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4喜欢:0

最近群里又在讨论蔚来汽车做手机的事情。

这件事情,如何评价呢?

简单说,这就是蔚来对未来的一场豪赌,现阶段你没法证明他对了,也没法证明他错了。

现在有传统的手机厂商要切入汽车赛道,典型案例如华为,小米;也有汽车赛道的要涉足手机,比如蔚来,还有收购了魅族的吉利

曾有传言理想要涉足手机,然后被辟谣了,理想不打算做手机。

手机厂商和车企互相做跨界,背后的理论基础是一样的,就是:人们以后接触的最多的两个智能体,一个是手机,一个就是汽车。谁都不愿意把控制权拱手想让,所以车企想做手机,把握主动权,促进汽车销量;而手机厂商则把智能汽车看做下一个大有可为的增长市场。

即使理论上可行,但实际上仍有很大的失败的可能性。吉利控股集团实力雄厚,如果和魅族的融合失败了,只能算一个小打击,不算伤筋动骨;而蔚来的手机项目一旦失败,对蔚来的打击将是非常大的。

再回到蔚来发布的手机本身,有人给他做了成本测算,平均每台手机要承担大约1万元的研发费用,还不算硬件费用。硬件上,由于蔚来手机规模小,新入局,和供应商的谈判恐怕也不是优势地位。综合起来看,如果蔚来要实现在这款手机上盈利,手机价格至少1.5W起,才谈得上有利润。

李斌好像说这款手机是有毛利的,我猜他应该是说刨除硬件成本,略有毛利,但没把研发成本计算进去。

还是回到售价问题,这款硬件上大约能对标小米13标准版(售价3999元起)的手机,如果卖1.5W起,哪怕蔚来车主财大气粗,也恐怕不会有几个人买吧?

所以卖1.5W是不可能的,最终售价是6499元起。这个价格已经相当不具备性价比了,但离蔚来的“成本价”还是很遥远。

这就是尴尬,外面人看这款手机完全没有性价比,而内部人恐怕要抱怨这个价格无法收回成本。

当然,蔚来做手机的目的,肯定也不是通过手机赚钱,而是通过手机促进汽车的销量,靠汽车销量的增加来赚钱。

这个理论,不能说不通,但变数还是太多。可以肯定的是,和投资者讲故事的时候,手机真的是个好故事。但也确确实实会让本就亏损的业务局面更难改观,盈利遥遥无期。

#新能源汽车#

$蔚来(NIO)$ $特斯拉(TSLA)$ $比亚迪(SZ002594)$

全部讨论

2023-09-24 12:57

应该先把车做赚钱了,再看其他的吧

2023-09-24 16:11

蔚来手机是不可能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