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阿胶:天花板可能被焊得更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59喜欢:1

1

今天东阿阿胶和整个阿胶行业的“天花板”,是秦玉峰时期的东阿阿胶当“大猪”拱出来的。(详见“智猪博弈”)

今天的消费市场与2006~2019截然不同。今天的东阿阿胶与秦玉峰时代也不一样了。

目前东阿阿胶9人董事会中,有5人来自华润,包括担任总裁的程杰。可以说华润完全掌控了东阿阿胶。

但要注意,华润是一家央企,是最大的一种国企,华润的个人可能很优秀,但国企体制决定了他们都不可能以企业家的方式工作,特别是在可能“倒查30年”的今天。所以,华润的一众高管不可能也没必要做任何“出格”的事,只要完成KPI,有个交待就OK。他们与东阿阿胶没有秦玉峰那样的血肉之连。

秦玉峰推行饱和传播,持续提价,确实重塑了消费者关于阿胶的“心智”。但作为一种药食同源品,阿胶没有有那种明确、直接的药物功效。当传播力度降低,消费者(特别是新成长的消费者)对阿胶的认同度会消退,不断涌现的新概念也会冲击阿胶的单一概念。

这些都需要持续市场投入及精心运营加以维系。

早期的阿胶市场,“大猪”独大,市场做起来之后,“小猪”进入,行业竞争加剧。论渊源可能正宗程度不输东阿阿胶的福牌,以优惠的价格抢夺经销商和消费者,据称其产能已居行业第一。

一支由KPI引导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即使可以在存量市场守住阵地,也难以在增量市场取得突破。

目前,阿胶系列产品在收入占比高达92%就是这种尴尬的明证。

天花板,存在且坚硬。

2

国企的内在束缚普遍存在,对东阿阿胶来说,还多了一层束缚,是实际控制人华润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华医集团”)本身的身份。

华医集团是华润集团专注医药市场的投资控股平台。

华润在啤酒行业取得了成功,将众多地方品牌整合到“雪花”之下。啤酒产品本身差异化程度远远低于医药产品,在啤酒行业可行的整合策略,无法复制到医药行业。华润对啤酒行业的整合到一定阶段后,自身已全然从控股股东成为全线运营者,投资者与运营者之间的分离消除。但在医药行业,华润所控制的几个医药上市公司在医药产品和股权方面都将长期相互独立,华医集团很难成为全面的运营者,而只能以控股型投资者自守。

但随着秦玉峰、高登锋两代本地管理层退出,华润在东阿阿胶已经成为事实的运营者。

今天的东阿阿胶被“锁定”在阿胶上,新的机会极大的可能在阿胶之外。

那么,华润的两阶管理层(华医集团一层,东阿阿胶一层)就不得不面对一种挑战,当新机会出现,是不是一定会交给东阿阿胶去做?

如果秦、高在位,他们一定会为东阿阿胶全力争取,但对身在华医集团和东阿阿胶的华润系职业经理人们,会全力去争取吗?

对这个情景的任何犹豫,都会把东阿阿胶的天花板焊得更紧。
#公司研究# #公司战略# #商业模式# $华润医药(03320)$ $东阿阿胶(SZ000423)$

精彩讨论

雪球小散户2023-10-11 17:17

现在又不是300倍估值,操心啥天花板,恢复到20亿每年高额分红就行啊

全部讨论

2023-10-11 21:53

如果你只想慢慢赚阿胶的钱,就不要在意他的天花板。赚每年分红的钱就行了。

2023-10-11 21:32

自古英雄不问出处,管他是本地户还是外来户。

2023-10-11 20:48

哈,不看好,就拍屁股卖就是了,啰嗦什么。

2023-10-11 20:28

同样的论据我能得出相反结论

2023-10-11 16:23

劣质蛋白被忽悠成这样那样的功效,水煮驴皮是收智商税的好生意。

2023-10-11 16:21

只做阿胶的话,天花板肯定是有限的。阿胶还属于一个小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