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iPhone转发:3回复:247喜欢:17
还要打价格战吗,你的股价已经跌去了73%了,马上到1pb的价格了。
早就和你说了,你的主力盘是液态奶,你做为龙二应该紧跟大哥伊利,你俩的市场份额已经足够高了,不要老想着囚徒困境,跟着大哥共同引领消费升级,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这个才是正道,非要不听,选择一个最差的经营方式,价格战,玩会计游戏,盲目追求规模,囚徒困境,再这样下去,先把你玩亏损再说吧,你竞争的过伊利吗,多学学隔壁家电企业美的吧。
这么搞下去,你说你的长期股东不难受吗,内在价值不断走低,roe不断下降,股价直接跌到净资产附近,蒙牛的股东你们好好劝劝管理层吧,应该立即改变经营思路,跟紧大哥伊利的步伐上来,共同引领行业消费升级是大趋势,做大利润是主旋律。
$五粮液(SZ000858)$ $伊利股份(SH600887)$ $蒙牛乳业(02319)$

精彩讨论

考拉afo05-27 11:41

中国人最喜欢玩的就是内卷

巴芒实践者05-27 11:48

没有办法,我最近确实发现了这一点,国内特别喜欢内卷,内卷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亏钱,但明知道是这样的结局,还要加入内卷之中,最后只能亏的裤衩掉了。
相对外资企业就理性很多,不赚钱他们就剥离业务了,你让他补贴消费者门都没有,他们知道企业的长久经营之道,那就是企业必须建立在盈利的基础上,才能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所以他们品牌企业很多,而国内3年内破产的企业一大堆,喜欢赚快钱、喜欢内卷,不注重长久的品牌建设,不注重股东价值。$蒙牛乳业(02319)$

巴芒实践者05-27 12:22

是的,企业没有利润空间了就是偷工减料了,最后品牌力没有了,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了,这个其实是得不尝失的,所以,依靠内卷、依靠价格战的经营方式是最差的经营方式。

巴芒实践者05-27 16:31

不是你这样想的,你这种想法就是错的,很多人以为价格战就是有利于消费者,实际上呢,长此以往企业不盈利,最后就是偷工减料了,产品服务跟不上,消费者苦不堪言,怨声载道,看起来占了便宜实际上亏大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内很多消费者喜欢国外品牌的原因,因为别人价格贵,产品质量与服务都是值得信赖的。
看看我们化妆品品牌、汽车品牌以及各种食品品牌外资企业市场份额多高已经说明了问题了。$伊利股份(SH600887)$

巴芒实践者05-27 14:30

你就别吹茅台了,你看起来啥都懂,其实屁不懂一个,说的茅台这几年股价涨了一样,等到有一天茅台出周期的时候,希望你还能如此吹,世面没有见过多少,吹起牛来倒是拉都拉不住,任何商业模式都有其罩门,尤其是股价高高在上的时候,像你这类单性思维模型的人,我见过很多,华而不实马谡之流,离职业六段水平还差的远,最多是刚入门,就敢长篇大论。$伊利股份(SH600887)$

全部讨论

中国人最喜欢玩的就是内卷

$伊利股份(SH600887)$ $蒙牛乳业(02319)$ 这是正常的竞争形态,你却理解成价格战。消费品老二在品牌力比老大差的情况下,老二本身就需要价格低一点去保住市场份额,像百事可乐就比可口可乐便宜一点,肯德基又比麦当劳便宜一点。从这个角度看,是伊利要打价格战而不是蒙牛要打价格战。巴哥水平最多只有二段,做收息佬又没有耐心。巴哥口口声声说要做收益佬赚现金流年化6%心满意足,心里却做梦都想着蒙一波获利了结

蒙牛跌成这样了,自从年报后就没怎么好过,看来市场还是有区别对待的。伊利还是稳的住

对企业来说是价格战是内卷,对消费者来说不是好事吗? 价格低了,选择多了。 让消费者舒服,才会受到认可。

今年牛奶真便宜,京东自营,特仑苏和金典都是74元两箱32盒。

伊利的优惠活动也挺多的,我经常能买到活动价的牛奶,作为小股东我尽力了,长期买它的牛奶,冰激凌,雪糕,后面还要长期支持他的矿泉水,现泡茶,希望过几年能把现泡茶做成大单品,那伊利的利润可期,股价翻倍

哇塞,跌成这样!1pb附近了,现在买入可以直接享受净资产收益率,搞得我都有点心动了

05-27 14:08

会不会是因为下游需求不足呢,生产出来卖不掉又要过期,只能降价处理

新生儿少了,现在小学都在准备合并
你说不打价格战,我都不信

现在牛奶真的没人喝。超市里全是临期奶了,没人买了,高档奶1-2元一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