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会师:除非离开牌桌,否则还会踩雷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近期,信用债市场频现违约搅动金融圈,其冲击波影响范围迅速超出了违约企业所在行业乃至信用债市场,对银行信贷市场乃至A股都造成了明显的冲击。

  各类媒体和朋友圈对发债企业、承销机构、评级机构乃至地方政府的指责声连绵不绝。不少朋友最无法接受的是发行人本可以不违约,因为无论是企业本身在金融机构的授信额度,还是地方政府的总体财力,都不至于还不上眼前的这笔“小”钱。

   但这也正是问题所在。为什么很可能还得上却选择违约?

  难道发行人和其背后的利益群体想不到后果吗?笔者觉得不能如此低估大家的智商。出来混,没有谁是傻白甜。不然的话,当初人家怎么可能凭本事把钱借到手。

  可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看不到彻底还债的希望。与其一次次硬着头皮东拼西凑,搞得此恨绵绵无绝期,不如干脆点儿一下子躺倒,死也死得痛快。

  如果一家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70%,并且大部分是银行贷款和债券类有息负债,高管层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其实就是如何尽快借到新钱,以避免明天就要到期的贷款或者债券违约,这种日子非常折磨人。

  其实机构投资者们也知道这些企业风险很高,不但清楚,而且非常清楚。要不然AAA级别的国企,债券发行利率怎么可能一度超过7%。

  同样道理,这些违约企业的有息负债里短期债务占比超过60%并不罕见。舆论固然可以批评其债务结构调控不当,但如果能融来低成本的长期资金,哪个企业不愿意去干?

  正是因为机构投资者已经明知道这些企业问题很大,所以才不愿意借长期资金给它们,它们的短期债务占比当然就高了。机构投资者不但不愿意借长期资金,短期资金的价格也会倾向于上升,除非货币环境很宽松,金融机构急着向外撒钱。可价格越高,企业资金压力越大,金融市场对企业的评价也就越差,这个恶性循环很难打破。

  这个恶性循环之所以能长时间维持下去,机构之所以有胆量继续砸钱给这些企业,无非就是看中了其背后或明或暗的政府信用支撑。

 地方政府也感觉很冤枉:我什么时候说过企业的债务我要全部负责了?我有责任的,比如政府通过企业借的债,也就是通俗讲的政府隐性债务,政府可以背,但纯商业性的负债也需要政府来背吗?

  金融机构这时更来气,如果不是有个国资背景,谁有胆子借钱给你们这些每天倒贷倒得像杂技抛球似的家伙。再说了,金融机构怎么分得清企业的借债需求哪些是有政府背景的,哪些是纯粹的商业行为。

  此外,国有企业本身还承担着诸多的社会职能,从这个意义上讲,金融机构可以将国企理解为半个政府,企业违约了不找地方政府找谁。

  于是这就成了一笔糊涂账。一边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另一边说,我当初也没求你给我钱呀,要钱没有,要命也不给。

   难道真的没有办法解决吗?

  也不是没有,而且过往的案例很多,但想不挨刀就治好病的似乎很少。

   举个比较近的例子。渤海钢铁破产案。

  虽然过程很曲折,但核心内容其实很简单:来了一个战略投资人——德龙集团,想兼并渤海钢铁,但提出一个条件:德龙只会替渤海钢铁现金清偿很小的一部分债务,主要是小额债权人的,大部分金融机构的债权必须转为对新企业的股权,如果将来新企业盈利了,大家一起分红,如果大家不同意,那就等着企业清算。

  虽然德龙的出资只有200亿,远远小于金融机构的转股债权面值,但在新企业里,德龙必须控股。同时,由于渤海钢铁已经资不抵债,政府股份全部退出。从此,渤海钢铁成为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

  最终金融机构只能选择债转股。因为破产清算的结果很可能是一分钱也得不到,拿了股权还保有希望。

 金融机构当然是吃了大亏,但企业一旦走到破产的边缘很难有更好的选择。 

  你想让天津政府替渤海钢铁还债?太天真了!渤海钢铁负债2800亿,2019年天津市政府全年的财政收入才2400亿。难道为了一个渤海钢铁让全天津的政府机关和公共服务领域彻底停摆吗?

  这算不算金融给实体经济变相的让利?从德龙的角度看,应该算。毕竟金融机构本金都不要了。尽管金融机构一万个不情愿,但新企业的确是可以轻装上阵了。万一新老板有能力、有良心,金融机构将来拿分红也未必就会亏。

  可能有些朋友不理解。难道破产企业就没点家底吗?账面资产几百上千亿的重资产企业,为什么不能抵消一大笔债务?

  您用了2年的电脑,就算当初花了3万(这绝对是顶级配置),预期至少可以再用5年,在您的家庭账本上,它可能至少还有2万的账面价值,但真到二手市场上,请问能卖几百?

  同样的道理。煤矿下面的巷道立柱、钢铁厂里面的钢水罐子以及厂房车间角落里的小推车,这些在账面上都是钱,但企业真到了破产清算那一步,白送有人要吗?

  如果您包邮的话,可能还有希望。

无论我们如何气愤、不安、彷徨,最终可能都要面对一个冷酷的事实:最近10年,在规模扩张上快马加鞭的信用债市场其底层的企业业绩支撑并不牢靠。很多企业的负债规模既超出了企业自身盈利的覆盖能力,也早已超出了金融机构寄予厚望的地方政府的承受能力,就算眼前的这一关能够通过拆东墙补西墙勉强度过,那最后的一刀也是跑不掉的。

  什么?您想现在跑?又一次过度自信了吧。你敢现在跑,没出事的也会被你逼出事来,到时大家一起死,你还是千夫所指,谁让你先跑的。

  长远来看,可能除了大家一起坐下来研究一下企业基本面,重新给债券和贷款定价,想想如何尽快帮助企业补补资本、降降债务压力,实在不行再帮忙找找新的产业投资人搞兼并重组,没有更好的选择。

  当我们这一代人已经两鬓斑白,我们的学生后辈走上交易前台,他们回顾历史时一定会大吼一声:我滴个天呐,当年发债怎么会那么便宜?

长按二维码,轻松关注“会师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