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图汇总国内生物药CDMO收入情况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1喜欢:2

【华义文随笔】

$药明生物(02269)$ $康龙化成(SZ300759)$ $凯莱英(SZ002821)$ #CDMO# #CRO# #肿瘤药物#

新兴疗法层出不穷,也催生了很多biotech。由于新兴疗法工艺复杂且投入成本高,所以biotech一般倾向于将CMC和生产委托CDMO。新兴疗法多数是归为生物药管理,因而生物药CDMO按modality划分包括抗体药(含融合蛋白),CGT和mRNA-LNP等。国内已经多家生物药CDMO上市或者属于上市公司一部分,从而有机会从公开途径看到其业绩情况。

整体来看,药明系是绝对的王者,占据着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而其他同行都是零零点点的一些生意,在药明系面前不值一提。

康龙化成、金斯瑞蓬勃、凯莱英生物,这三家涵盖各种生物药modality,博腾生物、和元生物侧重于CGT,当然博腾现在也新建了抗体类板块,而东曜药业三生制药专注于抗体类。以上企业对生物药CDMO业务看得出来是十分重视的,在业内也具有一定影响力,多少也都能取得一些成绩。

睿智医药在2022年和2023年并未单独公布生物药CDMO收入,而是分别合并到小分子CDMO总计9500万元,合并到大分子业务总计2亿元,估摸着2021年0.69亿元收入是最高值了。

智享生物是唯一的非上市公司,十分高调地公布了2023年收入5.5亿元,刚刚也收获第一个BLA批准。

海普瑞旗下赛湾生物和SPL都在海外,覆盖各种生物药modality。在新冠疫情期间为mRNA疫苗提供所需关键酶。PharmaGend则是康哲药业、康联达、康龙化成、君联基金共同参股的合资公司,于2023年12月在新加坡租赁和收购厂房设计宣告正式开启。早前,康哲药业还投资了皓阳生物。

奕安济世所在创胜集团专注于新药研发,迈博药业在生物类似药研发生产方面取得了成绩;奥浦迈在培养基领域收获颇丰;同样拥有培养基业务的澳斯康折戟IPO之路,而迈百瑞在2023年IPO过会,期待尽早提交注册;北亦蛋白和赋成生物都在北京,也有一定历史了。

昭衍新药只占昭衍生物少量股份,并未并表,所以也没有公布具体收入。信达在年报中业只是提到有全资子公司夏尔巴而已,没有其他任何只言片语,看着夏尔巴杭州工厂热热闹闹开业,不知道信达如何看待夏尔巴的位置。复宏汉霖同样拥有全资子公司安腾瑞霖,但年报中并未明确指出这部分收入几何。桂林三金也没有披露白帆生物业绩。

全部讨论

CHN与USA决裂的结果是,USA大厂的药不允许进中国市场,中国的CDMO制造业只为欧洲和崛起的中国生物医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