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9.6万台!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居然这么牛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0

春节过后,新能源车市正式开启新一轮的“价格战”,从“油电同价”走向“电比油低”。

底气何在?充足的充电基础设施是底气。

截至2023年底,我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达859.6万台,同比增长65%,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正在日趋完善。足量的充电设备无疑是新能源行业产投和消费的底气所在。那么,充电基础设施对于新能源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而言究竟有多重要?对于投资者而言,这一数字背后传递了什么信息呢?

为什么充电基础设施越多越好?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指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出行充电需求。在政策加持、产业布局等多方利好因素的作用下,2023年底我国的充电基础设施已达859.6万台之多。

建设如此之多的充电基础设施,对于新能源企业和消费者意味着什么呢?

新能源企业而言,铺设充电基础设施一方面能更好地创收,另一方面也是售后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电基础设施投放后,产生的收益不容小觑。一般来说,充电桩、充电站运营所有者可以集成采买优惠的电量,再通过提供充电服务收取服务费,获得营运利润。此外,站内广告、零售等增值服务亦十分可观。许多新能源造车品牌积极布局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尝试为顾客提供一体化、全流程式的服务和体验。由此看来,充电基础设施不仅能创收,还能提升全行业可见性,在C端多加露脸,从而赢得消费者信任。

新能源消费者而言,足量的充电基础设施能够有效解决里程焦虑这一“痛点”。里程焦虑指的是,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的担忧。尤其在长途驾驶时,电动车充电设施不好找,这种焦虑很容易被放大。为了缓解里程焦虑,电动汽车制造商和充电基础设施提供商通常努力扩展充电网络,提高充电效率,并改进电池技术,以增加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而859.6万台充电基础设施,铺就了一张覆盖都市、乡村、城际的多场景、高密度的补能网络。这意味着电动车消费者可以不用过度担心车载电池电量问题,因为充电基础设施将变得触手可及。

基础设施激增释放了什么信号?

事实上,无论是从《意见》,还是各类新能源政策规划和远期布局,我们都能发现,新能源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正在逐步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 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产业仍将长期保持高热度、高关注。

如果将新能源产业进行拆解,则能看到这一产业分为上中下游三个板块。上游产业主要负责资源开发和材料生产,譬如电池、充电设备、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的制造都在这一环节完成。有了上游产业提供的物质基础后,中游产业专注于使用上游提供的“装备库”,生产诸如光伏发电、风电等电力资源。这些电力再被下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产业利用和销售。

有的朋友会问,新能源行业的上中下游和充电基础设施的普及有什么关系呢?实则大有关系,充电基础设施的大范围推广一是有助于上游产能的释放;二是能够加快中游电力生产的消耗速度;三是能够增强下游产业消费者的信心,解决了里程焦虑问题,电动车销量大概率会预期上涨。

综合来看,全面、高增长地铺设充电基础设施对于新能源行业的影响是多层面、全方位的。充电基础设施的增长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新能源行业上中下游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亦能裨益消费者的新能源消费体验。因此,新能源基础设施对整体新能源行业的影响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在充电基础设施不断增长的背景下,亦可窥见新能源整体行业的突飞猛进。因此,在投资决策层面,无论是新能源上游原材料开采、设备制造企业,还是中游的发电企业,亦或是下游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充电桩企业,都值得长期关注。

整体看来,随着充电基础设施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增长、网络不断扩张,新能源行业的底气也会越来越充足。也许在不远的未来,“随处可充、随时可走”的电车体验或不再是幻想。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由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业务的宣传推介材料、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文中所包含的数据信息、观点、得出的结论和建议等仅供参考,也不做任何投资建议或收益暗示、承诺及担保。理财非存款,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全部讨论

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