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3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消息

中国四月份M2余额同比增7.2%,前四个月新增社融12.73万亿元,新增社融与M1同比双负,这个本身就是很反常的事情,这个东西能说明市场融资需求并不是很旺盛,这个按照辜朝明资产负债表衰退的角度理解,就是央行释放的资金被老百姓用来还债降低自己的杠杆率,所以体现在社融和M1数据上是为负的表现,至于这种情况未来会不会出现更多,这个也就走一步看一步,这个东西也体现出老百姓的风险偏好在降低。

另外,时隔3个月之后,IPO恢复常态化审核,上市项目为马可波罗,这个是生产瓷砖的一家企业,本身的财务情况就不是很乐观,一看就非常像圈钱的企业,但是这个现在还是审核阶段,至于未来能不能通过审核上市成功,我觉得这个还得再看看。

其实,我们说回来,就是中国本身股市不能起来,背后很大的原因就是一批劣质企业上市圈钱,当然你如果宽进宽出保持整体市场的新陈代谢这个问题也不大,但是宽进难出,有句话叫做老而不死是为贼,这个市场起不来也就是有道理的,其实中国这个市场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绝大多数的利益是被一级市场拿走了,二级市场自然分润就少,其次本身这个市场充斥着大量大财务造假和内幕交易,在做大蛋糕的整体环境下很多问题都可以掩盖,但是在存量甚至是缩量的市场环境下这个问题就会逐步暴露和激化,如果不进行体制机制进行改革的话,重塑健康的利益分配机制,这个东西问题就会更大,当然这个是一个更大的话题。

———————-

另外,我像说一下我最近的思考,就是我觉得未来中国经济想要更上一层楼,其实需要对内改革和对外出海,对外出海还是比较好理解的过去中国作为世界工厂配备相应的产能,但是随着未来逆全球化中美脱钩的情况下,中国这么大产能情况,如果不深化出海加大出海的节奏,国内市场肯定是消化不了这么大产能的,那么大概率就是国内生产厂商内卷,卷价格卷品质但赚不到钱,带来企业的倒闭。如果映射到资本市场上面,大概率很多企业的财务情况都会恶化,当然最后活下来的制造业龙头企业肯定会具有竞争力,只不过这个东西大概率要时间来检验了。

对内改革,就是前面讲过的利益分配机制,如果不把利益分配机制改革,让生产要素动起来,转化为收入的提高,让老百姓的口袋富起来,那么很多的问题就不算问题,或者能维持老百姓的收入,把一些基础生活资料的价格下来,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

————————

未来大概率很多问题会逐渐暴露出来的,对我们的投资行为来说如何处理,第一个我觉得在国内的投资还是要落地到最最最基础的生产生活资料上面,比如说石油和电力。另外就是要建立全球化的投资思路,多看看海外的资产,当然因为资本管制我们只能透过QFII基金来投资。

关于石油我觉得这种大宗商品本身是国际定价的,一般也很难收到一国一地的影响,所以未来出现机会的时候也可以通过某些金融工具来做这方面的投资。所以说,我觉得未来更多关注上游资源这方面的东西,具体的下游和终端产品这些收到个体经济的影响就比较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