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快舒畅:“一套房”和“一辆车”,开启了我的投资宝箱

发布于: 雪球转发:12回复:29喜欢:46

房子和车子是每个人一生绕不过的主题,房子给予我们稳定安逸的生活环境,而车子则可以提升生活幸福感。但对今天的主人公@痛快舒畅 来说,房和车更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他的投资宝箱。本期达人秀就让我们一起探索@痛快舒畅 “买房买车”背后的投资故事。

“一套房”和“一辆车”改变了我对投资的看法

各位球友,大家好!我是@痛快舒畅 ,很高兴在达人秀的舞台跟大家交流。如果说我最早接触到投资,要溯源于我的父亲。大概在1996-97年,当资本市场在全国遍地开花的时候,父亲就第一时间参与到其中。说是参与,但那个时候父亲基本上对于股市没有概念,大都是听消息操作。经过几轮的沉浮之后,股市也似乎被他遗忘了。父亲的经历并没有给我带来投资启蒙,反而使我对股市的看法一直都比较消极。

直到2013-14年,事情开始发生了转变。当时从事地产行业的我和朋友探讨“到底有哪几家房地产公司能够从这一轮发展中脱颖而出呢?”,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融创”——原因很简单,在当时的一轮房地产增长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增速最快的将会是改善型需求。并且,很快就结合数据梳理了一套“基于人口和消费周期的购房趋势”的判断,后面1-3年的市场变化也完全印证了我的判断(政策的突变原本就不再判断之中)。

但对于这个判断,我的选择是购房,而朋友的选择是投资股票。结果一年后,我买的房子开始横盘,而他买的股票价格翻了接近两倍。在2014年年中的时候,朋友为了购房清仓了股票,一次性付款换了一套三居。而我转回头看看自己,同样的起始资金,我还依旧需要偿还20年的贷款——这算是“超前认知”对应不同行为决策带来的差异吧。

   而这,算是资本市场给我上的第一课。但即便如此,在那个时候对于股市,依旧有一种天然的排斥。

时间来到2018年,当时我有增购新车的需求,彼时的北京已经开始限制燃油车指标,转而开放了新能源牌照。于是,我开始研究新能源车市场,也顺便研究了当时的造车新势力和相关的公司,最本质还是希望买个车,千万别公司都干不下去黄了。

很快就购买了自己的第一辆纯电车——比亚迪秦EV。这款车在那个时候,可以说是除了进口版本的特斯拉以外,续航最长的车型了。虽然外观一般,但开起来的感受让我隐隐有些感觉,燃油车的时代可能会被改变了。于是从18年底开始鼓动身边所有想要买车的朋友,建议他们“如果想要抢占北京的牌照资源,就尽快切换新能源车”,于是身边的8-9个朋友都在当时切换了新能源指标,并在1-2年的时间里都增购了新能源车型,有买比亚迪的,也有买吉利蔚来小鹏的。但最震撼到我的也是一个同事,在我的鼓动下他并没有先买车(因为指标至少也需要1年的时间才能拿到),而是选择了先买了股票——结果也很简单,当他切换好指标可以购车的时候,已经通过股市赚到了30万元买车的钱,而时间也仅仅只有1年而已。

“一套房”+“一辆车”,两次相对超前的认知带来完全不同操作和结果的经历,开始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判断:能不能把自己的一些认知通过资本市场变现?于是,我经常开玩笑说:“一套房”+“一辆车”,成为转变我对于投资市场看法的最直接因素

一次简单的尝试,引发了我对价值投资的思考

第一次进入资本市场,还是抱有尝试性的心态,购买的第一只股票是“沃森生物”。当时公司刚好处在舆论的低谷——出售公司的舆论风波之中,通过监测高频的“疫苗审批”数据(现在已经不披露了),也让我意识到了这也许是一次比较不错的“困境反弹“的机会,当然在2022年卖出时,最终也有了不错的收益。

第一次“偷袭”成功,更多代表的是一次机会主义的尝试。但我常常反思:“困境反转”这样的机会常有么?

在空档期间,也曾经尝试过地产的短期行情。但最终的结果也就是整体行业上涨的平均水平,并没有获得超额回报——这也让我思考:“关于地产行业的认知,在现在的局面下能否成为超前认知呢?”

如果没有,那我们如何能找到具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呢?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来发掘有价值的公司呢?

“从业者”到“使用者”再到“投资者”的经历构建了我的投资体系

作为曾经的地产行业从业人员,在2020年前后就已经意识到:房地产的红利期已经基本结束,那么作为一个一年新房销售超过10万亿级别的行业,有什么行业有足够的空间能够替代地产,成为下一个阶段中国经济的核心驱动力量呢?

而汽车作为普通消费者除了房地产之外最大宗的消费品,正式进入了我观察的视野。新车+汽车供应链的年销售金额超过8万亿,这样的市场规模和容量还是非常值得想象的。

刚好,自己又作为第一批新能源的使用者,能不能把自己对于新能源的认识转变成为超前认知,并在资本市场变现呢?——于是,顺理成章地选择了“新能源”这条“即陌生也熟悉”的赛道,“陌生”在于对于我们这些外行而言对汽车行业缺乏足够了解;“熟悉”在于作为“新能源车的超前消费者”,我对新能源的现状、变化和发展还是有些自己的见解。

既然,是想要变现自己的认知,那还是得回归到我的投资逻辑来——也就是:“常识”+“逻辑”+“数据”的思考框架和分析思路。

从政策、趋势和行业数据开始着手,慢慢的梳理行业的关键因素,再结合高频数据的验证和逻辑梳理。于是,在2020年底年基本上确定了自己的投资思路:从新能源整车——到核心的动力电池——再到关键矿物资源。

当然,这样的思路放在20-22年的整体收益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过进入到22年第四季度之后,也一样会受到市场整体波动的影响。

对于热门的新赛道,要保持敬畏之心

感触最深的时候,是2021年和2022年比亚迪的两次大跌(从峰值回落40%),当时在雪球上有很多球友都表示扛不住了,纷纷留言对于市场怎么看?对于,我而言说一点担心都没有,那确实有点不太真实。但当我聚焦于行业发展态势和企业基本面的深度研究之后,的确没有那么紧张。一切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行业的基本面的判断上,如果趋势还在、基本面向好,当下的波动充其量属于扰动。用平和的心态对待过程中的扰动,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其实,在23年年初到现在,很多其实会发现原先的“新能源赛道股”并没有那么有热度了。原因很简单,掌握定价权的资本才是影响到市场的风向标。但是,对于类似于我这样的普通投资者而言,投资的本质是一场孤独的游戏。在这个游戏中,如果有观点不妨大胆的假设并小心求证:用“常识”+“逻辑”+“数据”,更容易建立自己的投资方向和策略。而对于热门的新赛道,保持敬畏之心。

回归到具体的投资策略调整方面,通过最近2-3年的持续跟踪,对于新能源相关行业而言,可以明显的看到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的增长期——从中国走向世界,原先只考虑中国市场的空间,到25年就能看到增长的天花板。但随着出口数量和份额的增加,如果一旦海外市场的天花板打开,增长的空间将会是国内空间的2-3倍,在2022年中国已经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如果不出以外在2023年将会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而且未来能够走到全球的不仅仅整车企业,还有来自中国的汽车供应链特别是智能化和新能源相关的供应链,也会伴随着全球的新能源转型,迅速的成长和壮大。而这也是经济从“内循环”进入到“外循环”的一次全面的突破,也是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的全面对外输出的又一次历史性机遇——也许从2025年开始,我们会看到一个又一个,全球化、全品牌化的“新能源价值链”的全面崛起。

致新手朋友们的话

当然,对于投资,作为一个投资经历不足4年的投资者,个人自己还是属于投资市场的“菜鸟”,到现在甚至还没有经历一轮完整的“牛熊周期”。虽然经历过大跌,但依旧对于市场的趋势有信心。

对于个人而言,认为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用闲散资金投资”这是保持投资心态平稳的最好方式。当然,这一切还是建立在对于行业、趋势和公司的判断之上的。

如果说,要给同样的初入股市的朋友们说一句话:希望大家,快速找到自己的能力圈,作出自己的认知与判断,股市会很高效的反映出“我们的认知”与“市场的认知”差异,并在收益上反映出来,通过快速的反馈与修正来建立起自己的投资逻辑和观点。当然在初期最好还是避免使用杠杆,保证学习阶段的心态平稳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还是要强调说明一下: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中提到的所有股票,不作为投资建议和依据。

精彩讨论

爱读书的刘二2023-06-13 09:35

雪球开始坠落了!

不良天暗星2023-06-12 20:32

不错,真实,,以作者的心性!应该进步挺快的,入市后基本没走岔路! 准备加杠杆炒

用户名50235765982023-06-13 17:44

这货是著名的比亚迪舔狗

气质的增长圣者2023-06-13 19:31

@用户3722502455:看见新能源起风,这货微博的标签从中信证券高级分析师摇身一变成了新能源大咖!卖房的和曾经卖车的孙少军三五天就搞个连麦!整天指点新能源江湖,孙更是大言不惭的言称自个的微博受到大厂BOSS关注!其实就是利用曾经卖车经验去发展粉丝去帮买车拿提成而已!

天才的乌鸦2023-06-13 19:14

作者历程我深有同感。买车和买股票是互相强化的,如果你没有买车,就很可能持不住。每次经过4S店、做保养,都会觉得很安心,这是一只可十年持有的股票,起码创始人在我就不会卖,我已经持有5年了。

全部讨论

2023-06-13 09:35

雪球开始坠落了!

2023-06-12 20:32

不错,真实,,以作者的心性!应该进步挺快的,入市后基本没走岔路! 准备加杠杆炒

2023-06-13 17:44

这货是著名的比亚迪舔狗

2023-06-13 19:31

@用户3722502455:看见新能源起风,这货微博的标签从中信证券高级分析师摇身一变成了新能源大咖!卖房的和曾经卖车的孙少军三五天就搞个连麦!整天指点新能源江湖,孙更是大言不惭的言称自个的微博受到大厂BOSS关注!其实就是利用曾经卖车经验去发展粉丝去帮买车拿提成而已!

2023-06-13 19:14

作者历程我深有同感。买车和买股票是互相强化的,如果你没有买车,就很可能持不住。每次经过4S店、做保养,都会觉得很安心,这是一只可十年持有的股票,起码创始人在我就不会卖,我已经持有5年了。

2023-06-13 17:27

支持舒畅兄,一路走来舒畅兄关于比亚迪的数据基本靠谱,比很多专业机构数据还详实。

2023-06-13 20:49

垃圾

2023-06-13 20:44

舒畅什么时候再研究新的产业,我得买点

2023-06-13 18:43

又拉黑了几个

2023-06-13 17:47

什么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