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造车三年,小米员工净增 1.2 万人|一分钟财报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1

同时也宣布了冲刺 12 万辆的年交付目标。

文丨司雯雯 曾兴 洪晗琪
编辑丨龚方毅

进入 5 月,小米汽车工厂成为北京汽车工人最关注的去处,它也是北京亦庄一些中介的大客户。5 月 23 日下午,工厂对面的马路边,一家中介正为小米汽车的物流服务商招聘。招聘已近尾声,这家中介一天的面试名额只有十多个,候选人来了四五十名。高峰是在上周,中介说,每天的名额超过 100人。

小米汽车工厂大量招人,找我内推!” 在特斯拉小鹏、理想汽车的贴吧,一些小米汽车工厂的员工从 4 月末就开始发帖招揽同行。一名小米汽车工厂工人说,内推一名普通操作工的奖金是 100 元。

小米汽车工厂将从 6 月开启双班制,即增加夜班。这意味着工厂将实现更大产能,也需要更多工人。5 月 23 日的小米季报业绩会上,汽车业务的进展是投资人最关注的问题。

小米集团一季度收入 755 亿元,同比增长 27%,环比微增。收入增长主要依靠持续回暖的智能手机业务,期内收入同比增长超三成至 465 亿元,在总营收中占比超六成。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 2.8 个百分点、至 22.3%。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在电话中公布了 6 月提至双班生产的计划。他说,双班生产后,小米汽车有信心 6 月交付超过 1 万台,确保 2024 年全年交付超过 10 万台,尝试冲刺 12 万台。

尽管小米并未单独披露汽车业务的财务数据,但还是在报表上留了些印迹。

一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为 65 亿元,其中包括汽车业务带来的 23 亿费用;

存货环比多了 87 亿元,跟汽车业务相关;

研发投入同比增加 25.4% 至 52 亿元,研发费用占收入 6.8%、强度与过去五个季度相当、显著高于宣布造车前。

另外,随着产能和交付增加,管理层预计汽车毛利率可以落在 5% 到 10% 之间。

小米造车的三年里,员工总数膨胀了 50%,截至 2024 年 3 月底,小米共有 3.54 万名员工,比三年前多了 1.2 万人,相当于小鹏汽车的总人数。新势力中员工人数增长最快的理想,去年底有约 3.16 万人,近期正着手减员。

小米的研发费用从 30 亿元逐渐上涨至 50 亿元左右。2021 年二季度至今,累计投入约 504 亿元。

东吴证券研报,小米在汽车的研发投入规模逐季接近新势力车企,去年三季度开始,单季研发投入超过小鹏,但低于蔚来和理想。

截至去年底,小米汽车团队共有 3400 名研发人员,这一规模比小鹏少了 2000 人,约是同期理想的一半,蔚来的三分之一。

业绩会上,卢伟冰说,小米汽车智能驾驶团队目前超过 1000 人,到 2024 年底将增至 1500 人左右,明年扩充到 2000 人。

员工数和投入不出意外还会继续增加,以支撑更大的产能、智驾的迭代以及更多车型。

财报显示,截至 4 月 30 日小米 SU7 累计锁单量 88063 辆,截至 5 月 15 日的累计交付量达到 10000 辆。

而在小米门店内,连轴转接待用户的销售却开始担心 KPI 完不成。一位小米汽车北京地区门店销售人员称,由于交付时间过长,她经手的订单出现退订情况,“等车时间太久是我们现在唯一的 bug。”

截至 5 月 23 日,小米 SU7 标准版及 Pro 版的预计交付周期为 29-32 周,Max 版则需等待 33-36 周。交付周期根据小米汽车工厂产能动态变化。

在工厂正式开启双班生产之前,小米工厂对排产节奏的提速,已经在交付周期上体现。“上周 Max 版的交付周期达到 42 周。” 上述销售称,一度超过 10 个月的交付时长,直接影响了新增订单量。

该销售表示,4 月后两周,她所在门店销售单人单周订单量最高超过 20 台,转入 5 月,这一数据减半。

2021 年 3 月雷军宣布造车的时候,中国新能源车零售销量占比只有 8.49%。而到 2024 年 4 月上半月,渗透率一度超过 50%。

这也表示小米汽车需要面对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升高了好几个数量级 —— 眼下除了比亚迪,没有哪个车企敢打包票今年能保住眼下的市场份额。

特斯拉比亚迪等教育出来的电车用户心智,再加上创始人的名人效应和庞大的用户基数,让小米有了一个令同行羡慕的开局。作为典型的规模驱动型行业,汽车公司终究绕不开行业周期下的库存、产能和需求这些变量,也被经济周期深度影响着。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全部讨论

05-24 10:22

小米2024年一季度业绩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