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人口来到了负增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点击【樱桃大房子】关注并设为星标

相信大家已经看到了今天的统计局数据。

2022年,出生人口跌破1000万,总人口减少了85万。

这也意味着,从2022年开始,中国人口正式进入负增长时代。

出现负增长,并非突然发生,已经是意料之内的。

大家看看下面的图就知道,真正出现断崖式下降的,是在2020年,也就是疫情之后。

当然,我不是说疫情是主要因素。

因为人口出生率下滑,是一个累计下来的结果,从2018年就很明显了,那一年就跌了200万出生人口,而我们全年死亡人口这些年一直相对稳定的,所以就出现了净增人口越来越少。

只是这个幅度和速度,有点超预期。

我对比了下其他发达国家,欧洲和日本负增长是最严重的,韩国这两年也是人口负增长。

美国好一些,美国有特殊背景 。因为美国是移民国家,移民过去的人很多是为了下一代,都会生,哪怕本地人不生,外来的移民会生啊。

所以美国的人口哪怕起起伏伏,相对来说,算是发达国家里面非常好的了。

之前操心全人类的马斯克,他说的是啥?

人类文明如果想要发展,尤其是走向浩瀚的太空,就必须保持人口正增长。

就我们现在这个人口数据降低的问题,樱桃觉得长期也是一个无可避免的问题。

全世界现在发达国家都在走向人口负增长,现在能生的你去看,都是一些东南亚的穷国,或者非洲那些国家。越穷越生,越富的越不生。

所以随着经济越增长,人口下滑是规律,并非是问题,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啥,你知道吗?

就是我们现在经济增长的速度跟人口下滑的速度是失衡的。

这个才是问题,这个才是很多有清醒认知的人必须要考虑的。

那些发达国家已经达到了人均3万美金之后,他们人口负增长影响已经不大了,可我们还只有人均1.27万美金,还离发达有一定距离,所以人口负增长很显然比发达国家要早 。

人口负增长,主要还是出生率下滑,这其实会带来很多问题。 

其一,养老的问题。

我觉得这是最大的问题,现在的事实是,年轻人在给老年人交养老金,因为老年人每年增加的速度超过出生人口,养老金就那么一点,现在用的多,后面就用的少,很多年轻人甚至都停掉社保了。

年轻人以后真的只能靠自己养老了,全年在提第三根支柱,搞个人养老金制度,我想目的就是这个,以后靠自己养老。

大家有条件的,我建议自己买个商业保险,我看今年增额定寿险也卖爆了,有条件建议配置上。(具体可以看我这篇文章有产品介绍:出来了!今年存款果然爆炸了! )

其二,是消费的问题。

大伙应该都知道,中国未来的增长一定是要靠内需。

前些天看到一张图,是我们的消费占GDP比重,居然连印度都比不了。不消费就说明啥,大家生活过得紧啊,消费不振具体原因太多了,我不细说。

如果出生人口减少,直接影响的就是非常重要的婴幼儿的消费,这块真重要。

很多父母不舍得给自己花钱,就舍得给孩子花钱啊,那些做童装的,奶粉的,玩具的,家居鞋服的,学前培训的等等,都会进入萎靡。

第三,就是投资会缩减的问题。

消费低迷,没那么多生产需求了,投资就减少了,那么工作岗位就会少,经济结构就会进入通缩。

很多人就会想啊,那怎么办呢?大盘子的人口减少,那对我也有影响啊,因为个体要赚钱,一定是国家要发展啊。

这个道理我相信大家都懂的。

怎么办,要我说实话吗?

我觉得要对冲人口减少的负面影响,主要依赖于产业升级。

我的观点甚至有点跟一般人不一样。只要我们这些年有足够强的产业升级,人口减少甚至并不全是坏事。

先别急着骂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中国的总量财富是很强大了,你想想,我们都第二大经济体了,过些年总量超越美国是妥妥的。可是一谈个人,就差距太大了,普通人的日子还是过的紧巴巴的,为什么呀?总蛋糕大,分到每个人上面就没法看,那如果财富能做大,人口不增长,那到个人的蛋糕就能多一点点。

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嘛。

第二,抛开结构谈总量,是不理性的。

我们现在出生人口不足,必然导致后面年轻人的人口红利下降,但这并不非目前最大的阻碍。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要从人口总量的红利,走向人才高质量的红利。

大白话就是,产业要升级,人不在多,在于精。

因为时代变了懂吗?过去是世界工厂,我们需要人多,我2001年来深圳龙华的时候,我被震撼到了。

因为6点下班的时候,龙华工厂一把涌出来几千上万人,我都没见过那种场面。

因为那个时候都在造衣服鞋子,很低端,有人就能干,所以每个人都可以去东莞,去昆山找到工厂的工作,几乎无门槛。

那个时候的中国,是需要人口红利的。

可现在不行了,越南在抢这些人的工作机会。你没有成本优势了,你必须做更高级的事情。

这个更高级的事情,就是产业升级,要搞医药了,搞科技了。

产业升级需要人多吗?不需要吧,需要的是人精对不对。你如果现在知道怎么造28nm以下的芯片,你带一个100个人的团队,是不是能抵得过千军万马,能抵一百万人创造的财富。

所以,关键在于我们抓住这样显而易见的机会而已。

为什么国家在这个时候提出的【高质量发展】,我热问你这五个字蕴含了太多智慧,此时的这种战略出台的非常到位,包括前些天提到的扩内需大战略,我看到之后,第一个感受还是有高人。

我们不能在靠过去人多的红利了,我们要产业升级,搞高科技,搞供给侧升级等等。

也就是说,当前以及未来的人口,应该是足够支撑高质量发展模式的,以内高质量发展就是依靠高质量人才,而不是人多。

什么时候人口不足会成为瓶颈?你只需要盯着一点,就是蓝领平均收入超过白领,什么时候快递小哥的地位提高了,服务员的收入提高都愿意干了,那就成为了瓶颈,明白了吗?

很多人其实也在问樱桃,家里是啥啥啥情况啊,要不要生二胎啊,生三胎啊,房价又那么高,还要给孩子买房子,太累了。

所以我自己也感受到,年轻人现在确实普遍都不愿意生孩子?80后生育意愿比90后要强一些,很多要二胎,甚至三胎,90后,00后意愿弱一些。因为80后的思想偏保守。

我呢,觉得一胎最好,二胎也不错,三胎就多了的想法。

那为什么年轻人都不愿意生孩子了呢?

因为时代变了。

倒推十年前,你看看,其实产业红利很多,移动互联网在崛起,拼多多还在萌芽,京东美团还在蓬勃发展。大厂的高薪招聘铺天盖地,应届生拿个offer很容易,月薪都可以两万起,大家收入增长很快的。

十年以前,房地产也迎来史上最好的黄金年代,北京还只是10000一平的房子,一眨眼价格就涨到了七八万,全国经历了09年的暴涨,15年的翻倍,19年的大涨三个阶段,结果就是好多年轻人把过去赚的钱,全部投进了房子里,都开始负债了。

到现在,好多90后00后的年轻人,靠工资已经很难买得起大城市的房子了。

还有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物价啊。

十年以来,我们还可以用不到一块钱买到一斤鸡蛋,现在都要四五块了,蔬菜都涨到好几块,前些天在网上买菜,家里老人还在那抱怨,说买了三根菜芯,花了八块钱。

通货膨胀让钱不值钱,工资的涨幅永远跟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

通胀这个东西,你相信我,就跟小强一样,生命力非常顽强,只要是市场经济,通胀就不会消失,稀释你的现金,而且是复利稀释。

所以你整体一看,这些年收入不涨甚至减少,房价物价上涨,还有通胀,年轻人压力很大。疫情以后更加如此啊,搞钱是真不好搞,大家都应该有感受。

那这十年之间,压力最大的8090这一代人,以上这些他们都赶上了,而这群人刚好就是生育的主力军,这么重的压力,很多人不敢生啊。

所以我有时候特别能理解这些年轻人,毕竟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本来还想说更多的,篇幅已经太长了,就不说了。总之吧,每个人还是要希望我们这个国家越来越好,国家好,我们个人才会好。

我们也不要太过于悲观,我反复跟大家说的,悲观者可能正确,乐观者一定成功。

信心还是要有的~

经常有人在问养老金的事情,放一个产品推荐吧,不是甲方的广告,是给大家推荐的养老金: 增额定寿险,这两年很火,我个人觉得挺好的,我老早就已经买了,这篇文章下有链接:出来了!今年存款果然爆炸了!

产品是精选过的性价比最优,可以预约顾问咨询和购买,买了后,我会拿到一点点佣金,2月1号之前下单的,记得给我留个言或私信,我自己出钱给大家送个价值三五百的礼品。

最后放个调研问卷吧,大伙可以参与一下:

有些短一点的及时性解读,会发到微信朋友圈,有些旧文会以文档形式分享,还没加微信的,大家可以加我的微信:

---------------------------------------------------------

我其他的一些观点,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另外一个号:

2022年近期爆款必读:

很多人都在提前还贷了!防线爆破了二手房加速抛盘了都没钱了

2022年房价预测:

2022房价预测丨二线城市(1)

2022年,北京楼市会怎么走?

2022年上海楼市预判

2022房价预测丨一线城市(上)

2022年市场预测!

成都楼市预测 | 苏州楼市预测

一二线城市的涨跌预测、机会分析!(干货)

城市调研系列:

北京1 ║ 北京2 ║ 燕郊 ║ 广州|| 珠海  ||  中山  ||  上海  ||  浙江  ||  宁波  || 昆山 || 南京 || 无锡 ||  郑州  ||  重庆  ||  合肥  ||  三四线  || 西安  ||  成都  || 长沙  || 综合

长按二维码关注“樱桃大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