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聊茅台的买点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4回复:46喜欢:12

$贵州茅台(SH600519)$ 首先声明,本人是茅台酒的拥趸,喝白酒只喝茅台飞天,但是喜欢喝茅台酒并不意味着要无脑认为茅台的股价必须上涨。

万事皆需讲道理。

喜欢的东西最容易消失,这TM几乎成一个铁律了。我喜欢吃海底捞的蒜蓉小龙虾,最近却发现没了,服务员说,因为点的人比较少,所以从菜单取消了;我很喜欢吃芭依珊的方便面,也已经从菜单撤下多时了……,所以说,个人的体验毕竟是有限的,切勿拿个人的经验试图去衡量万事万物。

你喜欢茅台,并不意味着别人必须喜欢喝茅台。你喝得起茅台,并不意味着别人也喝得起茅台。别忘了前总理说的中国还有6亿人月可支配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

腾讯我从600买到200,越跌越买,买时是愉悦的,买后睡得香。此次茅台却并无此感觉,越接近我设定的买点,心越慌。

究其根源,就是对茅台酒的真实需求量,产生了疑虑,茅台酒目前的年产量为1.2亿瓶,中国人一年究竟可以消费多少瓶茅台

中国人一年可以消费1亿瓶以上的茅台,2000万瓶进入社会库存;或是中国人一年仅消费2000万瓶茅台酒,1亿瓶进入社会库存;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会导致截然不同的后果。而如果是后者,可能会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这意味着我们原来认为的茅台“供不应求”的状态可能是一个假象,真实的社会需求可能远远小于茅台酒厂的供给能力,茅台更大比例的产品,实际是被经销商或下一级渠道储存起来了(这似乎就能合理解释茅台酒厂为什么给经销商留利水平如此之高了,反之,如果茅台真的供不应求,就无法解释茅台为何要给经销商留如此高的利润,这不符合经济规律也不符合商业逻辑,更不符合常识。以此论之,茅台现在的经销商一定是提供了分销之外的其他价值,承担了分销之外的其他风险。),如果是这样,茅台虚假的“供不应求”气泡总有被戳破的那一天,社会库存不可能无限制的积累上去。

茅台的情况究竟是属于前者还是后者,我不知道答案,这或许就是茅台越接近我的买点我越焦虑的原因。

巴菲特说,投资应专挑那种低于一英尺的栏杆,而尽量避免跨过那种高于七英尺的栏杆。

搞不清楚茅台真实需求这个问题,说明自己认知还没有到能赚茅台钱的程度,茅台于我而言就是七英尺栏,或许,我应该放弃买入茅台的执念,不要再为难自己了。

全部讨论

06-17 23:21

茅台的各地经销商,大多都是一方大佬,他们有丰厚的利润,才会用资源,帮助茅台垄断高端圈层。别的酒,就没机会和茅台平起平坐。
所以,茅台公司和经销商主要是命运共同体,其次,有一定的博弈。

06-17 23:14

茅台社会存量问题翻看@浊静徐清 的文章,你会有收获的

能从茅台酒厂拿到酒的经销商是应该没有被动库存的,我说的被动,作为单独一家经销商,它的酒是能卖出去的。如果他们自己要留库存,那也是主动的,没有资金压力的。人家愿意留着,也是商业考量,自负盈亏的。资金压力肯定是没有的,因为他们每年只要卖掉一半就回本了。

06-18 04:24

万科你看懂了?跌成屎了吧兄弟

06-18 08:48

1 有哪个经销商会为了囤货,提前几个月打款,眼巴巴的望着茅台酒厂发货?
2 茅台实际零售价和指导价之间的价差是茅台受消费者热捧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3 这种巨额的价差客观上导致了经销商、黄牛等有囤酒的动力和信心。
4 茅台越放越值钱的特性进一步激发了供应链各层级及消费者囤酒的信心。
综上,茅台酒的社会库存不会太低,但库存问题不是代理商和酒厂联合做局的结果;事实上茅台这两年加大直营就是要增加实销减少库存。
只有茅台的零售价格降下来,渠道库存才会出清,茅台的实际消费才能拉动。当库存消化得差不多了,茅台又会开启新一轮的增长。

如果我是你,我就去经销商调研、买茅台的人数、人均瓶数、收入区间,而不是纠结来纠结去

06-18 16:27

和前几年东阿阿胶类似,东阿阿胶当时是经销商被动压货。茅台现在是经销商,黄牛,喝酒的都主动囤点,原因是认为会涨。十年前买的酒,我剩下几箱实在舍不得喝了,或很特殊的时候开上一瓶,但不会在这个价格继续买了。我认为迟早崩盘,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崩。

不是6000万瓶?突然就翻一倍1.2亿瓶了

06-17 23:26

我只喝1573

06-18 09:32

任何一种商品具有了金融属性,在上涨的时候可以推波助澜,但在其下跌的时候就会落井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