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 Android转发:0回复:68喜欢:8
通威硅料项目公司的生产成本是多少?
2023年上半年通威硅料销售量17.77万吨,年报的销售量38.72万吨。二者相减就是2023年下半年硅料的销售量。38.72-17.77=20.95万吨。全年硅料的销售金额381.12亿元,减上半年销售金额258.53亿,得到下半年硅料的销售金额381.12-258.53=122.59亿。再除以下半年的销售量20.95万吨,得到销售均价122.59/20.95=5.851万元/吨,合58.51元/公斤。
永祥新能源、内蒙通威、云南通威合计净利润29.03亿元,合计营收114.16亿元。可以轻易得到成本的占比1-29.03/0.85/114.16=0.700833
上述三家项目公司的平均完全成本就是0.700833*58.51=41.01元/公斤。
母公司的完全成本50.05和项目公司完全成本41.01之差,基本上就可以解释通威为什么疯狂上硅料新产能的原因:费用实在太高了,把规模打上去,单位摊销的费用才能降下来。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这样算,通威的生产成本跟协鑫差不多。关键是总2014年需求才140万吨。就算颗粒硅做填缝用,40万吨用量是刚需,剩余的100万吨有棒状硅瓜分。假设如通威大全新特确实竞争能力确实比二三线高出一头,三家拿到90万吨份额没问题,留给二三线棒状硅的份额只有10万吨。

23年下半年以来,多晶硅N型与P型的价格、成本差异性很大。合并报表中下半年销售均价低于大全,很有可能是23年8月份乐山三期投产,拉低了销售均价,而三家子公司的N型比例已比较高,售价比较高,对应的成本也会提升。如果通威子公司成本打到37.61元每公斤,年报不会不提的。

只是好奇通威怎么把现金成本做到如此低,比大全低太多,也说明协鑫的技术优势在缩小,降本速度太慢了

刚看了中环的交流纪要,从中环沈的说法,N型硅料就是伪命题,菜花料也能拉N型片,对于下游来说就是原料成本和不同料的应对工艺区别。那其实硅料最核心的还是成本,如何最快速d降本才是最核心的。

有没有可能,项目的财务费用记在公司层面,导致完全成本低?

05-01 11:06

用大全第四季度57.42元每公斤的售价计算,成本40.2元每公斤,就比较接近通威公布的数据。如果售价更高,成本更高。

完全成本50.5应该比较接近真实情况。
对下半年平均销售价53.66/公斤有异议。
判断依据通威重要子公司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2023全年营收146.03亿元,上半年营收为102.27亿,下半年=146.03-102.27=43.76(亿),全年产量大概14.8万吨,下半年占半即7.4万;
平均销售价 43.76(亿)/7.4(万吨)=59元/公斤,也就是四川永祥新能源下半年平均销售价59元/公斤,估计通威子公司如内蒙古通威、云南通威差不多。
结合通威年报公布42元/公斤生产成本(相当于项目公司完全成本)与四川永祥新能源公布净利润也相吻合。

05-01 15:38

主要是乐山电费上涨,乐山30万吨硅料,占公司硅料比重70%以上。
保山,包头40万吨投产后,乐山硅料产能占公司硅料总产能比例下降至35%,乐山电费对公司硅料板块的影响会大大降低了,单吨硅料成本可能会重新降到4万以下。

和颗粒硅35.X的生产成本差异不大了,都是现金成本低,费用都放三费上

05-01 12:35

你一通算,不是将通威硅料成本算得过高,就是算得过低,还是想清楚了,掌握更多的直接数据依据再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