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招行AH分离有点不一样

发布于: 雪球转发:11回复:153喜欢:50

最近群里喜欢在招行AH之间搬砖的朋友比较郁闷,招行A/H之间的差价正在不断拉大。很多人手里的招行A股筹码已经被换没了,都变成了招行H股。但是,过去2年的规律这次似乎失效了。

过去2年招行A/H的差价基本在±10%之间波动。所以,这些搬砖党就设定了个规则,如果招行A股的价格经过汇率换算后高于招行H股,那么他们就开始卖出招行A股,一直到A股价格溢价10%左右卖光招行A股,全部换成招行H股。等招行H股走强的时候再慢慢换回来。

这个策略在过去两年确实产生了一些超额收益,但是从去年4季度开始这个策略开始失效了。最关键的问题是招行A股溢价10%之后没有停下溢价之旅,而是在持续拉大差距。周三这一差异达到了极致,如下图1所示:

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首先招行H股折算汇率后已经比招行A股便宜了21.13%。这说明那些按照偏离10%搬完的人目前已经多亏了11%。而且更过分的是招行H股和招行A股的走势完全背道而驰。招行A股全天逆势而动,放量温和上涨,最终在全市场大跌的环境下顽强收红。而招行H股一开盘就下跌,全天最大跌幅超过4%,收盘跌3.28%。这种招行AH股“双分离”的走势让很多人大呼看不懂。

很多粉丝私信我问可不可把招行A股换成招行H,还有人问我为何会出现这种偏离走势。

首先,我觉得大家应该明白一点,招行A股和招行H股本身分属2个不同的市场,而且两者之间不存在转托管的途径。所以,虽然两者是同一家公司每股所代表的权益相同。但是,两者的估值并无固定的比例关系。招行A和H之间的股价溢价率,一直以来都是会上下波动的。我关注招行A/H溢价率波动基本在-30%~+50%之间。

考虑到港股市场自身的红利税和交易手续费较高,以及沪港通自身的佣金、汇率等摩擦成本。我一般认为A股比港股股价高15%-20%属于合理的范围。但是,真正的溢价率波动更多是取决于资金的短期偏好。某一边资金看好那么对应这边就会溢价,不看好那么就会折价。

根据以往的经验,A股个人投资者较多,比较情绪化,股价涨跌都容易过头。通常是在大牛市的时候A股招行溢价率很高,在大熊市的时候A股招行处于折价状态。

但是,最近1年多的走势,招行A/H溢价率明显偏离了以往的规律。去年年初,港股招行一度对A股招行溢价率接近10%。但是,随着两市招行股价的下跌港股招行从一度溢价近10%变成现在折价21%。很显然,外资在最近一年招行的下跌过程中更多扮演了一个助跌,甚至主导下跌的角色,而不像以往那样扮演一个理性机构投资者的角色。国内的资金最近反而频频在底部对招行出手抄底。

至于两边机构资金角色的互换,个人理解逃不过2个原因:金融战和中特估。这两件事之前我在一些专栏文章中提到过。

金融战主要是以美国为首的欧美金融资本由于地缘政治因素,正在加速抛售中国/香港的股票,美国养老金更是完全将中概股,中国A股和港股剔除出选股名单。而且,这种撤离行为态度异常坚决,完全不考虑估值和盈亏。君不见,2021年在50上方大举加仓招行沪股通资金去年一年在35以下大举割肉招行。很多欧美金融资本认为中国的地缘政治风险正在持续累积,为了防止一旦爆发地区冲突持有的股票被封锁在大陆或者香港市场,它们的撤离完全不记成本。

至于中特估,我最早提出相关概念的时候还没这个专用名词。主要是针对以大陆央企,国企为代表的蓝筹企业,比如:三桶油,三大运营商,国有银行,能源电力等。这些企业本身在经营过程中并不完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公众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为了对这些企业社会贡献进行一定程度的估值补偿,所以提出了中特估概念。中特估的具体表现是:1,国家队在市场非理性下跌的过程中进行增持;2,央企响应国家号召提升分红;3,过去国退民进的风向有一定扭转。

具体到招行个股上,由于招行之前是外资重仓的银行股。所以,从去年年初开始招行这边一直是外资跑路的力量占据上风。一直到去年年底,经过1年下跌后,招行的股息率和估值都已经优于国有四大行。为此我还专门写过一篇专栏《如何理解招行的股息率高于国有大行》。现在回头看,自从招行股息率超过大行后,国内做多招行的资金显著增加,对外资抛盘的承接力度大幅增强。这才导致了我们在文章开头看到的那一幕双向分离。

至于,有人问我要不要换去港股招行。我的态度一直都很明确:我从不做港股,原因我也专门写过专栏。在目前中美金融领域博弈的大背景下更不值得去主战场上送人头。我给港股的定位就是鸡肋,过去香港是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桥头堡,未来上海,深圳金融市场都非常发达,我国也已经将金融行业全面对外开放。这种情况下,香港这个居间市场的地位就很尴尬了。

假设中美博弈十年后尘埃落定,如果中国输了,参考小日子的失去20年,中国资产的价格一落千丈,港股作为连带市场难以独善其身;如果中国赢了,伟大复兴中国内地会成为未来50年最闪耀的金融中心,人民币国际化和自由兑换成为必然,买中国资产直接到上海,深圳即可,何必还要过一手香港市场?所以,不论中国的输赢香港逐渐衰落是必然。我对于在一个衰落的市场内投资完全没有兴趣。

@@今日话题 $招商银行(SH600036)$

全部讨论

看港招的溢价率,这就是金融战,双方站队了。 不知道玩港股的要难受多久

香港现在特殊的金融和经济地位都和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有关。中国需要一个离岸中心作为支点。未来,如果有一天我们取代美国成为世界老大,人民币实现自由兑换,还需要脱了裤子放屁么?
还有粉丝给我留言说政府需要香港作为一国两制的标杆给台湾看,所以国家会更支持香港。我说:一国两制的大前提是和平统一,如果不是和平统一台湾未来就是个行省,没资格跟中央政府谈一国两制。真到了WT的那一天,香港最后一点利用价值也就走到头了。

冰哥,但香港市场有诸如腾讯阿里这种中国相对顶级的科技公司啊

01-19 08:32

我的策略:差价不是很离谱的情况下有a股的买a股,差价大的ah都不买,港股只投a股买不到的行业龙头或者细分行业龙头。不会为了ah差去买港股。$中国平安(SH601318)$ $招商银行(SH600036)$ $腾讯控股(00700)$

01-19 09:29

我最佩服冰大的一点,除了做事坚持,就是从来在他身上看不到什么戾气,行情不好的时候,雪球里面戾气很足,但是不管怎样的环境冰大似乎都有自己内心的笃定,也很少抱怨环境,很佩服,暗自勉励,多多学习。

自己国家的资产怎么可能靠外资撑起来,即便撑了起来也是有巨大风险的,除非后面有10艘航母

01-19 08:24

把港股通红利税给免了,H大概能起飞吧

1

01-19 08:31

“搬砖”,“港股招行”,我想起了萌萌夫妇

01-19 08:37

H股要扣20%红利税,加上沪港通卖掉资金回笼慢港股流动性差等,溢价28%以上我会考虑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