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希望——多元化分摊风险,反而忽视本心

发布于: 雪球转发:3回复:12喜欢:13

新希望集团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集团,上市公司新希望六和只是新希望集团的一个公司,并不是新希望的全部,不过六和确实是新希望的核心,2022年新希望集团总收入是2800亿左右,六和的总收入占了一半。

下面说说它怎么个有意思,以及新希望六和如何对猪肉行业造成影响。

新希望集团现在业务主要分为四个板块,食品相关有新希望六和新希望+山东六和两家农牧公司合并)和新乳业(低温液态奶),化工相关有河北宝硕(以前是上市公司)、成都华融、甘肃新川。地产比较有意思,新希望的地产业务主要是当下的新希望六和的总裁张明贵带飞的,这个人对房地产的造诣很深,深得刘永好赏识。金融方面主要是民生银行,国际信托到没怎么听过,民生银行是一个典型的理想和现实天差地别的例子。

最初刘永好四兄弟一起创业搞鸡场,中途看到鹌鹑蛋有搞头就搞了下鹌鹑和鹌鹑饲料,但是由于某些原因最后他们放弃了鹌鹑,接着搞鸡场和饲料。后面陈育新(老三)身体不好,将业务交给了老二,再到后面老大也退出了公司经营,想做些自己的事情,最后公司只剩刘永行和刘永好两人(陈育新原名是刘永美,因为刘永好家里生活太困难,刘永美被过继到陈家,所以改信陈)。

刘永行和刘永好两人都比较强势,当时刘永行想自己出去搞化工,于是提出了分家,这件事当时政府还出面劝阻,但经过几人认真讨论和思考后,他们还是决定分了,不过股份还是均分的,而且约定好业务界限,比如刘永好就做南方市场,刘永行就做北方市场,互不相干。但兄弟几人还是和以前一样和睦,之间也没有什么利益纠葛。

新希望地产的负责人是张明贵,是他把新希望地产从40多亿销售额带到了400多亿将近500亿,正是因为这个他才深受刘永好赏识,同时他也是现任新希望董事长刘畅的大学同学。

OK,接下来咱说说有意思的地方。

首先是刘畅接管新希望集团后的人事变动:

2013年5月,刘畅代替父亲刘永好,正式接任新希望集团旗下最大板块——新希望六和的董事长,成为国内最大农牧上市公司的掌舵者。但是刚上任不久对集团内部不熟悉,其实真正掌舵者这个时候应该还是刘永好。

2013年,刘畅接班之初,出任联席董事长的是她的老师陈春花,总裁则是陶煦,2014年12月,陶煦请求辞去董事职务,翻过年,新希望就发布公告称,免去陶煦总裁职务和陈兴垚财务总监职务,改由李兵和牟清华分别接替相关职务;2016年,“老将”李兵升任总裁,4月,首席执行官陈春花届满卸任;8月,原常务副总裁唐勇在个人朋友圈宣布离开新希望集团,选择资本创业。

2017年10月,“老将”李兵就申请辞去新希望董事、总裁等职务,邓成上位,接替了总裁的职务。

2020年邓成辞职,“跳槽”到同为养殖企业的天邦股份任董事长;两个月后,副总裁韩继涛、王维勇连同首席战略投资官杨守海三人又一起递交了辞职报告;2021年1月,副总裁兼财务总监王述华和董事会秘书胡吉也以个人原因为由辞职。上述一系列变动后,新希望管理层年龄从50岁降到了40岁以下,目前与刘畅搭档的是同为80后的张明贵。

新希望这些年的人事变动核心就一个——去刘永好,这些辞职或者跳槽的新希望老兵很多是只服刘永好的,留下他们只会影响刘畅的战略执行。而且现在大家心里的新希望还是刘永好做主导,不是刘畅,虽然刘永好自己也很看重传承,也愿意把新希望集团传承给刘畅,但老一辈的新希望功臣不一定会这么想,

刘永好的原话是:“传承不是传给一个人、两个人,不是单单传给自己的儿女,更要传给一帮年轻人。”“怎么样培养一批年轻并让他们成为公司的领导者和主要骨干,是考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核心的问题。”“我们集团有35年的历史,跟我们一块创业的老员工干部多数是50岁、60来岁的人,而这些人要领导一批人变革、创新,要跟互联网企业有创新的意识是不够的,必须年轻化。”

比较有意思的是,最近两年刘永好的儿子开始露脸了,今年他的儿子应该22了,在新加坡留学,而且这个儿子跟刘畅是同父异母的关系新希望集团最后可能还是会传承到刘永好的儿子手上,但刘畅是否会同意就不知道了,另外会不会引起家族斗争,也是个问题。现在有推测认为刘畅只是过渡人,为刘永好儿子过渡铺路的。因为有个比较迷的一点是,刘永好个人对新希望集团的持股比例由62.34%大幅升至90.586%,刘畅的持股比例由36.35%降至9.088%,刘永好之妻李巍持股由1.31%降至0.326%。

第二个比较有意思的是当下新希望六和的配置:

张明贵,之前说的房地产大佬,现任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长、总裁,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刘畅选他作为总裁是看重他的资源整合能力,特别是他在房产领域擅长的资金周转、修建速度和质量保证等能力,刘畅认为这些能力在养猪里是非常重要的,总结来说就是资本运作主导。

新希望在2021年开始建立了研究猪周期的组织团队和数据收集体系。具体操作是——基于供求分析做价格预测,采取模型算法的方式印证,搜集行业数据辅助参考。

这个配置让我感觉新希望六和的投机性更强了,但是它在预测周期上确实有很大的优势,3000多个饲料业务员对接的育肥和种猪,加上自己的出栏,基本上可以感知饲料业务辐射范围的情况,要知道新希望是做全国业务的啊。

目前来说新希望的资产负债率算是猪企里面比较高的,高达70%, 但从现金和未动用授信额度来看,新希望当下还死不了,以后也不容易死掉:

 新希望1季度的成本是17.4+1.3=18.7元/kg,非现成本0.77元/kg(新希望的低折旧是因为它有两百多亿在建一直没转固)现金成本约17.93元/kg,我们假设新希望以后出栏量达到它定的目标3000万头,同上,整个行业不挣钱时,行业均价17.03元/kg,新希望每年实际亏损的现金29.7亿元,得亏17年。如果它没法净化掉非瘟,就要难受很多,每年要亏72亿现金。

这还是它扩张到3000万头的时候,今年他的出栏量才1800万头。

另外猪肉业务扩张对他饲料业务有好处,至少不会让他饲料亏钱。

看完刘永好的传记《焕新》之后其实我感觉刘永好一家子都不像是单纯为了追逐金钱的人,而且多元化的本意并非是为了做强,只是为了分摊风险。当时他们是这么想的,政策等因素变化太快,只能多做几个板块,这样东方不亮西方亮,新希望不至于死那么快,最开始他们做房地产有个很大的优势是它们的养殖用地有些被转为城市建设用地,可以低成本拿地搞房产。

只不过新希望当下的战略是做世界头部的农牧企业,这些多元化业务反而拖了他们的后腿,农牧行业里面那些专精几十年在一个领域的人或许更有机会。

奥对了还有民生银行这件事比较有意思,民生银行最初是刘永好他们牵头搞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民营资本融资难的问题,但是后面刘永好却没有入选董事会,因为其他大股东想通过民生银行给自己企业输血或者利用民生银行的贷款去做投资,刘永好对这些事情都非常反感。后面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民生银行频繁被处罚、批评,大股东关联贷款不断,后面刘永好回到董事会后也无济于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天下熙熙皆为利,在民生银行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今日话题 $新希望(SZ000876)$ $牧原股份(SZ002714)$ $温氏股份(SZ300498)$ 

全部讨论

2023-06-20 18:49

你这个算法不够严谨,新希望的实际净资产可能没有账面上表现出来的那么多,首先,两百亿的在建工程是废了还是需要继续投大钱不清楚;其次新希望持有的民生银行是按权益法核算的,按市值变现的话至少亏140亿。最后,如果新希望财务指标继续恶化,恐迎来财务成本的快递上涨,亏损将加速!所以,新希望没想像中那么乐观

2023-06-21 00:33

养猪降成本是一个比芯片比大飞机还难的事吗?
1、牧原的数据是猪场有的成本高,有的猪场成本低,成本高的往成本低的去努力,成本低的往成本更低去努力。也就是降成本是一个学习曲线,经验越丰富,成本就慢慢降下来了;
2、1800万头的年出栏量,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的猪场,只要管理者不是猪,就能找到为什么有的猪场成本高的原因,以及降低成本的办法;
3、在建工程迟迟不转固,无非就是还有很大空间降成本,等成本降下来再转固(扩大再生产)肯定亏时亏得更少赚时赚得更多;
4、其他化工、房地产、金融资产你不要管他今年明年是亏是赚,要看就看他能变现多少钱出来,假设卖个500亿,估计够养猪烧10年的。
$牧原股份(SZ002714)$ $新希望(SZ000876)$ $唐人神(SZ002567)$

2023-06-20 21:31

我觉得养猪企业去干饲料是一种往下兼容的扩张,但是饲料厂去养猪这是往上兼容的扩张,超出自己能力圈太多

2023-06-21 06:46

👍👍调查充分。但是有一个点你没有去深挖,新希望对周期的预测能力没有你臆想的那么好。2022年,新希望平均售价17.88元,我没有看出预测猪价的水平。当然地域差别也是影响因素,相比温氏是18元,牧原的售价也不比新希望差。

2023-06-21 00:27

新希望怎么说呢?犹如文中提到的“投机性太强”。其实有一个问题是新希望的投资人要想明白的:新希望为什么介入生猪养殖?我的答案是为了卖饲料。从这个思路去看新希望这几年养猪的一系列骚操作,一切都明白了。这也是为何它拥有那么多优势却养殖成绩一塌糊涂的根本原因。

2023-06-21 12:26

养猪需要十二万分专注和踏实……

2023-06-21 03:36

$牧原股份(SZ002714)$ 有趣。

2023-06-20 22:24

谢谢

2023-06-20 19:53

莆田医院怎么说,

2023-06-20 19:33

你讲的我柴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