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的一篇分析旧文----2019年科达利年报分析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科达利(SZ002850)$

下面贴的是20年4月写的一篇分析旧文,今天重新翻出来看看,再和今年三季度报比较下,2019年净利2.23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净利已经到了7.95亿元,全年预期12-13亿元,4年翻了5倍多。写分析时的股价是43.73元,上周五收获了一个涨停后才85.59元,涨了不到2倍。行业地位更是无可动摇。

//

科达利4月9日出2019年年报,今天是4月5日,先摘录下预告中的内容:

“去年一二三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84亿元、6.88亿元、5.27亿元,三季度的营业收入环比略有下降。与之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0.23亿元、0.58亿元、0.66亿元,逐季在增长。同期,公司实现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0.18亿元、0.57亿元、0.62亿元,环比也在稳步增长。由此可见,公司经营业绩稳步增长,源于自身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提升。”

去年四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为6.18亿元、0.92亿元,净利润为去年四个季度中最高,较上年同期的0.36亿元增长155.56%“

2017年、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为稳定,但净利润接连出现两位数下降,分别为1.66亿元、0.8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8.65%、50.43%。

关于2017-2018年净利润接连出现下降,我的认识是除了新能源车补贴政策的退坡的影响,2017年上市募集的资金投产项目需要一个产能逐步爬坡放大的过程,2年后的2019年业绩提升2倍和募资项目产生效益有直接关系。利润率应该也有相应的提高。

主要的优势不是科技实力,而是产能布局已经完成,全国8个生产基地都是客人在哪里,就开到哪里。溧阳基地是配套江浙几十个电池客户,大连基地配套松下,惠州基地配套宁德,这是最大的优势。宁德公告从2020年7月1日到2022年6月30日,特斯拉将向宁德时代采购锂电池。加上松下本来就是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所以虽然动力电池结构件业务会收今年新能源车销售滑坡影响,但是特斯拉的订单会给于一定的补偿。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

几个关心的问题,

**一个是动力电池结构件已经做到行业第一了,后面业绩增长靠什么持续?---没有提及

**2018年初和ATECS合资的项目IGBT 什么时候可以产生效益。行业内的地位如何?——没有提及,不能指望

**有没有像立讯精密这样从一个连接件供应商成长为综合方案供应商的雄心和布局—没有提及,和董事长总经理两兄弟的格局有关,要找机会问问

**利润率是否有提高?——提高了8%,值得肯定

**疫情叠加新能源政策退坡,对业绩高增长有没有重大影响?—影响不大,毕竟都是自动化设备,需要的人工不多,从人工成本占比下降可以看出来。

今天4月8日,年报今天晚上如期出台。分配方案没有送转股,只有10股红利2元,有点低于预期。没有送配股其实还是有迹象的,因为公司早就公告定向增发4000万股募资13个亿,这样增发完成后股本就增加到2.5亿,其实已经实现了股本扩张的目的。那样送转股需要的公积金就可以留在公司了,对处于扩张期的公司来说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扣非净利润2.23亿,同比增长247%。EPS1.13元,同比增涨189%。主要产品锂电池结构件的毛利润率提高到29.63%,同比增加8.83%。毛利率能提高8个点,这充分说明了惠州产能得到充分利用,规模效应形成了毛利率的提升,所以跟着客户四处建设生产基地的策略是正确的,一方面提高对客户的响应效率,另一方面提升的毛利率也相应提高了对竞争对手的优势,竞争门槛一旦提高就形成了另外一种护城河,相比技术先进这样的护城河,其实这种包围客户,以规模取胜的护城河更加不容易打破。

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入净额增加166%,是经营良好的迹象。销售费用增速15%,管理费用增速8%,都远低于净利润的增速,和营业收入11%的增速相比,营销费用稍高,可以理解。

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同比分别减少4.66%和7.11%,说明原料采购控制较好,人工成本上涨对这种依靠自动化生产线来生产的公司来说影响不大。制造成本同比增加16%,相较收入增加11%,也是合理的增加。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同比减少5%,绝对值都减少1.41亿,说明财务状态良好。

存货占总资产比重增加0.74%,说明不存在存货过多减值的风险。而且他的原材料主要是铝,铜,钢等金属,即使存货过多,也不会像电子产品有过期大幅减值的风险。顶多占用资金时间长一点而已。当然如果金属原材料市场大幅波动也会有减值风险,不过那种情况对其他竞争对手同样适用,所以竞争优势不会降低。

定向增发4000万股募集13.82亿元的项目获准,2020年实施,所募集资金11个亿投入惠州生产线项目,这个项目基本就是配套宁德时代的。建设期2年,前期用自有资金先投入,这也部分解释了这次分红不够大方的原因,毕竟投资项目需要前期投入自有资金。

在建项目江苏基地没有全面量产,客户订单没有完全开放。深圳项目和西安项目更改到大连项目,主要是为了配套松下电池基地。预计达产产生效益在2020年5月9日,下半年增厚效益可以看得见。

关于IGBT的合资企业惠州三力协成,年报中没有提及,所以IGBT对业绩的贡献基本上可以忽略。未来的两年内都不能指望。不过公司也没有像思源电气那样沾点边就炒作IGBT这样的概念,看得出公司还是做实事的。

总的来看这份年报还是比较实事求是的,财务指标也很健康。唯一遗憾的就是分配方案有点低于预期,10股分红2元有点少。明天股价表现应该不会有大的表现,下半年随着溧阳基地和大连基地的陆续产能爬坡,业绩逐步提升,股价才会相应表现出来。

股东人数来看,1季度末减少8%。前十流通股中苏州和达减持了207万,明石退出了前十,减持300w股。深圳宸钜只减了16万股。基金公司中庚的两只基金退出了,新进了易方达的两只,金鹰和国泰的各一只基金。所以从机构看,除了股权投资的明石和苏州和达,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有减持的需要,其他基金退出,又有新的基金看好进来。基本还是基金扎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