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志愿的填报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817回复:942喜欢:3129

这两天高考成绩出来,很多问填报志愿的,一一回答会有太多重复的内容,我写一个贴子泛泛谈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吧。

我们先说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大部分人会说上大学是为了以后有良好的发展,能找到有前景的工作。对的,但怎样才能有良好的发展,怎样才能找到有良好前景的工作呢?现在这个时代,你没有一张体面的文凭,别人很难给你一份工作;但也很难仅仅因为你有一张文凭而给你一份工作。人家看的是你文凭背后的知识、眼界、思维方式、工作技能的储备。所以,最有利于知识、眼界、思维方式、工作技能积累的教育,就最有价值。大学,注意前面有一个“大”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大学最核心的作用,是帮你打开一个更“大”的世界。想靠一张文凭换一辈子衣食的想法,是把大学上小了,实际操作的结果也不一定会理想。

在这种框架下,我提三点建议:

1、城市第一。优先选择北京、长三角(上海、南京、杭州)、珠三角(广州、深圳),其次才是武汉、西安、成都这种超省会城市,其次才是一般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如果能申请到香港、美国的大学,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即便本科阶段不出国,也尽量作好毕业以后去美国深造的准备。不得不说,高等教育,中美差距还是非常大。

2、学校第二。优先选择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平台大,即使上了不那么理想的专业,腾挪空间也较大。

3、专业第三。最理想的专业选择,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现代社会分工细化,任何领域能做到专长,都会有很不错的发展。如果不知道自己感兴趣,那么就在自己考分内,尽量选择考分高的专业,倒不是说这些专业以后一定会很好就业,而是,要尽量和聪明的同学呆在一起。如果考分不够上热门专业,那么就尽量上通用专业,以便以后腾挪。我上大学那会,北大理科招分最高的是生物系,据说原因是出国容易,美国人不喜欢解剖小白鼠。这两年,北大理科招生分数最高的是数学,因为人工智能要发飙了。这世界变化快,很难主动把握,但是,与聪明人为伍,总不会错。

但如果你问我什么专业以后会好,我真不知道。

不要紧张,人生不应受限于高考填志愿时候的几个字。

单独咨询志愿问题的,不再一一回复了。

精彩讨论

凡夫俗子euvbrv2018-06-23 17:20

第一次跟方总的贴,瞎掰几个意思供有缘者参考。
方总这个高考志愿的说法只适用5%的学生,另外10%的学生基本适合,其余85%的学生及家长尽量不用依据这个填报志愿。
凡夫俗子觉得填报志愿跟投资一样,适合自己并能考上大学的才是最好的志愿。现实是很残酷的,高考是凡夫俗子们人生中最为残酷的一道门槛,高考分数竞争非常激烈,一样的分数一般成千上万人,本省也有成百上千人,好地方好学校大家都想去,跟投资大家都想短时间翻倍赚钱一样的道理,但关键是考生自己的分数够不够,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投资水平和基础一样。
方总的说法适合那些省市区状元,探花之类同批次考分非常高的学生,这些考生拥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但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选择同一批次中最合适的,最可能上的学校是最佳的,有明确的专业喜好的话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国内绝大部分学生进去高校后是不能转学和转专业的,在没有特别的家庭背景阅历的情况下,找工作选择对口的职业就业也更有竞争力,能啃爹的毕竟是极少数人。
在目前国内所谓精英教育和成功教育模式下,绝大部分人没有清楚认识自己的能力,学识,资源,盲目的追求高大上的学校专业,盲目的追求短平快的成功,盲目的追求表面的光芒,这些思想和做法实际上埋下了人生最大的苦果。对那些分数不很高的考生第一个苦果很可能一本录取不了变成二本,二本录取不上变成三本,甚至要从头再考。
凡夫俗子觉得,从高考开始,无论是家长还是考生要正视现实,认清楚自我,选择跳起来可以摘到的桃子,可以有梦想但不能总是仰望星空,而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考分比较好的绝大部分考生尽量读一本二本,考分一般或者较差的,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学校和专业。
高考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影响很大,但只要认清楚自己,从实际情况努力,普通的凡夫俗子依然可以读适合的学校,喜欢的专业,过上开心的生活。人生成功幸福与否关键是心态,身体,阖家安康。钱是好东西,北上广和美欧是好地方,但幸福快乐与钱和职业不一定成正比。
愿有缘的考生及家长心想事成,愿好运与我们同在!

BAPX2018-06-23 15:03

对于普通人,专业比学校重要。

南城南馆南事2018-06-23 14:54

收藏等我小孩长大,虽然娃她娘都还不晓得在哪

释老毛2018-06-23 15:36

帮方丈微调一下顺序:学校第一,城市第二,专业第三。真正对你三观和思维方式影响最深的身边小环境是生活四年的大学;城市是更大的平台,但大气候比较间接;专业相对是最不重要的,选择专业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全部讨论

2021-05-05 18:48

强校强系,强校弱系,弱校强系,弱校弱系。按这次序来就好,也可加上城市这个变量。另外,在一流985学校里睡四年也会受益匪浅。不解释

2018-06-25 05:24

人一旦做成功了一件事,大家就普遍相信他说的话了,以致钱越来越好赚。而不管他的话是否对错,其实成年人都知道,不能奢求从别人那里得到答案,只是想和成功人士稍微拉近点距离,而人们的这些举动,便让成功者越成功了

2018-06-23 22:10

方丈的观点适合家庭压力不大的情况,对于一个从普通农村家庭出来的大学生,目标是先解决能不能留在城市,再解决更好的问题。所谓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作为农村出来的第一代,第一步目标是先留在城市,所以一个不错的专业是能留在城市中重要的前提,等家庭有了一定的积累,才适合方丈说的情况。

2018-06-23 15:32

强烈赞同,至从来到上海读研,才知道本科废了,机会,平台,眼界,周围的人完全不一样

2021-06-25 21:46

很赞同方丈的,最近也买了《世风日上》看。第二条和第三条可能顺序略有出入,但是第一条绝对正确。本科中部某省二本医学专业(成绩太差只能二本),考研大部分同学都继续留在省会城市读本校或另外的著名医学院,毕竟我们省教育还是很优秀的。选择考上海(没想到简直比考本省容易多了,太公平了),后来研究生毕业留在某医院,后来工作后继续读了个博士,按部就班,没有大富大贵,也有点辛苦,但是好在还算喜欢自己的职业。太喜欢江浙沪了,可能是富庶之地,人与人之间有恰恰好的距离感,但是也有一定的温度。感觉上海很适合老实人,就是老老实实做事做人即可。另外,特别旗帜鲜明的不喜欢东北人,嘴巴甜蜜,浮夸,夸夸其谈,不踏实。也去过珠三角,除了气候炎热,其他都ok。个人喜欢四季分明的。

2021-06-25 20:10

我高考报志愿还是专业优先的情况下,再选学校和城市。非常感谢福建地区高中阶段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培养的重视,我高中早早就对电子、计算机类感兴趣。高考6个平行志愿我填的基本都是电子、计算机类的相关专业,从现在来看,选择得还挺好的。

2021-06-25 18:27

城市第一、学校第二,专业第三。以前认同方丈的这个选择顺序。现在觉得这个顺序可能只适合精英家庭或高分学生。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分数极大地限制了你的选择空间。上大学,就业是第一位需要考虑的,视野、思维等综合素质确实是最终决定工作的重要因素。但现实中,不同专业的工作岗位需求差距很大,热门专业的机会明显多于冷门专业。在应聘时,大部分单位因专业不合适根本就不给你面试的机会。因此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专业非常重要,绝不能排在最后去考虑。

2021-06-25 17:51

大学的大字包含了眼界,也包涵味蕾,天府之国成都是非常开胃的城市之一,电子科大和川大的食堂代表了中国高校食堂的良心,不仅选品丰富、营养均衡而且超高性价比,吃好了才有力气为祖国做贡献。另外需要关注学校的男女的比例,到大学毕业都没有谈一场恋爱,这样的悲剧不能再发生了~

2018-06-23 14:53

城市第一很是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