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专栏】《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发布于: 雪球转发:9回复:8喜欢:20

福布斯杂志曾经在排除通胀影响后,对过去150年中美国出现的顶尖富豪做了一个排名,其中洛克菲勒荣登榜首,沃伦巴菲特位列第15名。在这份名单之中,有12位均与华尔街有过不解之缘,而“资本作手”更是占据名单的一半以上,可以看出资本作手在积累财富之中所占据的巨大比重。而谈到资本作手,过去100年中华尔街唯一不可回避的人物只有一位:《股票大作手回忆录》的主人公—“投机教父”杰西.利弗莫尔。

14岁的利弗莫尔开始在股票经纪行营业部的小职员做起。他天生对数据敏感,数学天赋极佳,悟性极强。他通过对纸带上的数据分析,逐步对股票行情的演变构建出自己的模型,并与人合伙凑了5美元入市,开始在对赌行试水。他在20岁就赚到第一个1万美元,22岁第一次亏光所有本金;23岁赚到第一个5万美元, 23岁第二次亏光所有本金;30岁赚到第一个100万美元,31岁第三次亏光所有本金; 39岁赚到第一个300万美元,48岁赚到第一个1000万美元,52岁在1929年股市大崩盘中做空赚得1亿美元, 成为股票历史上最疯狂的大空头。他的一生四起四落,赢得许多掌声,却也留下了很深的遗憾。

本文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感受利弗莫尔的投资智慧。

1.    以史为鉴

利弗莫尔最开始预测股价的走向,唯一的依据就是股价过去的表现,他试图寻找具有“规律性表现”的股票,然后记下这些规律,将经验转化为收益。通过这样对盘势的解读,抓住股价细小但确定无误的价格变化,以及闪电卖出赢得小利的方式,利弗莫尔初期在对赌行顺风顺水,获利颇丰。

他坚信:华尔街没有新鲜事,因为投机交易像群山一样古老。股市上今天发生的事,过去曾经发生过,将来也必然再次发生。

2.    顺势而为

利弗莫尔喜欢并擅长复盘,每一次的赚与赔,他都会进行自我修正与总结。也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他学习到赌股价波动和预测必然的行情涨跌之间、赌博和投机之间有着天壤之别。同时,在破产的教育下,他也意识到赚大钱不能仅仅依靠个股的波动,而要靠大盘走势;不能仅仅靠解读盘面,而是要预判整个市场和市场“趋势”。因而,除了研究股价波动之外,他开始花费大量精力关注其他事情,例如产业报告、铁路盈利以及金融和商业统计数据等。

同时,正如他在书中不断强调的,“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推进,这是我在股市的立身之本“,因为他通常观察到:在当天收盘和第二天开盘之间发布的任何一则重大消息往往都是与最小阻力方向一致的。因此,他一直在沿着“最小阻力线”进行交易。在这样的投资体系里,他做多时一定是以高于之前的价格买进,卖出同理;他通常会买入价格创新高的股票,卖出价格创新低的股票;卖掉账面亏损的头寸,保留账面盈利的头寸。他的投资通常是以很多笔小止损和少数的大盈利构成的。

3.    择机而动

1906年下半年,利弗莫尔捕捉到了大熊市的信号,并且反复确认,股市一定会大跌。他的判断是准确的,但是,他却因此破产了。为何?因为他操之过急,太快押上了自己在旧金山大地震崩跌行情中赚到的25万美金,而后多头的来回拉扯令他的本金迅速被吞噬殆尽。后来,他十分巧妙地比喻:这就像我在前方看到大一堆钞票,上面插着一个牌子,用大号字体写着“请自取”。我手里拿着铁锹,目之所及空无一人,我想快速冲过去拿到钱,但风与我作对、铁锹不见了踪影,我太急功近利,却没有考虑到自己与钱堆的距离。我应该走着过去的,而不是全力冲刺。

“万物皆有时。”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利弗莫尔不再天天进行交易,只有行情明显看涨或者看跌的时候才交易。他往往会等待,等到市场方向证明自己的观点后,再进行交易,且兵贵神速。

4.    独立思考

书中,利弗莫尔花费大量篇幅论述了“内幕信息”的不可靠性,希望投资者建立“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因为,他曾经的几次破产都是因为失去了独立思考,轻信他人的言论、逻辑或是信息而导致的。比如:1907年,利弗莫尔通过精湛的技术分析和操作,买入14万包棉花并借机抛掉,获利颇丰,因而引起“棉花大王”— 珀西.托马斯的注意。对方满腹经纶、口若悬河、其非凡的谈吐征服了利弗莫尔,因此他轻信了托马斯,并开始按照他“严谨”的思维模式进行思考和交易操作,然后一败涂地。事后,利弗莫尔同以往一样,反思自我,他发现,在那段与托马斯“合作”的日子里,他不再是自己,自然也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他成为了一个被托马斯牵着鼻子走的人。

书中还描述了许多“内部匿名人士”散播小道消息只为出货的炒作案例,这对我们普通投资者而言也是具有警示意义的。无论是在华尔街还是任何其他地方,都不存在通向成功的平坦大道。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还要自己增添额外的路障呢?

5.    磨练心性

“惧以终始,其要无咎”。股票市场正如我们的一生,绝不可能一番风顺。利弗莫尔的每一次跌落都会让他对市场再认识,对错误再认识,对自我再认识。这本书并非如其他投资宝典,试图向我们展示“具体”的操作模式,而更像一本“心态修炼宝典”,通过书中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带领我们走过交易者的成长之路,认清自我、超越自我的道路。

附:如何更好地理解“市场最小阻力路线”?

市场最基本的功能是发现价格,而市场之所以能够发现价格,正因为其不间断地尝试,试探涨、试探跌。这种尝试,是为了更准确地找到正确的路径,而不是随机游走。就正如倒水实验:我们拿一瓶水,蹲在地上慢慢倒出。只见水在一个地方集聚,由于表面张力,形成了一个小水团。水团的边缘四处晃动,寻求突破。突然,突破!唰,水团破裂,水迅速流淌,留下一条线!到某个新地点,水再次始集聚,形成小水团,同时水团的边缘四处晃动。突然,再突破……就这样,一瓶水慢慢倒下,水不停地向前流淌,打头的地方总是水团、突破、一条线地交替运动,最终留下弯弯曲曲的水迹。一方面,地面有一定坡度,但不明显,因此在倒水之前很难判断水流的具体路径;另一方面,水流过的路线完全是重力规律的表现,水绝不会向上倒流。借用拟人化的说法,水必然服从重力规律,但是水也不知道该往哪儿走,只好一路走一路试。能走吗?那就走。不能走吗?那就集聚。通过集聚、突破、流动的交替,水最终试探出了最合理的路径——重力规律决定的路径。而趋势,是规律作用下的客观必然

最小阻力路线即行情趋势。市场犹如有一定坡度但坡度不明显的地面。坡度代表着趋势的驱动因素,倒水试验的水流过程相当于市场演变的过程。因而我们得到启示:1)行情演变的基本模式是调整与突破交替进行的模式,或者说密集区(区块)—快速变化(线条)交替的模式。2)市场并无预设的方向和目标,整个过程完全是试探而得。事后看,水流轨迹符合重力规律,但事前并不能确切知道水将如何流动——难在当时只能从水的突破来把握其动向,通过市场的不断试错来揭晓。

注:此项比喻摘自丁圣元版本的《股票大作手回忆录》附录。

(中融基金 李沁逊)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中投资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投资者不应将此作为投资或决策依据。您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等说明,充分认识该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认真考虑各项风险因素,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因素充分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了解产品情况及销售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理性判断并谨慎做出投资决策。产品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请您了解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您自行负担。投资有风险,请谨慎选择。

历史文章:

1、【读书专栏】《聪明的投资者》

2、【读书专栏】《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全部讨论

阿哲遇见未来2022-03-08 12:22

研究全面 难得。大部分基金经理对技术派都是鄙视的

爱吃花生的猫猫2022-03-08 10:43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是一本比较经典的论述市场行为的书籍,从基本面投资角度看比较另类,但从FOF角度看并不另类,我认识的经理里就有钟爱这本书的。投资人员必然有偏好,但研究人员不能有,基金研究员更不能有,不然会只钟爱某种类型投资方法的基金经理而无形中否定另一种,这就不够客观了。

阿哲遇见未来2022-03-08 09:13

哦 原来如此。研究人员能看另类书籍 也不错了

爱吃花生的猫猫2022-03-08 09:01

这篇其实是我们的研究员写的,做基金研究的同时我们也会鼓励大家去广泛阅读各类大师的书籍,开拓自己的眼界

阿哲遇见未来2022-03-07 12:49

基金经理也看这类书吗?总结的一般。你看看塔布勒的黑天鹅,你就是的为啥利弗莫尔的一生是个悲剧了

树人响叮当2022-03-07 11:22

股市一个大的波段上升(熊市里面称作大波段反弹)是需要时间周期和需要确定性,目前指数处于震荡阴跌寻底阶段,外围战争和加息预期两大事件结局目前尚未确定,哪怕事件再恶劣也没关系,只要确定了,靴子落地就是利空出尽,关键时间点看本月的中旬,战争也大致出了个结果,加息也有了结果,也就是还有不到8个交易日时间,有时候选股就是不如择时,到时可能怎么买都是赚的,你们的运气又来了!两会也结束了,你懂的,喜欢我的分析就关注我!

意志与世界2022-03-07 11:11

雪球的主流是基本面价值分析,这篇文章值得一赞

老为人民服务2022-03-07 11:06

收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