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拟废除法例中「女皇陛下」等字眼】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2喜欢:0

香港海防博物馆将于今年9月改设为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工联会立法会议员吴秋北认为,「海防」一词充满殖民色彩,质疑政府为何改设时未有更改字眼。
署理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刘震指「海防」是中性词语,已把馆内有关海防的展品改由国家视角出发并介绍,无意改变「海防」这名词。
另外,《2024年成文法(杂项规定)条例草案》昨日首读,废除「女皇陛下政府」、「总督」、「维多利亚」等过时字眼。
有立法会议员指出,法例中模糊、不合现实的用语,以及有损国家主权权威或具侮辱性的符号皆应尽快拨乱反正,但许多历史痕迹,例如殖民色彩的建筑物、街道、地理名称,毋须「一刀切删除」,「回避殖民地历史,反而彰显不了国家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议员抨名字充满殖民色彩
议员陈曼琪昨日在立法会大会提出口头质询,政府会否就抗战及海防博物馆专设展览厅,予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表达尊重;同时对于未有重新调整馆内布局,以及展品极零散地分布,认为「未有足够尊重」;刘震指馆方正积极研究以更突显方式,优化独立大队115名成员的名单及相关奖状的展示安排。
吴秋北质疑,「海防」属于港英时期、英国殖民地的设施,质疑现时展馆仍沿用「海防」一词不太妥当。刘震指出,「海防」本是中性字眼,现时博物馆内有关海防的展品,已尽量改为以国家视角出发,如国家由数百年前起进行的海防工作故事,避免侧重于英治时期的海防工作。
有港区全国人大直言,博物馆的名称及内容结合海防与抗战并无不妥,「虽然是英国人的海防设施,但也防御过日本帝国主义入侵香港」,相信中央政府不会觉得有问题;抗战时期东江纵队、英军、加拿大军都曾抗击日军,同为反法西斯阵营,对相关历史更应包容。
翻查资料,吴秋北去年曾在立法会上声称「古希腊、古罗马历史大多数是子虚乌有的神话伪史」,令部分代议士感慨,香港普及历史教育工作任重道远。
另外,「省港大罢工」于1925年爆发,历时16个月,当时香港有超过20万人响应,占当时总人口约四分之一。黄国在书面质询提到,该运动令港英政府调整管治政策,减少对在港华人的歧视,建议政府响应运动一百周年,推出一系列爱国主义教育;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表示,康文署正探讨可行性,加深市民对这事件的认识。

全部讨论

05-24 08:50

想起一个讽刺图片《关于祝大家新年快乐的通知》,通知下面有14个注释,表述小心翼翼字斟句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