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4回复:5喜欢:9
回复@君牛资本: 国外的我不熟,国内主流还是商场的形态,商场聚集客流,并且做合同背书,也就是消费者和商场,然后和品牌,三方签合同,然后品牌方履约,商场监督履约过程。
     家居是个大笔交易,而且大量环节涉及到反复磋商,交割,量尺,这个流程很长,没商场品牌背书,半路品牌跑了咋办,毕竟消费者对家居品牌的认识,没那么深,这和家电不太一样。
     所以,消费者先是选品牌商场,比如美凯龙,然后在美凯龙选了某个品牌,然后产生交易。
     因为这样交易,成本是很高的,品牌自营,压力就很大,所以大多品牌是经销商模式,两个优势,经销商熟悉当地市场,能拿下更好的铺位,另外,经销商有当地服务网络,资源可以复用,降低服务成本,再有一个,就是帮品牌吸收成本。  
     这么多层的交易结构,就导致家居卖场的产品定价很高,只能卖贵的东西,所以,经常能看到宜家和美凯龙,居然之家等门对门,互不干扰,各做各的生意,因为价格差太大了,实际是不一样的受众群体。
     未来怎么发展,我也不知道,这几年,家居品牌知名的越来越多,上市的也越来越多,可能会有一定的渠道变化,但大方向,我觉得变化不会太大,除非有些小东西,比如地漏,开关之类,会全面电商化,大件暂时还是大卖场为主。//@君牛资本:回复@jiancai:jiancai兄,想请教一下您。为什么国外的家居卖场都是“超市型”,而国内主流都走“招商型”?是什么主要因素的差别,导致选择的商业模式不同?
引用:
2023-06-25 10:11
分享两张服饰的干货图(图片来自服装公众号 阿福先生)
图一,是各种需求象限的分解,图二,是LULU的需求分解。
让品牌破圈的需求,才是决定性的需求,只有抓住真实需求,才能破圈,消费者不会告诉你他的真实需求,需要老板去洞察。

全部讨论

2023-06-27 20:05

是不是国外的类似精装修,国内的早期都是毛坯,需要消费者决策的项目繁多,给了家居项形形色色的需求,也产生了形形色色的品牌,没有能够一站搞定的品牌,而现在精装修提上来了,各家也开始打造全屋定制,强化品牌。

2023-06-27 19:43

所以我的理解,这种收租的家居卖场本质是一个平台企业,链接厂家,经销商,消费者,甚至装修公司,设计师。商业模式比一般的零售类商业模式更好,护城河更深,因为除了地段区位,还需要卖场链接各方的资源储备和链接能力。

2023-06-28 11:27

链条厂,又没有特别强势的品牌吧,需要多家一起看看。
不是标品有很大关系,品牌知名度也有一些了,需要多家看看报报方案比较一下吧

2023-06-28 09:22

2023-06-27 20:23

在美凯龙撤柜的经销商也挺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