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财富vs钜派投资,三方财管公司的阴阳两面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2

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前行,中国的经济也开始腾飞。而中国的民众们很多也都从“吃不饱”发展到了“吃不完”的状态,口袋里面终于有点余钱了,终于不用再每个月“计划”着用还总有十块钱的窟窿补不上了。

有了钱之后,中国人也慢慢学会了花钱,除了进行消费升级,让自己吃的更好穿的更好以外,大家还开始研究起了投资理财,从而让自己花不完的钱能够升值,替自己赚钱。于是乎,国人疯狂买买买,买国债,买股票,买基金,买保险等等等等,看看中国大妈抢黄金的疯狂劲头,就知道国人对于投资理财的需求有多么“饥渴”。

在“吃”这一方面,国人可谓有很高的造诣,但是要说“投资理财”,很多人的水平就不怎么样了,于是也就催生出了“第三方财富管理”这样一个行业,你把钱放在他们那里就行了,而他们有专业人士帮你把钱“投”出去,而你只管在家等着拿收益就好,想想真是美滋滋呀,不过这些三方财管公司都如他们宣称的那样美好吗?

今天,FTG的分析师就通过两个样本来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个行业。

1.诺亚财富

(一)公司概括

诺亚财富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第一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旗下公司获得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业务发展相关金融牌照与资格的综合金融服务管理集团。目前诺亚财富已在全国有超过222家分公司,覆盖国内78座城市。根据诺亚财富官网数据显示,其累计管理资产超过4700亿元,服务超过17万名高净值客户和企业,其中海外资产管理规模达到198亿元。

(二)业务板块

诺亚财富作为一个完整的综合金融平台,旗下共有财富管理、资产管理、全球开放产品平台和互联网金融四大业务板块,为客户提供包括投资、保险、教育、家族服务、汽车租赁、海外配置等完整的服务。首先在财富管理方面,诺亚财富与超过78家基金公司合作,管理销售超过2000支公募基金产品及100多支私募精选基金,为客户提供高端财富管理服务,另外诺亚财富还为高净值家族客户资产配置、顾问咨询等服务以及基于高净值客户需求延伸出的教育服务。其次在资产管理方面,诺亚财富于2010年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歌斐资产,以母基金为产品主线,业务范围涵盖私募股权投资、房地产基金投资、公开市场投资、机构渠道业务、家族财富及全权委托业务等多元化领域,其管理资产规模达1429亿元。再其次在全球开放产品平台方面,诺亚财富立足香港,放眼海外,为客户提供海外资产配置服务,并且还为客户定制各类综合保障计划以及提供融资租赁服务。最后在互联网金融方面,诺亚财富通过旗下“财富派”平台和“诺亚金通”涉足在线理财和线上支付服务。

(三)风控体系

在风控体系建设上,诺亚财富实行全面多维度的产品筛选、评价和后续管理体系,从而有效的把控产品的风险。

首先在产品筛选上,诺亚财富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品管理流程,即“金融产品研究系统平台—投资策略会—产品立项会—风险控制委员会—产品通过会—产品存续管理—产品回顾及持续改进”。根据该流程,每个产品都要经过投资策略会、立项会和风控委员会三道关口。投资策略会每三个月召开一次,由投资策略师根据未来三个月市场趋势,划定目标产品范围;然后经产品经理调研后立项,再由各个部门、客户进行评价;最终产品要通过风控委员会的审核后,方可最终上线。据不完全统计,诺亚,财富每年分析与跟踪的产品超过2000个,而最终上线产品通过率仅不到5%。另外,诺亚财富还深入前端参与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包括项目寻找、在产品推出过程中向产品供应商提出建议等,并对产品挂钩的基础资产和风险进行跟踪管理,保证了产品品质,并有效控制了风险。

其次在产品评价上,诺亚财富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建立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和风控逻辑,严格按照“投资理念、投资流程、投资业绩和投资人员”的4P准则,对市场上各类金融产品展开独立持续的调研、分析和评估,筛选构建理财精品池。比如对固定收益类产品,评价指标包括产品和发行机构两类,权重分别为70%和30%,并根据股权质押、证券结构化等各细类产品的差别,对每个指标设定了不同的标准。

最后在后续管理上,诺亚财富坚持严谨的存续产品服务,从以下五大方面把控产品风险:

1、专业团队:专人专岗,每一类存续产品都有专业团队进行投后跟踪;

2、管理标准:有健全的标准化流程与投后管理制度,保障各项服务管理落实到位并持续改进;

3、定期披露:通过会员专区、移动客户端等信息渠道,及时定期向投资人披露项目的最新情况;

4、诺亚解读:对存续项目进行跟踪分析,形成有诺亚观点的解读报告。

5、投后管理:对产品项目资金投入,运营状况和集团资产负债、现金流等实施有效的动态监控与管理。

一路走来,诺亚财富可以用两个字俩概括——稳健。在第三方财富管理这个领域,诺亚财富是先行者之一,发展到今天,他也是整个行业的龙头。

2.钜派投资

2010年,诺亚财富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同一年,胡天翔离开所就职的信托公司,在上海浦东南路上的金穗大厦创办钜派投资,并与诺亚财富定位一致,为高净值人群提供第三方理财服务。

钜派投资成立后,便拿到江南春的天使投资。创办伊始,2011年公司税后净利润直接冲到1500万元,然后是2012年的近3000万元,2013年的6000万元,而2014年超过了1.2亿元,几乎是翻倍的成长速度,成长速度不逊于任何一家同业。3年时间内规模成为仅次于诺亚财富的行业第二。

为什么会爆发性成长?

当下的中国金融市场有几千家第三方理财机构,单纯经营理财产品销售渠道的理财机构超过95%,即从银行、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采购产品再兜售给客户,赚买卖差价,也就是所谓的财富管理业务。而这种模式只能从销售的高费率产品中赚钱。这些公司中,绝大多数没有能力做资产管理。而钜派投资除了做基础的财富管理外,更把资产管理作为核心业务,并且该业务是自己开发项目。

而问题就恰恰出在钜派自己开发的项目上。

2018年5月15日明晟公司(MSCI)公布了一系列MSCI指标的半年度审查结果,被纳入该指数的234只A股名单出炉。第二天,MSCI官网信息显示,中概股钜派投资(NYSE:JP)入选MSCI全球指数(Small Cap)成分股,自2018年5月31日收市后生效。

当时的钜派投资可以说是自己最风光的时期,也可以说是坠落之前最后的狂欢。从一个月之后的2018年六月下旬开始,钜派的股票就一路狂跌。

在FTG的分析师看来,钜派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对高利润高回报的盲目追求。

在客户需求经常不能被满足的情况下,钜派投资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利润很高但是占用资金量大、回款周期长、风险性高的地产项目上。尽管钜派投资本身的销售力量尚不能跟诺亚财富相比,但他们有自己的优势——获取高价值项目。开发商之所以更愿意和钜派投资合作,因为钜派投资不单能解决融资问题,还能为开发商提供从拿地到销售等全程的完善服务,同时解决项目的流动性风险问题。钜派甚至一度成为了“最动房地产”的公司。

这一模式曾经帮助钜派迅速发展,同时也埋下了隐患。因为2018年楼市调控更加严格,整个房地产行业增速放缓,钜派的大量资金被“绊住”,而流动资金的减少又促使钜派的高管们做出了一系列错误的决定,最终,钜派开始不断爆雷,股价也一路下跌,从最高点的27美元左右跌到现在的2美元。

结语:通过对照这两家公司,其实号称专业的第三方有时候也未必专业,仍然会像个人投资者一样做出一些头脑发热的短视行为。FTG在此也再次提醒各位投资者,做出任何决定之前三思后行,追求利润的同时不要忘记风险!

全部讨论

2019-07-02 05:25

感觉钜派是一家以销售为导向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