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志愿的填报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816回复:942喜欢:3129

这两天高考成绩出来,很多问填报志愿的,一一回答会有太多重复的内容,我写一个贴子泛泛谈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吧。

我们先说上大学的目的是什么?大部分人会说上大学是为了以后有良好的发展,能找到有前景的工作。对的,但怎样才能有良好的发展,怎样才能找到有良好前景的工作呢?现在这个时代,你没有一张体面的文凭,别人很难给你一份工作;但也很难仅仅因为你有一张文凭而给你一份工作。人家看的是你文凭背后的知识、眼界、思维方式、工作技能的储备。所以,最有利于知识、眼界、思维方式、工作技能积累的教育,就最有价值。大学,注意前面有一个“大”字,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大学最核心的作用,是帮你打开一个更“大”的世界。想靠一张文凭换一辈子衣食的想法,是把大学上小了,实际操作的结果也不一定会理想。

在这种框架下,我提三点建议:

1、城市第一。优先选择北京、长三角(上海、南京、杭州)、珠三角(广州、深圳),其次才是武汉、西安、成都这种超省会城市,其次才是一般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如果能申请到香港、美国的大学,也是很不错的选择。即便本科阶段不出国,也尽量作好毕业以后去美国深造的准备。不得不说,高等教育,中美差距还是非常大。

2、学校第二。优先选择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平台大,即使上了不那么理想的专业,腾挪空间也较大。

3、专业第三。最理想的专业选择,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现代社会分工细化,任何领域能做到专长,都会有很不错的发展。如果不知道自己感兴趣,那么就在自己考分内,尽量选择考分高的专业,倒不是说这些专业以后一定会很好就业,而是,要尽量和聪明的同学呆在一起。如果考分不够上热门专业,那么就尽量上通用专业,以便以后腾挪。我上大学那会,北大理科招分最高的是生物系,据说原因是出国容易,美国人不喜欢解剖小白鼠。这两年,北大理科招生分数最高的是数学,因为人工智能要发飙了。这世界变化快,很难主动把握,但是,与聪明人为伍,总不会错。

但如果你问我什么专业以后会好,我真不知道。

不要紧张,人生不应受限于高考填志愿时候的几个字。

单独咨询志愿问题的,不再一一回复了。

精彩讨论

凡夫俗子euvbrv2018-06-23 17:20

第一次跟方总的贴,瞎掰几个意思供有缘者参考。
方总这个高考志愿的说法只适用5%的学生,另外10%的学生基本适合,其余85%的学生及家长尽量不用依据这个填报志愿。
凡夫俗子觉得填报志愿跟投资一样,适合自己并能考上大学的才是最好的志愿。现实是很残酷的,高考是凡夫俗子们人生中最为残酷的一道门槛,高考分数竞争非常激烈,一样的分数一般成千上万人,本省也有成百上千人,好地方好学校大家都想去,跟投资大家都想短时间翻倍赚钱一样的道理,但关键是考生自己的分数够不够,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投资水平和基础一样。
方总的说法适合那些省市区状元,探花之类同批次考分非常高的学生,这些考生拥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但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选择同一批次中最合适的,最可能上的学校是最佳的,有明确的专业喜好的话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因为国内绝大部分学生进去高校后是不能转学和转专业的,在没有特别的家庭背景阅历的情况下,找工作选择对口的职业就业也更有竞争力,能啃爹的毕竟是极少数人。
在目前国内所谓精英教育和成功教育模式下,绝大部分人没有清楚认识自己的能力,学识,资源,盲目的追求高大上的学校专业,盲目的追求短平快的成功,盲目的追求表面的光芒,这些思想和做法实际上埋下了人生最大的苦果。对那些分数不很高的考生第一个苦果很可能一本录取不了变成二本,二本录取不上变成三本,甚至要从头再考。
凡夫俗子觉得,从高考开始,无论是家长还是考生要正视现实,认清楚自我,选择跳起来可以摘到的桃子,可以有梦想但不能总是仰望星空,而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考分比较好的绝大部分考生尽量读一本二本,考分一般或者较差的,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学校和专业。
高考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影响很大,但只要认清楚自己,从实际情况努力,普通的凡夫俗子依然可以读适合的学校,喜欢的专业,过上开心的生活。人生成功幸福与否关键是心态,身体,阖家安康。钱是好东西,北上广和美欧是好地方,但幸福快乐与钱和职业不一定成正比。
愿有缘的考生及家长心想事成,愿好运与我们同在!

BAPX2018-06-23 15:03

对于普通人,专业比学校重要。

南城南馆南事2018-06-23 14:54

收藏等我小孩长大,虽然娃她娘都还不晓得在哪

释老毛2018-06-23 15:36

帮方丈微调一下顺序:学校第一,城市第二,专业第三。真正对你三观和思维方式影响最深的身边小环境是生活四年的大学;城市是更大的平台,但大气候比较间接;专业相对是最不重要的,选择专业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全部讨论

2023-06-28 10:21

不完全同意方总的观点。第一要权衡自己的斤两,包括学习能力,智力,家庭财力等等。第二,根据第一步衡量的结果,如果想踏踏实实学习那就不必计较城市,在分数能力内找个优质的综合类大学,博采众长尽情学习,想丁元英所说的不计较什么文凭只求学到东西。如果只求就业就找个专业类强的院校。如果为了找对象那就找个豪华型的院校,音乐美术舞蹈,又快乐又土豪。第三,给自己一个期限,想明白选择了就别后悔。有的一辈子都在抱怨自己的学校,就像抱怨自己的另一半一样,证明不了你优秀,只能证明你眼瞎。哪个学校出来都可以混的好。寒门出来的我作为家里第一个大学生,成绩不错不忍心浪费,但是报志愿两眼一抹黑,没有任何人能给建议,因为都不懂。给老师打电话她拒绝给任何建议怕担责,那些天我围着床走了一夜又一夜,翻完了报志愿的书。虽然自己没有多成功,但是蛮幸运且不后悔。希望现在的考生不要再经历我当时的痛苦,开开心心上学。

2023-06-26 15:38

这个社会大多数都是普通家庭普通孩子,上个好点的专业学校比城市要重要,北上广不适合90%以上的孩子。

2022-06-27 06:14

看看回复和评论,发现阶层与认知是相配,方丈生活在自己的自由世界中,有此层次,不足万分之一!

2021-06-25 16:08

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城市第一,专业第二,学校第三

2020-07-24 11:40

恰恰相反!方总是文科生所以觉得学校地区重要,反正出来靠混,但是绝大多数普通家庭都是理科或者读没有背景的文科,出来都要靠专业吃饭,所以无论如何专业一定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学校,最后才是地区,所有北京上海的学校都是性价比极为不好的,学校比排名相同的要高十几甚至二十几分,只有分数足够高才合适报。

2018-06-24 09:45

穷人学医,富人学金融,中间的学IT

2018-06-23 22:33

误导家长和孩子。最好的选择是自己喜欢的专业,然后是其它

2018-06-23 15:48

方丈的意思就是:
首选房价高的
次选环境好的
次选智商高的

2023-06-17 23:03

城市第一,开拓眼界。
学校第二,定好档次。
专业第三,选大专业然后再细分。

2021-06-25 19:25

即使从世界名校来看,也应该是专业第一,学校第二,城市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