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125回复:137喜欢:51

#敬启者:人类福祉的探索#——#《货币价值——国民财富的保有形式与经济危机》#读后感


这本书花了两周时间才啃完,尤其第二章到第三章阅读非常吃力。其中的原因:第一,本书涉及理论部分较多,门派、体系庞杂,很多原著没读过,没有前置知识准备,需要反复揣摩,到处查阅资料,自然感到艰深晦涩;第二,可以想象,作者单凭一己之力提出一系列挑战一干先贤,要将自己的观点系统梳理,体系化,需要融合大量的知识和信息,其间所承担的工作压力和困难,难免会有细节的粗糙和瑕疵,璞玉未及琢磨。以及,多少有一些缺憾,本书后面的章节,对作者提出的理论所形成的解决方案阐述不足,而我们知道,经世之学,一定要给出详细的方法、路径,乃至具体的解决方案才有人重视,否则一个伟大的思想,往往要几代人,几十年上百年才被社会慢慢接受,拖延的时间是巨大的代价。或许,作者千辛万苦撰写本书,付梓出版,初衷可能带有抛砖引玉的想法,希望一代人的问题,由一代人一起努力。,希望广大读者一起参与进来,一起探讨人类社会正在共同面对的困境和问题,这种宏大的主题,总要有人打下一个基础,总要有个人启动开始。

瑕不掩瑜,这本书对我而言,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第一,本书的作者是一位非常难得的独立思考者,且是为数不多理解增量价值、具有开放思维的思考者。学界大多数学者,是在同一认知框架和逻辑体系(同门),前置假设一致、术语兼容,文章互相引用,互相加持影响力。绝大多数观点,是不敢脱离本门的基本框架和逻辑的,脱离门派,意味着脱离门派的加持和保护,自绝于门派,独立学者在学术圈的生存能力就很脆弱。长此以往,其门徒很容易脱离实际真实社会的运行,观点促狭,自说自话。须知,学术圈也是一种生存就业方式,它一样本能的倾向首先为自我(以及代表自己利益的同门成员群体的)利益服务。而本书的作者没有这样的限制和约束,作者早已财富自由,通过多年来观察、思考,基于真实社会的运行,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和解决方案。

第二,这本书回答了很多大家非常关心、普遍爱问的问题,诸如:货币真的超发、滥发了吗?很多人指着不断新高的M1、M2曲线振振有词,这么讲似乎很有道理,然而,真是这样吗?政府真的通过滥发货币掠夺中产阶级的财富吗?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必然周期性发作的吗?经济危机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首先,全社会的人口一直在增加,每新增一个人,就有一份新增需求派生出来。其次,检视一下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必须承认生活的成本在不断的提高,这是我们被盘剥了吗?显然并不是,改革开放的几十年来,我们的家庭使用越来越多的电器设备,有电视并不排斥冰箱、空调、微波炉、燃气灶......我们亦享受到更多的公共和社会服务,从教育、医疗、安防到外卖、快递......从我们可见的生活进行观察:家用设备越来越多,获得的服务也越来越丰富,我们的闲暇时长是增加的......所有这些产品和服务,需要更多的一般等价物(或者用通用兼容等价物更恰当)支持它们被生产提供出来。简单说,花钱买鞋、修鞋是因为穿得起鞋,花钱修马桶件是因为现在有马桶坐,而不是蹲坑,更早以前是野外找四下无人处解决,自然不用购买、维修,没有这样的烦恼。现在,南方可以有空调,也可以有电暖气。女士可以做美甲,之前顶多涂点胭脂,现在还可以整容、换颜、驻颜,改变外貌。绝大多数人不愿意回到一百年前的生活水准:没有青霉素,感染了就挂;没有清洁的饮水,经常被感染;每天食不果腹,没有农药、化肥、育种,农作物的产量非常低;人没有闲暇和丰富的娱乐,终日劳作;夏天热死,冬天冷死;绝大多数人,一生都难以离开自己降生的村庄......谁想回到那样的社会?甚至我们也很难再主动接受发展的停滞。货币不增加,对于商品服务的生产者、提供者而言是残酷的,他们的努力迎来一个通缩的结局,干一天自我伤害就多一分。而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是希望未来获得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更美好的生活、更多的自由选择,可预期会不断出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支撑我们生活的信心。时间,是人类最稀缺且无弹性的资源,商业的本质是购买他人(劳动)的时间,获取更多闲暇,体验美好生活。一个简单的道理,相对过去,货币增量并没有让人的绝对生活水准下降,只是我们希望明天世界更好。如果不想回退到之前的生活方式与水平,期待货币增量回退到之前时代的水平并不理性。

因为大多数人可能不理解货币不等于财富,而是财富的量具。社会的发展趋势是财富总盘做大,所需支撑的货币是越来越多的,价值标的物不是相对其衡量工具(货币)缩水,而是相对于财富的总盘缩水,其价值并未发生实质变化。这里迷惑人之处在于:不同标的物的需求相对于供给的稀缺性不同,财富总盘扩大之后,对它们影响是不一致的,有些大有些小,导致其相对财富总盘的权重发生不同变化,比如量产的工业品受影响大,茅台受到影响小。从这个角度说,全天候资产配置系统肯定是追不上财富权重变化趋势的,因为大发展年代,总有改变社会的动力——新产业链、新资产类别涌现出来,要到足够规模才被纳入。而且这个财富总盘扩大,货币衡量渐变过程非一蹴而就,是一个渐变的动态扩散过程,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其它误解和某些幻觉,比如被解释为货币超发、或简单粗暴归为大泡沫。这里不是说没有过货币超发和泡沫,而是说这两种情况很难识别,往往事后很久证据充分获取才能评价。货币增加与现实经济发展的匹配因为经济发展波动难以及时计量,且货币本身具备多重属性无法精确对应(货币除交换之外,还有贮藏、闲置多种可能性,无法估计其占比)。而所谓泡沫,更是需要漫长的周期来证伪,有些确实是,有些确实不是,进而改变了社会。除了混淆了财富与货币概念之外,盖和人类观察视角是一种偏静态、微观、局部的视角也有关系。人很难实时查勘系统全局,也很难理解连续动态的过程,没有这样的观察与处理能力,他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只能是一个局部、瞬间的静态视角快照,快照不可能涵盖全局和全过程。

货币的时间价值在于其产出(不同主体产出能力不一样只能看总体),利息是一种对时间价值形成的机会成本的补偿,低产出物品价格上涨,高产出物品价格下降。货币的结构对供求影响有巨大的差异,而非货币数量,M(货币存量-货币贮藏量)*V=P*T(总供给-生产者闲置)。

第三,作者反对的货币中性论,其被萨伊提出有自身历史原因,但后期还被一再坚持,有金融利益集团自身的利益诉求,这一点金融利益集团与学术界利益高度绑定。

萨伊定律/货币面纱(中性)论的提出的前提,源于让·巴蒂斯特·萨伊(Jean-Baptiste Say,1767~1832)是生活在17世纪和18世纪早期的经济学家,在他的可观察的经验视野里,社会历史的经济增长并不显著。那是一个什么样社会?用我们都熟悉的小说来描述:那是一个“儒林外史”+“金瓶梅”时代。那个时代没有飞速的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提升,自然增长非常缓慢,某天和一千年前的另一天,生活水平并无太大差异,人口增长到一定数量后,社会就以崩溃方式,重新校正资源禀赋的分配。没有增长的时代,社会充斥债权关系,存量博弈。社会阶层固化板结,官官相护、党同伐异、官商勾结、鱼肉乡里,整天琢磨怎样搞垮别人。经济增长缓慢的结果,就是货币增量的作用被掩盖,因为不需要货币的增量来适应发展。

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规律,是从18世纪晚期起才开始可观察到的改变:改进后的蒸汽机不仅在采矿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冶炼、纺织、机器制造等行业中也都获得迅速推广。它使英国的纺织品产量在20多年内(从1766年到1789年)增长了5倍,为市场提供了大量消费商品,加速了资金的积累,并对运输业提出了迫切要求。在船舶上采用蒸汽机作为推进动力的实验始于1776年,经过不断改进,至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制成了第一艘实用的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号。1800年,英国的特里维西克设计了可安装在较大车体上的高压蒸汽机。1803年,他把它用来推动在一条环形轨道上开动的机车,找来喜欢新奇玩意儿的人乘坐,向他们收费,这就是机车的雏型。英国的史蒂芬孙将机车不断改进,于1829年创造了“火箭”号蒸汽机车,该机车拖带一节载有30位乘客的车厢,时速达46公里/小时,开创了铁路时代......这即是说,因技术进步推动普通人可观测到的社会变化大面积出现和高速变化,是从1800年后才开始的,而世界经济真正大爆发大概在1840年前后,主要动力是商用电报系统的推出,和铁路系统的建设铺开。这两项技术导致信息效率、能量效率与之前相比都有几十倍以上的增长。此过程,就像我们观察一辆行使的汽车,车速是直观的、容易观察比较的;起步、加速度是不直观的、不易观察的,开始因为行车的速度还没起来,一辆加速启动行驶的车追赶匀速行驶的车辆,在其起步加速到匀速行驶车辆的车速之前反而是越发落后的(这也是我们改革开放前十年给人感觉越改革开放越落后的错觉,这种错觉直到2012年非典之前,没人相信之后中国经济的大爆发)。而那时,萨伊逝世(1832年)已经十年了,即便从1800年开始,这种加速的高速变化对他而言也不显著,不过是30年而已,他仍然可以坚持这不过是历史的瞬间,而非今后的常态,毕竟统计规律总是表明,均值回归作为一个永恒的规律存在。然而,今天距离当时,已经220年过去了,我们已经有充分的证据,我们飞速进步的生活就是这一证据反驳他,我们是不是应该质疑下这个假设呢?

而且,货币中性论这样明显错误的理论被一直坚持,有金融利益集团自身的利益诉求。我们已经充分论述过,所谓多出来的货币,如果引导到有效新增需求上,能增加更多就业和人类福祉。这当中,大家都很开心,有谁不开心呢?其实是金融资本,因为它不从事生产,如果是从“新需求——生产”这条路径增加社会总体福利,当货币充足时,新的产业资本的ROE远高于他们的借贷业务利息收入,而大规模股权投资于一个风险的新兴部门又不现实,金融资本的财富增加就会慢于新产业部门生产路径,导致金融资本在系统内的财富权重占比阶段快速下降。于是他们就愿意选出几个书呆子,推崇他们的理论,比如货币中性啦,通胀是货币现象,货币发行是掠夺你们的财富啦云云。资本主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其实就是这个利益集团在不断阶段推动,甚至主动参与制造危机,强制社会经济发展不断重启初始化。表面看他们也一同受损(每次危机都有倒霉蛋破产),但每次危机过后它的权重占比是增加的,我们想想,这样一个过程谁受益最大?从这个角度看,1929年的危机不是起于泡沫,而是生产力大发展之后支撑性货币不够用了,技术进步引发了生产力大幅提升,进而导致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产生的新部门、新产业链)的分配结构性大调整,货币没有被及时适当补充以适应爆炸性的生产力增长,且被虹吸到技术进步最快,引领彼时经济最强劲增长的、生产力提升最快的新产业部门,导致别的产业部门货币被抽离,出现了结构性紧缩,而吸引货币的新产业链则表现为表观的相对泡沫。所谓泡沫破裂,是因为社会增长缓慢部分产业,被强劲的新产业拖垮,之后消费的疲弊又拖垮了体系,最后拉垮了新产业。本来资本主义所谓创造性破坏路径,就是资产或物品相对于财富总盘的权重再平衡的动态过程,如果提供充足的货币支持,并不需要以这样惨烈决绝的方式切换。而代表当时美国政府的态度,胡佛总统的举措是用紧缩应对处理危机,我们可以试想一下,这么专业的主意是谁给他出的?

第四,绝大多数业界学者,基本推演是基于当前现状和资源禀赋出发的偏静态视角,无视其研究的社会是一个基于竞争、博弈,在效率和公平间左右摇摆,处于流变的系统环境,其观点主张是基于当下现状的简单线性外推,缺乏一种动态的适应性张力,以及对多种可能性探求——“如果不那样,又会怎样”的反事实推演。不能跳出这种思考方式,很容易得出既然这样只能那样的宿命结论,心安理得接受零和的存量博弈,接受随之伴生的种种丑恶社会现象,似乎坏和蠢的选择之外,没有其他更美好的选项。

我们前面提到过,学术圈有学术圈的生存方式,传统经济学一系列假设,在真实世界从来不存在(理性人、经济人、完全竞争、有效市场),大体上几大门派垄断了学术,成果互认,就可以手握评价标准,抓牢话语权,圈子封闭,党同伐异,自说自话。

然而,一旦一个社会的认知不能获得解放、超脱当下陈旧观念的羁绊,就无法产生出决定性变革,必须在外力持续冲击应激性被动发展。一俟外力压迫稍微减弱,又进入“儒林外史”+“金瓶梅”时期:与陈旧同行,不相信彼此世界能有什么不同,自认为一切已经一目了然,走在阳光明媚的大街上,心里满是阴暗,依靠混入门阀体系产生莫名的安全优越感,这是民族文化最大的限制之一。大体上,没什么比一句:“化外之民”更简单粗暴贴标签,关闭视野,无视外界丰富的变化,其精神世界之封闭,在古老民族中无出其右。

第五,经济学的存在意义,经济学人的初心、使命究竟是什么?我想,没人有胆量勇气承认是为小圈子自我服务,冠冕唐璜的话语都是为了人类的福祉。那么,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合法政府,如果能够提供货币,能够通过税收获得财政收入,以及非常重要一点,该国的经济能持续保持增长,那么政府的信用举债能力是不断得到强化的,因为经济增长,理论上税收——财政收入潜力越大,且需发行更多的货币消化经济增长。需要强调的是符合这些条件,它就有还本付息的能力,至少表观逻辑有,为什么还要证明?而政府举债,从另一个角度创造了保险——养老体系所需要的金融资产,以维持养老体系。只有经济发展的合法政府是能为自己增信的主体,以税收财政能力担保,作为安全债务人支持保险养老体系的运转。资产端,央行能把债务转嫁给谁?只有安全债务人有保证。我们都是有父母的人,我们都是做父母的人,所以这个钱不仅是有“需要”才借,准确的说是这个福利体系只要不变,那么维系它运转,就需要有合格的安全债务人出面借这个钱。该体系的主要问题不是这么做合适不合适的问题,而是怎么做更好,做多少合适的问题,和应该不应该完全不是一类问题。

《摩根帝国》第一章的第一页,就讲老摩根被派到欧洲去做危机公关,因为美国各州都借了天量的欧洲外债,不仅公开扬言老子就是不想还,还跟爱国主义和民族独立扯在一起。这么著名的一本书,这么显眼的位置,不知道那些从西方取经归来,天天喊中国政府巨债将倾的经济学家注意过没?他们不会连这本书都没读过吧?那他们取经取回的又是什么呢?

读毕全书,掩卷沉思,能感受到作者的心境。如今,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致力于建设一种新型文明社会,一种基于科学发展观,规划长远生存资源,共享生存权利、对环境友善的平民社会,我们的社会亟待适应这种新需求的经济学理论的探索。读毕作者兄的著作,颇有当年读范仲淹《岳阳楼记》之感:“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印象中,汉阳兄说有财兄也姓范,看来范范文正公1.0后继有人,又有2.0出世。

真实的社会发展,总是依靠不断积极的试错,为人类探索出一条条更好的道路。首先要相信,通向罗马的道路总有千万条;其次,总有一些道路的风景更美好,行走更轻松,旅途营养更丰富,总要有人走出这样的道路,乐于去告诉其他人,结束无数渺小、猥琐的思考。是这些人把人类的旅程,带出泥沼和漫漫长夜,他们是划破黑暗长空璀璨闪亮的群星。未曾谋面的《货币价值——国民财富保有形式与经济危机》的作者有财兄,就是其中一位吧。

全部讨论

2021-08-09 11:55

感谢并转

建议各位读者尽快拿到有才兄的签名,有可能的话和真人合个影,相信以后在孙辈面前会很有面子的

2021-08-09 14:58

"学界大多数学者,是在同一认知框架和逻辑体系(同门),前置假设一致、术语兼容,文章互相引用,互相加持影响力。绝大多数观点,是不敢脱离本门的基本框架和逻辑的,脱离门派,意味着脱离门派的加持和保护,自绝于门派,独立学者在学术圈的生存能力就很脆弱。长此以往,其门徒很容易脱离实际真实社会的运行,观点促狭,自说自话。"

说得太好了!所以说从那些经济学专著中看到的往往不是逻辑,而是门派之见。

2021-08-09 12:05

很好的总结

2021-08-12 20:48

转错了

2021-08-12 16:54

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还说自己业余,那这本书我肯定看不懂了,算了,不买了。

2021-08-12 15:11

转错了吧,有财的回答才值得转

2021-08-10 17:31

好文

2021-08-09 22:48

赞,对全书观点基本都赞同,到对于金融资本为了自己利益抬高利率,还是不够理解。书还没读到后面。希望书中有更多例证。

2021-08-09 21:30

这么高的评价,不读看来是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