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盘大大大大棋

发布于: 雪球转发:8回复:118喜欢:35

图:ehaidle

前几天在自PAI上看到一个故事。

有个女孩在加拿大读硕士,毕业论文写的太痛苦了。

实在写不动了。

就主动放弃了学位,报名一家技术学校,学重型机械操作。

开挖掘机、压路机、推土机...

蓝翔技校那种。

她这一学,就彻底爱上了,找了相关工作,天天风风火火开大车。

当然,这个选择看似离经叛道,其实也不鲁莽。

她是经过细致研究的。

在加拿大开挖机,“薪资福利都很优厚,一点不比白领差”

这才果断转了行。

如果在中国国内的话,可能牙咬断了、泪流干了,也得把论文写完

“这一行在国内的待遇,比在加拿大差远了”

最近这种知音类故事,挺流行的。

我也爱看。

因为暗合了一种社会潮流。

以后当“工”,做“匠”,当蓝领工人,可能真要比一般的文职白领风光。

这种趋势我觉得越来越明显了,而且国家在有意推动。

前几天国务院就发了一个重磅文件说:

未来15年,要把中国全面建设成“技能型社会”。

被大家看不上的职高,以后要发展成“以专项技能培养为主的特色综合高中

念了职高之后,也不止能上大专、技校,还可以继续报考“职业本科

以后的高考,要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来选拔人才。

不止看文化课成绩了。

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毕业后,就业落户升迁等等待遇...也要和普通高校毕业生看齐。

不搞学历歧视了。

这这这,真是教育大改革。

翻天覆地。

而且大家发现没有,最近的一些政策,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小蜈蚣戴手套,一套接一套。

着实下了一盘大棋:

1)推行职业化教育——培养一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

这么多能工巧匠、技术工人培养出来,要到哪里就业去?

2)扶持专精特新“小巨人”

「专精特新」这词最近挺火,我建议大家都重点关注一下。

暗含了高薪行业的趋势。

专精特新拆开来,是四个词——

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

企业规模不用太大,但要有自己的关键性技术,有很强的创新能力

能在关键的领域补短板,填补空白。

能给龙头公司、大企业提供关键零部件、元器材和配套产品。

解决卡脖子的难题。

一句话总结就是:

用高端制造业立国。有点走德国路线的味道。

国家现在正扶持这么一批中小公司,国家级的名单已经出了4762个。

省级的听说已经4万多个了...

走这种路线,必然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技术人才。

3)比如说,北交所为什么推行的这么迅速?

能给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一个平台。

用资本的洪荒之力,搞出制造业强国来。

当然啦,以上是我美好的愿景。

实际是不是这样呢?

大家可以再讨论讨论。

但我觉得,趋势就是这样,要用比较硬核的制造业立国了。

我们的理财,个人生活,可能都要考虑一下这个长期趋势。

比如大家如果做投资,哪些方向是“明牌”?

什么新能源、碳中和,芯片半导体,专精特新,都是政策鼓励的。

政策的指向,是很重要的参考。

比如大家常问我,未来就业,学什么专业更好?

下面这段话,可供参考——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

加快建设学前、护理、康养、家政等一批人才紧缺的专业

摘自《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ps.

今天有一个知名的基金大佬离任了,兴全的董承非。

董承非我之前也介绍过。

他是兴全的老将了,长期业绩相当优秀。比如他的兴全趋势,自从2013年底接手以来,年化收益率19.8%。

算是一个典型的均衡派,风格偏保守。

兴全趋势今年以来收益-1.22%,是负数,但和沪深300今年的-5.54%相比,算是回撤很小了。

我看了下。

他的兴全趋势,会换成谢治宇管理;另一只基金兴全新视野,全部交给乔迁了。

这俩人也很优秀,但猛然接下这么大一个盘子,能否hold住呢。

有待观察。

可能更多人关心的还是同一个问题——

基金经理换了,那我买的基金,要不要赎回?

很难给个明确结论。

如果说基金是车,基金经理就像是开车的司机;假设,你出于对董承非个人的认可而买的基金。

那司机都换了,选择赎回,是很正常的选择。

当然了,一家大型基金公司,本来也有扎实的投研体系;

再加上谢乔二人,也不是无能之辈。

假设你没有太好的选项,也别太心急。继续拿着,边走边看,也是ok的。

全部讨论

2021-10-20 06:42

鼓励你干啥你别干,有利可图何需鼓励?不让你干啥你想办法干,多半是有利可图,当然违法的事小心。

公务员,招考收不收蓝翔技校的?

2021-10-20 06:12

全民经商、全民网店、全民网红、全民硕博…
真的那么香吗?

2021-10-20 07:57

看领导的孩子在干啥就知道了,除了军队公务员以外,几乎清一色的金融。少有老师、科学家、技术工人。作为老百姓就业主流方向的公务员,对于产业工人门槛也是非常高,说难听点就是歧视。公私两方面都在歧视产业工人,纠正过来没有一二十年几乎不可能。

2021-10-20 06:56

招聘,考公务员时,非全日制本科不要

2021-10-20 06:48

职校老师的教学目标:男的不要死 女的不要怀 学习?不重要!

很难,因为中国过去几十年筛选出来的人才,都在致力于如何让自己比别人过得好,而不是如何让普通人过得好。

2021-10-20 07:14

儒家思想文化,很难走圣经文化的路。

2021-10-20 08:02

像个少先队,人家说啥就信啥,是天真还是傻。

现在国内,开挖掘机的工资,不比一般大学毕业生工资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