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ST恐吓确实很吓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8喜欢:2

最近中泰化学ST后连续跌停,于是国联股份风声鹤唳,我这么理性的人也是被搞得心里不安。不得不再次梳理下思路。

抛开中泰被ST的其他两个原因,就信披问题看中泰处罚决定书内容:中泰化学2022年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公司为完成控股股东下达的营业收入目标,通过将不具有控制权或实为代理人的业务按照总额法核算。

国联股份的问题是什么呢?

《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 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 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和《立案告知书》同一天发的北京监管局警示函:

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刘泉、钱晓钧、田涛: 你公司于 2023 年 4 月 28 日、5 月 16 日两次发布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 将部分交易调整为按照净额法确认收入,对 2020 年年报,2021 年年报,2022 年 前三季度报告相关财务数据进行更正,导致多期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准确。 上述行为违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总结下来监管层的意思:你信披怎么回事啊,一下子总额法改净额法,信披不准确啊,我要调查你。

再结合网页链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关于北京国联视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2 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问询函之回复报告},报告很长,非常详尽介绍国联商业过程,结论是:国联股份在交易中承担对客户的主要责任、承担存货相关风险、拥有交易的自主定价权,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对主要责任人的相关规定,在向客户转让商品前能够控制该商品,因此属于交易中的主要责任人,按照已收或应收对价总额确认收入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简单总结就是总额法合规,但介于网上交易性质,有些交易没有商品控制权直接相关的证据,按照更加严谨的标准,公司对于难以完整商品控制权直接依据的交易,采用净额法确认营业收入。

可以说立信的工作很扎实的,年报也再次为国联背书,但多数投资者不用心读材料,一定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吓住,我也理解监管层的难处,这是官僚们面对的监管新课题,你营收变动这么大,你的业务我也不懂,我也不敢轻易下结论啊,所以就面对立案后久拖不决的局面。但白的就是白的,还是用常识判断吧,公司多次强调交易是真实的,也没有故意的动机。你相信会被ST吗?$国联股份(SH603613)$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买国联已经说明你不是什么理性的人了。

楼主的意思是国联肯定不会被ST,我这么理解对吗?

06-09 20:47

只要利润是真的,市场地位是真的,控股股东不减持是真的,即使ST又有什么可怕的?!

05-24 13:31

没有证据证明,又说自己总额法合规,行为上又自己改为净额法,就好像是我没办法说服你我之前做法是合理的(没证据),那就只好无奈将之前的记法改一下吧,你自己改了认为是无奈,在事实看来你改了就是认可之前错了,不然你改干嘛,你继续找证据就好,没证据也只能憋着这口气认了,谁让自己没留证据,如果清白,以后可以留好证据继续用总额法啊

就是借力打压,给你看个主流投机软件的截图,头上这么大一个警示,短线资金不了解的直接就把国联排除了。因此往下砸是很轻松的,砸完再拉个50%出货。股价没涨多少,波动却很大,里面的量化都赚麻了,受伤的却是散户。

能立案的,99%已经不是什么好人了。认识JG的都懂。

05-25 00:23

自己安慰自己!说实在的,老板自己都不知道最后有啥处罚结果。宁愿错过,不要做错。

05-24 12:50

前两年会计差错金额太大,st没跑的

跌下来就加仓。

05-24 12:37

唯一恐惧的,是恐惧本身。有个成语叫“曾参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