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PI巨头的CDMO策略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九洲药业(SH603456)$ $普洛药业(SZ000739)$ #原料药# #CDMO# $药明康德(SH603259)$

【华义文随笔】

我国是全球化学制药供应链体系中的关键一环,不仅是API生产和出口大国,同时也是CDMO行业里的重要角色。这一点在新冠疫情期间药明康德凯莱英和博腾收获辉瑞大订单就得到了印证。当然,大订单之后又该如何应对突然空余的巨大产能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国内还有很多药厂是从原先主营API到如今大力发展CDMO业务,其中的典型代表包括九洲和普洛。其实,无论是CDMO还是API+CDMO,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该往哪个方向发力?除了内部剖析讨论之外,或许也可以从对标国际巨头那边得到一些启发,比如EUROAPI。

EUROAPI其实是赛诺菲瘦身计划的产物。2022年,赛诺菲将6家原料药工厂拆分成立一家新公司,并在Euronext独立上市。这方面,赛诺菲领先于在同行。Teva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拆分API板块。赛诺菲还计划在2024年第四季度将消费健康业务也拆分出去,不过GSK和强生早就完成了拆分,也就是现在的Haleon和Kenvue。

再回EUROAPI。2023年净销售额突破10亿欧元。由于是刚从赛诺菲拆分出来的,所以目前的大客户依然是赛诺菲,其中的4.7亿多欧元收入是来自于赛诺菲。不过相比2022年,赛诺菲的贡献基本上没有增长,只有区区0.2%。反倒是赛诺菲以外客户的收入有较好增长,无论是API业务还是CDMO业务增长都超过7.1%。

公司两大块业务API和CDMO,收入占比分别是72%和28%。其中,API业务处于全球第一位置。在现有165种API中,约57%收入来自于具有差异化优势的品种。其中,前列腺素是全球第一生产商,维生素B12是欧洲第一生产商。而CDMO业务在全球也占据Top10,在多肽、寡核苷酸、高活API以及ADC linker等方面有较好利润。

按照公司划分的分子类型,EUROAPI除了抗体和CGT等生物大分子不做之外,其他类型都有,包括复杂化学、高活API、生化原料以及化学大分子,如寡核苷酸、多肽和脂质。这其实也是源于赛诺菲之前的管线布局是以化学药为主,近来十分倚重的度普利尤单抗是从Regeneron引进的。

为了找到今后的发展方向,公司对目前日常生产的约200种API进行归类,并测算了市场潜力,得出的结论是TIDES和高活API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位列前茅。

鉴于此,公司加大投入建设这些领域的生产线。2023年花费约1000万欧元收购了BianoGMP,这是一家专注于寡核苷酸业务的德国CDMO。当年,BianoGMP收入120万欧元。

对于销售下滑且利润较低的13种API,大多数是主要供应给赛诺菲,但由于赛诺菲的普药市场不断萎缩,公司计划有序停止生产,包括计划剥离相应的两家工厂。从而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差异化复杂API市场的竞争地位,无论是差异化程度还是差异化API数量。

按化学分子类型来说,EUROAPI与众多同行相比是最全面的,有利于公司承接各种类型的CDMO订单。

对于公司来说,会把重心放在大客户上,包括已经成长起来的biotech的后期高价值项目,以及成熟的big pharma对于上市品种稳定供应链中多场地生产需求,避免单一工厂的潜在风险。

此外在技术平台方面,公司的重心是化学大分子,包括TIDES以及偶联复杂分子。还有就是生物发酵类复杂小分子,其实就是当前国内十分热门的新概念,即合成生物学。以及开发新的高活API,包括偶联药物所需毒素。

不过,在享受赛诺菲历史积淀带来的行业地位之外,公司其实也受到大企业臃肿架构和复杂体系的拖累。原先,公司提出CDMO业务要在2025年达到Top5位置,不过目前看来是难以实现。为此,公司制定了FOCUS27计划,即聚焦2027,目的就是为了提升效率。

具体措施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前面提到的对产品线进行精简,包括停止生产13个低利润品种,并聚焦于高利润的差异化产品;第二是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平台提升CDMO交付能力;第三是优化产能,将低效率的两家工厂进行剥离,并对重点领域生产线进一步投资建设;第四就是进行组织转型,提升工作效率。

关于组织转型,也分成四点。第一是重新设计商务团队,提升协同和效率;第二是研发团队加强对商务团队的支持力度,以及强化技术平台实力;第三是加速直接采购转型,实施一个新的间接采购策略,进一步降低成本;第四就是强化端到端流程,改善供应链效率,优化供货周期,减少库存。

以上就是EUROAPI对于公司和行业现状的分析,并采取的相关措施。虽然从发展历史和业务规模来说,国内大部分企业与之都有差别,但EUROAPI所制定的策略无论是业务拓展还是自身建设,都是相当有借鉴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