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两个逻辑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5回复:6喜欢:17

我觉得现在市场上最有逻辑价值的,就是两个,一个是增量的部分,空间越大,壁垒越高,这个版块就越强。第二个是价值重估,比较隐型,最近在悄悄的走强。

第一个逻辑:增量行业

新能源、机器人都是这个逻辑,毕竟空间大,增长快,可以容纳很多新入者,谁进来都能分一杯羹,还没有到互相卷的地步,大家过的都很滋润。

所以新能源那么多细分行业都在出大牛,因为仅仅一个汽车行业都有那么多子行业,随便一个美好的展望,你都没法证伪,所以冒出了包括“一体化压铸、CTX、激光雷达、PET铜箔…”那么多的细分大牛板块。光伏中“逆变器、储能、HJT、钙钛矿”等也是这个逻辑。

那么按照这个思路,其实后续还会有其他的行业被逐渐发现,典型的就是机器人。机器人属于第一波炒作阶段,且本身就是概念阶段,真没必要那业绩去衡量那些公司。目前仍处在发散的阶段,是可以短期关注的。

其他行业,比如热泵这个行业,也处在逻辑转为现实的路径中,如日出东方正在分歧中,所谓买在分歧,可能就是现在,或者说调整的时候。

这个既然属于增量,是大概率产生行情的。

还有哪些板块呢?多思考,很容易找到。

二、价值重估板块

这个板块在暗暗走强。

我之前简单提到过,我在说宁波精达的时候,说过他是从消费电子转型新能源的逻辑,其实这个逻辑在很多公司都存在。

典型的就是东山精密。大家看下华创证券的分析:

华创电子 耳火团队】持续首推新能源新贵-东山精密特斯拉+苹果产品周期共振,千亿东山再起行情在路上

过去2年以单总为代表的管理层重心在集团改革,资产负债表出清,传统业务降本增效。21年兑现业绩杀估值本质在于市场看不清长期成长方向,21下半年公司提出汽车电子再造东山规划,而1年时间我们已经看到公司战略落地执行极为高效,汽车业务已经实现连续倍增,22/23年汽车收入预计28/60亿(特斯拉 占比70%+新势力)。同时公司的传统主业苹果FPC业务行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日本大厂从明年开始逐步退出,东山有望拿下12~14美金大价值料号,软板业务天花板打开,未来收入规模有望从30亿美金上升到50亿美金+。

东山为特斯拉配套单车价值已经从年初1200(软板+白车身)提升到4000+(软板模组+白车身+水冷板+4680电池+托盘),精密制造以钣金、压铸、冲压多种工艺组合提供车身、电池结构件产品,传统打铁业务赋能汽车,在有相当壁垒的4680电池防爆阀顶盖取得突破,单车价值量近千元,水冷板也已经批量供应,还有新定点电池托盘超千元ASP,墨西哥工厂投产后海外特斯拉配套价值量进一步提升,仅结构件业务单车ASP有望到5000元以上。

BMS软板最早与T客户合作,随着模组化趋势演进,单车价值量已经从30美金提升至100美金以上,凭借在T客户和主流电池厂的先发优势,公司在汽车软板中有望占据绝对领先份额。随着汽车板HDI渗透,车内触控交互需求增长,硬板及触控显示业务在新能源车领域迎来爆发式增长,综合精密制造、软板、硬板及触控显示万元单车价值可期,参考26年新能源车渗透率配套300万辆车,300亿实现再造东山确定性高。

公司估值体系仍然停留在消费电子水平,新能源业务的爆发潜力被严重低估。软板作为消费电子果链优质赛道,份额仍在向大陆集中,东山鹏鼎作为未来增量料号的主要承接方,摄像头模组、display(13美金)及ARVR等新料号能够提供确定性15%确定性增长,22-23年业绩预期分别为24/30亿+,25年新能源业务有望实现200亿收入,20亿利润,集团利润有望突破50亿。无论从相对价值还是长期成长角度看,东山当前都具备极高的投资价值,坚定看1000亿市值目标。

这类公司很多,毕竟他们就是巨头,转型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但是资金要求高的新能源零部件,难度不大。

至于很多人说的,国内很多小市值的零部件公司可能会十倍、百倍的成长,我不否认这个逻辑,但是我觉得这类公司不会太多。相对于产业巨头来说,他们才是更容易转型。

$万讯自控(SZ300112)$ $东山精密(SZ002384)$ $日出东方(SH603366)$ 

@今日话题 

全部讨论

2022-08-01 12:17

日出被我砸了

2022-08-01 12:28

$东山精密(SZ002384)$ 这几年公司的治理管理确实是在持续改善,资产经营质量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