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说懂佩琪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1回复:21喜欢:29

写一篇这么长的文章,是因为知道我工作的第一个公司,部分猪场也沦陷了,很感慨。2011年5月份,我在贵港扬翔的一级纯种场学习过一个月,它的养殖水平和效益都是一流的,卖二元母猪,巨挣钱!猪场2500头纯种母猪,建在山腰上,地方很好,就是蚊子多!

因为是长文,分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尽量思路清晰一些。

1.猪的饲养与关键指标
2.养猪的壁垒
3.养猪的利润
4.明年的出栏量
5.养猪业的未来趋势

一,猪的饲养与关键指标。

从后备开始说,大概4月龄120斤重,挑出来单独换料饲养,约8月龄,270~280斤配种。后备并不是留一个成一个,留十个能成七八个就很牛了。
妊娠112天没什么可说的,下完小猪哺乳21到28天,21天断奶标准13斤,28天断奶标准16斤。转大保育大概90日龄长到90斤,属于比较快的。出栏理想的五个半月230斤,六个月250斤左右(180日龄)。

二、养猪的壁垒。

其实养猪挺难的,最大的壁垒是人,不是随便找一个人就能养的了的。万头猪场(500基础母猪),场长工资也得万八千,管产房、保育的也得大几千。愿意干这行的人本来就少,又脏又累又臭,而年轻人更少,有专业能力的少之又少!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钱,这是一个资金密集的行业。家庭农场从进后备,到配种、下猪,到卖猪,至少14个月只花钱不进钱,一个母猪见回头钱,不算建筑费用,要1.5~2万。而上市公司硬件更好,品种更好,并且一般扩产都是新建猪舍,一头母猪的费用要3万才能看见回头钱!并且出了第一批猪你也剩不下什么闲钱,毕竟后边还有那么多张嘴的要吃料。上市公司想多出栏个200万头,就算自留二元稍微便宜点,没个30多亿也下不来。

三、养猪的利润。

一般来说,家庭农场保本价是猪粮比6:1,养殖集团7:1。养殖集团贵是因为折旧、人工、费用这些。
成本这东西雪球分析的太多了,数据都没什么问题,它的构成是这样的:1.小猪落地成本,就是母猪和公猪的均摊,本交1头公猪搞定20头母猪,采精一头公猪搞定50头母猪。它们的费用包括饲料、疫苗、保健,以及公猪的折旧。2.小猪的疫苗保健,50斤小猪跟250斤肥猪差不多,疫苗基本2个月之前都打完了。3.饲料。4.人工、折旧其它什么的。

对上市公司而言,饲料成本、折旧、人工什么的都差不多,最大的区别是养殖效率。很多人说PSY,其实不是,养殖效率更多的是各种率:包括配种分娩率85%,小猪哺乳期成活率92%,保育成活率95%,育肥成活率98%,这些都是一等的水平,大多数达不到。而影响效益最重要的是母猪,本质就是光吃饭不干活的母猪,这样的佩琪越多,成本越高,负担越大!其衡量的标准是:母猪年均出栏肥猪数,即:年出栏总量/基础母猪(不包括后备)。家庭农场普通水平是16头,上市公司可能有20头,温氏这种牛逼可能到23头,不同上市公司的完全成本差距,就在这里了。

利润很多人算的都差不多,10块钱生猪价,都会养大一些到250斤,成本对应稍高一点点(猪越大料肉比越高)大概七块多一点,每头利润750左右就是这样。但是今年几乎达不到年均价10块了,明年或许可以。

四、明年的出栏量。

说到明年的价格就说说明年的出栏量目标,总之一句话,难度很大!除了猪瘟这个因素之外,我来定量的讲一讲。

拿正邦今年500万,明年800万举例子。数字可能不对,看计算就行。首先,要维持今年的出栏量,是要有一个正常的后备母猪数量的,正常就会淘汰一些经产母猪,然后马上后备配种补上。这很好理解,老母猪胎次太大的,配不上的,连续返情的以及其它疾病都需要淘汰掉,这个比例正常是1/3,(包括培育不成的)。假使正邦25万基础母猪可以今年出500万肥猪,那它维持这个出栏量正常的后备要8万头多一点,可能猪价高,大胎次母猪少淘一些,也差不了多少。

另外一个增量300万的出栏,15万后备肯定是不够的!不可能配一个成一个,19万后备能配上15万就不错了。

这还只是一个条件,另外一个条件是:3月到9月之间要配完这15万母猪!2月配的是今年12出栏算到今年,9月份之后配猪,明年是出不了20头肥猪的。9月份初配,12月份下猪,1月份哺乳,2月份再配,6月份下第二胎,这一胎12月份出栏,然后母猪7月份又哺乳,8月份再配。1年2胎或2.2胎就是这么来的(主要是断奶时间21天还是28天,断奶后母猪发情是3天还是7天)

其实这个条件还是很苛刻的,还是在没有非瘟的影响之下。只拿正邦举个例子,它的具体数据我也没研究,思路就是这样。

五、养猪行业的未来趋势。

很多人认为会像俄罗斯一样,养殖集团持续提高集中度,散户退出,而我并不这样认为。

说养殖集团会扩张并没有错,但是家庭农场绝对不会退出。

其实非瘟影响最大的,并不是三五十头母猪的家庭农场,而是200~500头基础母猪的规模场(饲料行业这样叫)。我观察到实际的情况,200~500的猪场几乎全军覆没,而家庭农场并没有那么大比例。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养殖集团有严格的标准、流程,严格的防疫与消毒以及人员管控,所以损失小。而家庭农场一个是不需要雇人,可以完全封闭猪场,还有它可以不卖猪,在疫情爆发的时候,压两个月不卖猪也完全没有问题! 200~500头的规模场需要雇不少人,这些人很难管控,并且这个规模的猪场需要频繁卖猪,否则保育猪下不了床!这就极大的增加了感染的概率。

从复产增产的角度讲,养殖集团可以股市圈钱,可以银行授信去扩张。500母猪场要复产动不动就千八百万,非瘟的情况下,哪个银行敢贷款,哪个饲料场敢去赊销饲料?就算老板以前存了一些钱,复产的规模也绝对是小的多的多!而存留下来的家庭农场扩产就要容易的多,他会直接用三元四元五六七八元母猪留种去配!反正大不了长的慢一些,料肉比高点,但是猪价高,有猪就能赚钱啊。实在猪舍不够了就去卖小猪,一样不少赚!所以说,非瘟疫苗不能落实之前,养殖集团会扩张,但是也没有那么快,养猪真的很费钱!再有家庭农场也会壮大,甚至成为中国的主流,毕竟还能解决很多农村就业问题嘛。而真正损失的是中间部分,风险又大又缺少资金来源,大部分就会转行了。

至于佩琪的股票,一直没敢买,也不研究了。随手写完,可能有差错和遗漏,凑合看吧,逻辑上应该大差不差。$正邦科技(SZ002157)$$温氏股份(SZ300498)$$牧原股份(SZ002714)$

全部讨论

2019-07-07 20:16

对家庭农场最关键的是现金流 你让他压栏2个不买 人和猪吃啥喝啥呢。都是比较短视的阶层,猪经济电话一打涨个5毛都卖了,车一拉,都会得病的,他们很难在思想在形成你说的状态。

2019-07-07 21:24

还是行业内的人写的比较真实,比我这种空想的强太多了。

2019-07-07 20:03

请教一下,家庭户如何防非?虫蚊鼠鸟,空气,消毒,如何做好?

2019-07-07 19:59

不成文的规律,越是业内人士越无法分享股票市场的行业性机会

2019-11-24 19:12

卖盐的喝淡汤

2019-07-08 07:30

资金密集型产业都这样,一句话总结,养猪产业,哑铃型

2019-07-07 21:00

Mark

2019-07-07 20:24

搞环保清猪场大部分不就是你说的这种个体户小场么

2019-07-07 19:49

第一个公司是正邦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