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al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1喜欢:10
$美的集团(SZ000333)$ $格力电器(SZ000651)$ $海尔智家(SH600690)$
虽然618还没结束,但从目前表现来看美的品牌应该可以继续保持线上大小家电、空调榜首位置,而且旗下小天鹅、华凌品牌在各自细分领域也有不错的竞争力。美的品牌矩阵定位比较清晰,展现出一定的个性和互补能力。格力空调承压明显,反应比较缓慢,除了下调价格外并没有太多办法。但由于已经是618中后段了,而且与二三线品牌价差较大,临时降价的边际效用有待观察。降价对短期销量会有一定促进,但同时也会对品牌溢价能力带来一定影响。小米、华凌在线上对海尔空调造成明显冲击,二线品牌格局出现变化。

热门回复

本质还是流通成本太高。如果终端零售定价不高的话,分销渠道根本赚不到钱。格力为了支持高零售定价,就只能用核心科技和高品质来作为卖点,去支撑溢价。这个打法在消费升级的时候是有效的。但消费降级时期,消费者都变精了,况且网上各种拆机、测评的内容也越来越多,信息差在抹平。消费者也许愿意为所谓“核心科技”和高品质支付一定溢价,但不愿意像以前那样支付那么多了。如果格力不因应时势调整定价,丢失份额就是必然的事。$格力电器(SZ000651)$

遥想10年前,消费品市场的渠道里有几大硬通货:丰田车、格力空调、茅台酒、宝洁的洗发水。特征就是保值率高,不咋产生存货减值,抵押率高,贸易商甚至可以直接拿着这些货当钱流通。现在都逐渐走下神坛了。$格力电器(SZ000651)$ $贵州茅台(SH600519)$

不知道你们这些年有没有感觉到,美的产品对应客户群定位特别精准?
之前要买家电,逛家电商场时,就发现美的的各个产品细分对用户群真是到做了很精准的把握,让每个客户群体都能选到适合的产品,有时某些产品甚至比客户都提前想到并且做到了。
这些现象并不是没有前兆的,记不清是不是前几年的青年节还是什么日子,美的有一篇对青年群体的大数据画像,作为这一群体看后感觉就是,美的利用大数据对群体的描述简直准确到就像被人24小时跟踪了一样。
记得几年前,美的有关在贵州建立大数据中心,还被不少的格力粉讽刺说是跟风追热点炒作。
现在再看,美的的产品定位根据大数据给客户的提前画像,让产品在设计前就精准锁定了用户群体,让客户对这么一款为自己量身定造的产品怎么能不爱,不选择呢?

茅台也就那样。20年前茅台还没炒起来的时候我家里那瓶喝了1/3不到就扔了[捂脸]

$美的集团(SZ000333)$ $格力电器(SZ000651)$
大多数空调会用十年以上,在这过程中大多数普通人也都不怎么会留意空调产品和行业的变化。所以朱能影响十年以上一点都不奇怪。
假如你没感觉到最近几年选择格力空调的消费者比例是明显下降的,那么只能说是反应比较迟钝了[捂脸]也可能是你没经历过2012年前后格力的盛世时期。

朱时代留下的口碑和品牌心智啊。特别是品牌心智的惯性是很强大的。这俩指标都有数据可以监测。口碑看NPS,品牌心智看TOMA。

白色大家电,本质还是个制造业,品牌的溢价弱很多

格力份额的落后和研发投入没关系。本质还是在流通成本过高、终端定价过高导致的份额丢失。现在这种经济环境,消费者都不敢大手大脚花钱,定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别的企业都在加强研发,留给格力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捂脸]

这个不能说是眼光好不好吧。其实没有茅台世界也同样很美好的,没有格力也一样。以前茅台不那么贵的,也没有这么热,清醒一点就知道没必要为吹出来、炒出来的东西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