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闭潮之下,这家烧饼店为什么能活下来?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9喜欢:2

上周到熟悉的街道买烧饼,发现2019年八毛钱一个的麻酱烧饼,现在已经涨价到了2块钱一个。要是工资涨幅能有这么优秀就好了。
奇怪的是,这家烧饼店现在的生意也很好,就算涨价了大家也还来买。原因至少有下面三个:
第一,他家的烧饼确实好吃。

虽然只是个烧饼,不像飞天茅台酒那样有高品牌溢价;但是,因为它好吃,于是看似同质化、低价位的小烧饼,却形成了差异化优势。

第二,现在烧饼普遍涨价了,相比来看,这家店卖得并不贵。
那天去早市想买个没馅儿的油酥烧饼,卖家收了两块大洋;原来带馅儿的烧饼一块五毛钱就能买到一个。涨价是普遍现象。
因此,大家都能接受这家烧饼店涨价的事实。
再加上他家烧饼做得好吃,别家涨价后也不见得比它更好吃。所以,它涨价后并没有出现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情况。
第三个原因跟烧饼的属性有关系。
对很多人来说烧饼是主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且烧饼的单价低,就算涨价了也只是两块钱一个。现在的两块钱只能买一瓶很便宜的矿泉水。
上面三个原因,也是另一家烧饼店一直涨价,但是商家一直任性下午不开门营业的原因。因为上午已经把钱赚够了。这几年几乎每次过来买烧饼我都得排队。

在我吃过的有限的烧饼店里,这家店的烧饼也没有替代品,特别是五仁烧饼,根本没有代餐。眼看它一个烧饼涨价2块钱,我也还是买买买。

这几天一直在想怎样把价格降到全行业最低、但是企业还能盈利赚钱活下去这个问题。
通过偷工减料节省生产成本从而降低成本,这种方法不是正道得不偿失。
以这次静悄悄的双十一来说,有个小姐姐在直播间痛心剁手买了三件毛呢大衣,在主播情绪和声音的渲染下,再加上每件大衣都能便宜100块钱的优惠力度,她实在忍不下就把三个颜色的大衣都买了。
结果收货后三件大衣全部退货。
实际上这三件大衣的质感非常差,用料粗糙还很薄,穿身上根本没有直播间那么有型。再加上现在网购基本都有运费险,退货很方便,所以收货后就退货成了常态。
别看新闻说双十一说快递量增长了多少、用户访问增长了多少,交易额增长了多少。扣除别的APP跳转过来的用户,扣除那些退货的交易额,数据大概率不好看。
所以,低价≠低质,我们要的是在低价基础上、品质也过硬的性价比。我们要的是物超所值。
当然,我们并不是想花300块钱就买到价值几千块钱的包,那不是高性价比,那是不符合规律,是想贪便宜。
说到底还是因为没钱呀~

要是财源滚滚流进来,大家也不会这么斤斤计较、要求这么高了。

前几天跟同学逛街的时候肚子饿了,随便进了路边一家砂锅店,结果里面的饭出乎意料的好吃。当时凭感觉能猜到这是一家老店。为什么呢~
第一,里面的麻辣烫和米线做得很好吃。
小门小户能把麻辣烫做的那么好吃的小店,我几乎很难遇到。这可能涉及到“生产经验”的问题。就是做得久了有经验了。
第二,这家小店不在网上做推广。
这家店没有美团外卖,没有美团团购,高德地图等软件也没有任何推广信息。
那么它的顾客很可能来自于回头客,或者是熟人推荐;再加上它在居民小区楼下,并不在商圈里,但是我在里面吃饭的时候,顾客一直络绎不绝。那么很可能是老店才能有这样的客流量。
后来发现这家店至少有6年时间了。
于是我就想起头条上看到的。老是有人说餐饮生意不好做,开的店倒闭了等等。
很多人把开饭馆想得太容易了,老是说失业了大不了去开个餐馆赚钱,但实际上门槛低的行业赚钱通常比较难。开饭馆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些年在我经常吃的那些老店附近,倒闭了很多门店。
同一个门头房今天卖包子,过几个月换成卖点心的,后来卖点心的又换成了卖水果的,很少有能跟那家烧饼店一样,持续做下去的老店。

产品不够好:

销量不够大;

成本没法摊平;
慢慢的就把自己给做死了。
小店这样,那些大的消费品企业不也是这样的吗~
如果产品不好,就算通过价格战在短期内赚到了钱,也不能持续下去。产品质量不好,销量怎么可能持续增长呢~

哪怕是卖馒头的,如果馒头做的好吃,也会有人来排队的,比如我~

全部讨论

2023-11-13 17:53

看着烧饼向临沂那边的。

2023-11-13 18:53

五仁馅只卖两块钱真是太良心了,搁我们这起步起码五块,白糖烧饼最便宜都卖5块

2023-11-13 19:57

你这是那里,能说一下吗,我也想学做烧饼

2023-11-13 20:18

作为广东人,从小到大没吃过烧饼,听都很少听过,

2023-11-13 19:16

北京五环边上,一块钱一个,买五赠一。不过这两年感觉个头变小了。

2023-11-13 19:03

我看着像我们那里的吊炉烧饼,

2023-11-13 18:48

这不就是黄桥烧饼?

2023-11-13 18:14

2023-11-13 18:06

吃货小北

五仁烧饼,是不是拍扁了的五仁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