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刀叨叨叨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4喜欢:6
这也没必要尬吹哎,确实是好企业,管线多,都在向好,盖总部大楼,是往大企业的路子上走的,包括A+H这些。摊子大自然也缺钱,就是配股融资哎,这种事怎么也不能说成是利好

热门回复

104出海主要还是管线价值和进度吧,目前现金流还充裕,对出海没什么实质性帮助。一边盖着大楼,一边配股融资,说的难听点,不就是股民买单正好融了个盖大楼的钱。

这个是中长期产业贷,一般都是有明确的标的和确定的现金流的,一些新兴企业是有,都是会有明确的产值和可预期的现金流,银行要封闭监管的,比如半导体的具体项目,或者cro企业会有,创新药企业并不多见

哈哈没必要抬杠,康方这类企业的授信各家行基本都差不太多,目前还不能跟恒瑞和百济神州的信用水平相提并论。银行体系的风控都基本差不多,也不会有什么8到15年的长期贷款,久期根本不可能放的这么长,2年到三年基本就是极限。康方是好企业,这个我是没疑问的,也长期拿过,目前确实情况越来越好,和K药的头对头看起来应该进展也不错。包括一开始有说法杜根是骗子的时候,也没相信过。确实有技术实力,也有商业头脑,实际控制人明显比其他18A类似企业更有企业家的思维,而不是单纯的技术控。只是觉得,成长过程中,配股融资是一件正常企业都会做的事情,尤其是他的银行贷款增长基本已经到达较高的水平情况下,配股融资是提高资金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合理行为,但是也没必要解读的这么正向。融资做事情,事情做成了,股价自然涨,事情做不成,不就是暴雷了么,股价就会暴跌,都是概率而已,论证这件事是好是坏完全没意义,又不是出了什么大利好[滴汗]

你好的时候捧你,你不好的时候银行是最早跳出来踩你而且最狠的😂

准备自己出海那就缺钱了,BD如果出的价都不够高,确实不如自己做。而且干等其实也是在消耗产品的价值,先去开两个三期再谈,底气会足很多

项目贷其实比较尴尬,一是商业土地的价值不高,写字楼这些主要成本是建造成本。二是银行给的抵押率本来就不会高,最多5折,超出的都是康方的信用贷额度,是侵占其融资额度的,流动资金贷款份额会被大幅度侵占,三是写字楼是没有现金回流的,项目贷期限最多也就三年,正常两年,过了两年又要靠经营贷续贷,到时候还是要看康方的发展力度。总部大楼这种事情,更多的是展现管理层的雄心壮志吧,对经营来说肯定弊大于利,毕竟现金流是药企的生命线。看看微创就知道了,影响真的很大。这部分融资额度,关键时刻能救命,现在用掉了,就是用掉了哎。

你这个不可能,可能就是真的不懂了,实际情况就是8-15年超长期,很多新兴企业都是有,去问问就知道了

抬杠这么喷没问题,你这么说也对,银行有定向放贷指标的,有好的企业就是业绩,没好的企业就是坏账,类似恒瑞百济信达康方这种龙头,银行都是8-15年长期低息贷款的,地方政府也有要求必须配合执行,虽说不能直管银行,但是影响还是很明显的

小马哥某峰会仗义执言,“中国银行都是当铺思维”,结果自己被D了。

你应该没有在高科技企业呆过,银行政府捧在手里的感受你不懂[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