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这次重要的会议透露的信息

发布于: 雪球转发:16回复:63喜欢:21

2022年12月16日晚,新华社发布了重要的新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老股民都知道每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经济领域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它通常是在12月10号左右举行,这一次受到北京疫情的影响延后了1周左右。根据新华社新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新闻稿链接如下所示:

链接:

网页链接

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常会对第二年的经济方针给出指导性意见,后面就是各部委和地方政府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部署展开具体工作。所以,投资者可以通过研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来调整第二年的投资方向。根据我的理解,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看点有如下这些:

房地产的态度大幅改善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闻发布稿和2021年相比,对房地产的态度大幅改善。在2021年的发布稿中和房地产相关的只有一处:

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预期引导,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105个字,而且行文格式是开宗明义坚持房住不炒。后面的内容也是比较中性的用词。下面我们再来看看2022年发布稿中和房地产相关的内容:

一是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

……

五是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首先,在最新的会议内容中涉及房地产的有2处,其中第一处是扩内需,促消费。这里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将支持住房改善看作扩内需,促消费的实质性内容。一直以来市场上有一种谬论说房地产压制了消费。对此种论调我一直持反对态度,我认为房地产买卖本身是拉动消费的。此次中央工作会议正式给房地产行业的定位做了澄清,住房改善是属于消费范畴不仅不应该压制,反而应该支持。

第二处涉房的内容出现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的部分。这一大段有175个字涉及房地产相关内容。而且,从内容排布上看,房住不炒被放到了最后,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被放到了首要位置。从具体内容看,出了保交楼的内容外,提到了满足行业的合理融资需求,鼓励行业兼并重组,化解龙头风险。这些内容基本是把最近一个月房地产行业的三箭齐发给定调了,至少明年一年都不会变。这些供给侧的政策改善基本可以确保现在还没死的房地产行业龙头能够活下来并提高市场份额,对应的优质房地产企业的信贷资产质量也会大幅改善,这有益于商业银行的风险处置。

除了供给侧的政策外还有需求端的内容:支持刚需和改善型住房的需求。这就意味着明年首套房和二套房相关的限制性政策将会逐渐弱化直至部分消除。

货币、财政政策的变化

今年的货币政策变化不大,保持合理充裕,支持绿色,支持小微,支持创新等等。这些都是2021年已经提出来的,并不算创新。但是,财政政策这边有一些小小的变化:

2021年: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严肃财经纪律。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2022年: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第一个变化,取消了减税降费相关的叙述。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明年全面放开疫情管控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而且国家预期放开管控后经济复苏情况是比较好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困境将会缓解,不再需要减税降幅的支持。换句话说,明年大概率也不再需要银行让利了。第二个变化中央政府加杠杆的路径多元化:组合赤字,发专项债,贴息和对地方转移支付。第三个变化中央已经意识到地方政府债务出现了风险。

对央企/国企态度的变化

对比去年,今年对于国企的态度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首先的表现就是关于国企的表述增加了:

2021年:

完成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任务,稳步推进电网、铁路等自然垄断行业改革

2022年:

三是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坚持分类改革方向,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营。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2022年专门提了“两个毫不动摇”。所谓“两个毫不动摇”就是:“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对于国企的发展,增加了对于核心竞争力的要求,新提出了“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这和前两天证监会主席谈的“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相对应,很显然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是主要对当前央国企普遍偏低的估值进行纠偏。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估值严重偏低的央国企在2023年都有估值修复的机会。银行板块兼具房地产紧密关联的行业板块和估值严重偏低的央国企板块,后面的行情可以继续看好。

@银行ETF @今日话题  $招商银行(SH600036)$ 

全部讨论

2022-12-19 11:59

冰哥,保重龙体,这期间先多休息,少码字,你可是咱村的希望,父老乡亲都要和你过好生活

祝谷子地早日康复

2022-12-19 13:04

冰哥 还看好23年耐克型的走势吗

2022-12-19 10:13

冰哥如果感染的是BF7症状算轻了

2022-12-19 08:18

对比着解读更能深入理解

2022-12-19 17:11

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

2022-12-19 12:51

2022-12-19 12:28

解读的好全面

国家预期放开管控后经济复苏情况是比较好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困境将会缓解,不再需要减税降幅的支持。
目前还没发现这种良好预期发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