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之旅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1
外资(集采)中标的药物,医院药房不进货(或者控制进货)?

热门回复

2024年5月7日—2024年5月20日期间全国各地完成胰岛素专项集采接续待分配量选择工作,使用量较小的剂型,例如:诺和诺德胰岛素特充剂型(人胰岛素30R、门冬50R)和10ml:400单位都明确说明取消供应了。
$通化东宝(SH600867)$

三甲医院是不进了,但是一二级医院还进的,都不进的品种在零售药店也还有,还能刷医保。进口药比国产药效果好。单说胰岛素,大部分进口胰岛素也进集采了,也降价了。会保证进口胰岛素的量,不然人家也不愿意进集采。有一部分价格敏感人群会选择国产胰岛素,但是不够多,也没有大量转变的趋势。有医保的还是倾向进口的胰岛素,因为效果好。整体而言国产胰岛素到天花板了。至于GLP-1RA不是普通胰岛素的简单升级换代,只能作为补充。目前来看国产胰岛素已经摸到天花板,未来难言有多少增量。至于研发能力不能看,仿制药企业而已。目前东宝估值合理,已经不存在低估。

因为不是医院的业内人士,并且跟这些医生不熟,也没办法问他具体原因,从现象上来看,应该是社区和一些中小医院由于控费的关系,他们已经基本上没有纯进口药了,但是一些三甲大院他还是有的,这说明了原研药物它的效果可能真的好,这些渠道还是保持畅通,而集采的药物,按现有国家政策来看,对外国药厂每年都是在上一年量的基础上面,保障个7~8成,因为没办法适配到a1的档位,其院内市场肯定是一年比一年少的。

我的一个亲戚是三家医院副主任医师,他告诉我:这几年很多进口药医院药房已经不进货了,外面的药店逐步跟进,不少进口药国内看不见了。
我想了解的是:已经入选国内集采的外资药品,会不会(因国产替代缘故)额外进行(行政干预)限制?

分析真的好笑、懂动不动就天花板、我用常识告诉你、我们公司女的基本一周几次奶茶、这这些阿姨都是糖尿病后备军、现在用着胰岛素的随着年龄增大使用的单位是几何的增长、高血压心脑血病人大概率后续并发糖尿病、年轻人得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的概率极低、年龄增长后是几何状的概率增长、60岁以上老人的心脑血发病率60-70%、一天到晚想当然的天花板天花板[斜眼]、你认知的天花板而已.

我感觉:糖尿病药品的内外两个市场,还有不小的市场空间。

市场不是问题,只要没有颠覆性技术出来,啥事没有。

无限大的市场、这个不是看人数、而是年龄、老人得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概率是60-70%、年轻的时候(18岁以下)5%都没有.有数据的.

希望群里医生股友提供权威意见[献花花][赞成] [抱拳]

当然这个分析,只适用于国内药厂有基本相同品质竞品,而价格显著低廉的条件下,毕竟国家医保也不是很富裕,这些口头上的指导还是很多的,类似于不让苹果手机进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大多都用华为,都是相同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