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D喵Miao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3喜欢:3
马斯克对于自动驾驶一直坚持纯视觉路线,他的观点是:当雷达路线和视觉路线出现分歧时,你相信哪一个?视觉的精确度要高得多,所以与其进行传感器融合,不如加倍使用视觉,传感器是一种比特流,相机的比特流比雷达(或激光雷达)高出几个数量级。
雷达必须显著提高比特流的信噪比,才值得进行复杂的集成。
随着视觉处理技术的进步,雷达将被远远甩在后面就在这几天TikTok团队联合香港大学,浙江大学发表了论文《深度无所不能》证明了马斯克说得没错:视觉就是一切

热门回复

人要是遇到大雾是不是要下高速?为什么还非要高速开?而用激光雷达就必须要用毫米波雷达弥补雨雪天的不足,那么问题来了,雨雪天,毫米波雷达那种粗糙的识别度和视觉识别冲突了,听谁的?即使不是雨雪天,晴天激光雷达和视觉识别冲突了,听谁的?所以,终极情况,必须有一个能抉择,这时候就回到最原点了,什么传感器能解决所有问题?很显然是摄像头,人不就是这么开车的。

你的逻辑问题非常大。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是补充,不是取代。恶劣情况视觉就是空白,你去强调像素,10亿个白点?洋洋洒洒发了那么多,连基本思路都没搞清楚。

看把你聪明的,人有5种感官,那是不是车也得有听觉,否则遇到按喇叭的听不到。呵呵。

我确定你不知道现在的自动驾驶怎么实现的。特斯拉V12以前,用30万行代码去人工做控制,如果华为愿意用人工代码去实现全世界你所谓的所有冲突的处理,也许需要300万3000万行代码,即使实现了,每一个冲突也是不完美的,而且几万几百万个累积起来的冲突。而特斯拉V12以后直接0行代码,只需要神经网络去学习优秀驾驶员的最优秀部分的开车视频方案,就能让最优秀的司机24小时开车。即使如此也不能做到0事故,但没关系,只要降低到人类事故的百分之一,就有巨大商业价值。

因为人有打盹的时候,人有生气有情绪的时候,人有喝酒的时候,机器没有。

在视觉方案上V12这一版是比较大提升,不过最终还是看问题收敛情况。虽然这波AI突破大但可控性一直是问题,自动驾驶又会放大这个短板。 waymo的硬件及地图制作成本更高,他也确实是在旧金山等部分城市地区在实际运营了。 如果特斯拉多长时间能解决掉问题,对机器人项目也是影响深远。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了解的太少了,有特殊的气象条件,你开着开着突然之间浓雾就出现了,懂吗?不知道你就自己搜索一下,你以为随时都可以给你预报,然后给你充足的时间让你下高速吗?运气不好的情况下,瞬间这一片就产生浓雾,能见度降到几乎为零没见过是吧?没见过自己搜一下,激光雷达的车就不会有事,你是觉得不管是人开还是视觉的自动驾驶都会完蛋,就这么简单。
为什么?为什么?哪有那么多为什么?事实就是有这种情况,还有在能见度比较低的情况下,你不管人开还是自动驾驶,纯视觉方案也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那你别跟我说你晚上不开车了。唉,自己了解的少,还跟我来辩论这些事情,真的有点搞笑。是每次你都有机会下高速吗?啊,能见度低的时候你老婆要生产了,你开着车你送不送他去医院啊?下高速等他农务结束了之后你再走,孩子都生车里了,对不对?是这是少数情况,那少数情况也会发生啊,有些时候你不得不赶路啊,对不对?那激光雷达就可以救你老婆一命,你非要纯视觉方案,那你就只能拼你的命硬。不就这么简单一个事儿吗?我们讨论的是哪一个方案更优秀,而不是哪一种方案勉强可以用,那你当然勉强可以用,你不用自动驾驶,你也可以勉强用,对不对?你不开车你走路也可以呀。

冲突了,听谁的,自然有算法来决定,不需要你来考虑,你那个脑子和特斯拉或者华为的工程师是没法比的,人家成千上万名,顶级的专业的工程师,能想出来的方案自然是相对来说比较优秀的,至于怎么去把这个算法调教,那不是你我这种普通人应该想的问题,你想不明白很正常对不对?发射卫星你会吗?你不会那卫星是不是已经上天了,你想这些事情干嘛?人家自然有方案推出来。你有耳朵吧,你有眼睛吧,这是不是两种不同的这个接收信息的方式,你怎么把他们整合的?你要不要因为你的视觉就把你耳朵堵住,你要不要因为你的听觉你就闭上眼睛,多么简单的道理啊。为什么人都要有舞感呢?咱们就别说直觉的第六感了,你为什么要有5种感觉?为什么你不只有一种感觉就够了?

军事是军事,开车是开车,别瞎扯。军事早几十年前就超视距了。人开车不需要超视距。

那是你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