以来的同行。

全部讨论

每一次更新版本,都会有一部分人喜欢,又有一部分人抱怨。人与人的沟通很奇怪,有时候那么近,有时候又那么远。
辛苦了雪球
我们不断地学习、思考和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同时,
我们保持一颗谦虚和开放的心态,不断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和见解。——雪球球友

我是去年底偶然注册雪球的,到现在已经和我的生活紧密相关。雪球是一个神奇的平台,“努力去做,你的就会成功”,我以前一直认为这只存在于传奇和励志故事,但是通过雪球平台,这样的事情居然发生在了我自己身上,在雪球上,草根投资者也能有自己的话语权,让雪球给我更多的好运吧,我爱你雪球!

2013-12-03 18:26

我来吹下牛,聊天和群组真正开发是8到11月。

05-28 11:52

方丈雪球产品根据用户迭代

2021-01-13 11:48

突然有个想法,我想再努力几年,争取一个雪球十年知己的认证。14年至今,距离来雪球10年,还有一段很长的路,我想做一名合格的雪球用户。mark一下!

2020-02-20 03:18

2013-12-11 08:59

创业者!

2013-12-11 07:59

每天大部分业余时间都在雪球上学习

2013-12-10 23:08

看得到雪球一直在进步,加油!

2013-12-10 22:51

看完了,祝贺方总团队取得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