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凯恩斯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4喜欢:7
中泰化学的很多事,要从美克化工并购失败讲起。
BDO是当时中泰最有吸引力的资产,上面希望装进上市体系,做大做强上市公司,却遇到了中泰功臣的利益阻拦,他们从来都是从上市公司抽水到集团公司。
所以2023年4月,上面从深圳调来新人,功臣落马,中泰开展了一系列动作,包括2023年的巨亏与增持。
到2024年初这个故事其实已经结尾,把功臣的事摆出来,占用资金,虚增收入,更加印证了落马的合理性,只不过赶上了九条,所以事先告知书在立案五天后就出来了,可见细心呵护。
ST只不过是结尾的最后一个句号。

热门回复

我跟了一段时间了,知道他要ST,就等他ST呢。PVC已经全行业亏损2年了,行业成本大概在6000,售价长期在5000多,中泰的成本大概在4000多,就是全行业亏损他家毛利也是正数。全行业亏损不可持续。

是的,中泰的二股东鸿达兴业,原来也是上市公司,PVC在国内排第二第三吧,曾经或许想过吃掉中泰,结果自己破产了。行业基本出清了。

根据中泰年报,中泰2023销售PVC187.62万吨,营收101.16亿,成本92.7亿,毛利率8.36%,PVC成本大约4940元/吨。但是这个成本并不能让中泰盈利,产品运到东部销售每吨运输费大约800元,也没什么优势。

中泰20多亿销售费用里面应该很大一块是运输费,从其“重大变化说明”也能侧面印证,而且每年销售费用都是20多亿,制造业这样高的销售费用很罕见啊,不然以中泰的管理水平,PVC成本不会那么低,行业成本差不多6000元左右。

st是为了新老划断,也是为了集团进一步低价增持铺路

司法拍卖,中泰集团已经买了部分了,不过现在持股比例接近30%,再买构成要约收购,需要豁免

绝对龙头。所以落马那个功臣,确实是有功的

那不会,天业北元都也有资源优势。但中泰肯定是产能第一,成本最低。

跟会玩的人说话,就是简单,按照你说的,我大概理解,这几年整个行业都不太行是吗。跟之前中国重工就很像啊!

看来我们并不是孤单的一个人,还是有能理解我说的话。我昨天那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觉得我说的很客观的,现在看看2亿股的抛单,争先出逃,踩踏事件还是发生了,就等找机会建仓观察一番了。
$ST中泰(SZ002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