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直击股份行的软肋

发布于: 雪球转发:11回复:104喜欢:17

昨天晚上,例行浏览央行和银保监会的数据有一些有意思的发现。这些数据可能对于银行上半年甚至全年的基本面判别有点帮助,分享给大家。首先是银保监会的《2022年银行业总资产、总负债(月度)》报表,我摘录了其中的同比资产增速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同比增速略高于9%,一月份9.4%,二月份9.3%。对比各银行分类看,大型商业银行(工农中建交邮),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总资产增速都要高于行业均值,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增速显著低于行业均值。

股份制银行资产同比增长远远偏离行业均值,这个真是历史上不多见的情况。这里面还要考虑到招行这个异数,因为招行的总资产增速可能会约等于M2+2%,即10%-11%。而且,招行是股份行中总资产最大的,约占股份行整体规模的1/6。如果按照招行总资产增长10%,计算,那么剩下的股份行总资产同比增速只剩6.5%了。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股份行的资产增速远低于行业均值呢?个人理解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资产端和负债端。所谓资产端就是找不到太多合适的资产,特别是信贷资产。负债端主要是指低成本负债扩张乏力。

那么我们先看资产端,央行发布的数据如下:

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8.34万亿元,同比多增6636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1.2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4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7万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7.0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2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95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802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81亿元。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13万亿元,同比多增3951亿元。

可以看出住户部门的贷款增量严重少增,无论是代表消费贷的短期贷款还是代表房屋按揭的中长期贷款,今年的增量比去年同期的增量都要少。在对公贷款方面,虽然总量尚可,但是结构不佳。和去年同期的数据比,在对公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偏少。结合近期我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大基建为主,可以预见多数国家级项目被国有大行所瓜分,地方的基建项目可能是地方中小银行参与较多。而作为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就比较尴尬了,上下够着都费劲,特别是除了招行以外的股份行负债成本偏高,国家基建相关项目的贷款利率较低。一般股份制银行的负债成本匹配国家基建相关的贷款也很难挣钱。而原来占据一定优势的零售贷款又增长乏力。

看完资产端,我们接着看负债端,央行发布的数据如下:

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10.86万亿元,同比多增2.5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7.82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39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342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5744亿元。3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4.49万亿元,同比多增8577亿元。

从存款数据看主要的增量来自住户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量可以说少的可怜。这就形成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贷款的增量主要来源于对公信贷,而存款的增量主要来自于零售。这充分反映了在疫情干扰下,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消费疲软造成资金淤积于居民账户上用以改善自己的资产负债表。

正常情况下,企业事业单位给员工发工资,资金从企业流向居民;居民消费后,资金再从居民流向企业,完成一个轮回。但是,在疫情影响下消费场景减少,同时居民的消费信心降低,倾向于减少消费,增加风险准备金。这样就降低了企业回流资金的强度。于是,我们就看到了居民存款大幅增长,企业存款增长乏力,同时企业短期贷款增加较多(主要用于保持现金流),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少(除了基建相关的中长期贷款外,企业缺乏信心扩张意愿不足较少申请长期贷款)。

我们再看看央行存款的同比数据,如下表2所示:

表2

从表2 中可以看到住户存款的同比增长11.12%,企业存款只有7.24%。而且结构上都是定期存款增速远高于活期存款增速。这张表进一步确认了2件事:1,住户存款同比增长高于企业存款;2,存款定期化趋势加剧,银行的存款成本有上行压力。进一步思考可以得出如下的推论:零售存款占比较高的银行1季度的存款增长较高。我统计了几家银行的存款情况,如下表3所示:

表3

可以看到除了招行以外,其它股份行的零售存款占比严重偏低。股份行的这种存款结构在一季度这种特殊的存款分布下可能面临较为严重的存款增长乏力,进而影响资产扩张的力度。可能有的人会说存款跟不上股份行可以依靠同业负债啊!活人不能让尿憋死。理论上可以,而且我长期跟踪几家股份行的同业存单,确实发现今年一季度同业存单发行有所提升。但是,这种调济是有限度的,银保监会在2017年之后出台了好几个流动性相关的指标,限制了同业负债的占比。所以,同业负债只能缓解问题,不能解决问题。

通过如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推测:一季度除了招商银行以外的股份制银行由于零售存款占比偏低,成本偏高,叠加信贷需求不足,它们的平均资产增速会显著低于行业均值。银行业整体的存款成本上行压力较大。而且这些趋势可能会延续到第二季度,直至疫情对消费的影响逐渐消除。对除招行外的股份制银行营收增速持谨慎态度。


@银行ETF    @今日话题    $招商银行(SH600036)$     $建设银行(SH601939)$   

全部讨论

2022-04-21 08:44

看来招行作为板块龙头短期内无法替代的

2022-04-21 08:14

2022-04-21 10:01

有一点不同看法,金融资产中理财占比高,净值理财产品收益不佳叠加外部环境。相对国有银行,股份制存款价格会更有优势,存款相应增加。

2022-04-21 09:03

招行大跌,各种没数据的鬼故事小说文章都出来了

小昭的资产增速为M2+2%,约等于10.5%。这个数据来自于招行自身的展望以及过去几年的经验值。对于一季度的实际情况,有没有数据佐证?有没有可能今年一季度招行没有完成既定目标?

2022-04-21 08:40

加油

2022-04-21 08:30

大水塘开始抽水了 谁在裸泳?

2022-04-21 08:16

在我国现有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

,社融与M2是反映同一事物的一体两面,分别描述了金融机构的资产端和负债端。但数量上又不完全一致,主要是两者统计口径不同。M2是从供给端,反映全社会货币的供给情况;社融是从需求端,反映全社会货币的需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