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lz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回复:37喜欢:10
所以转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是很难的事情,一般企业转型失败率高过8成以上。研发积累需要一个过程,齐鲁,恒瑞,天晴,豪森目前之所以能进军研发的有限创新阶段,是因为前期积累已经充分的原因。而研发能力建设只是一个方面,在研发产品线尚未形成自我供血,无法形成独立现金流自循环的情况下,企业的长期现金流支持就是非常关键的要素了。另外,为了早日实现研发现金流转正,在研产品立项选择和在研管线梯级申报分布,将是企业研发能否早日取得成果的重要一环。否则,一旦过早大规模布局开始创新风险研发,那么后期临床费用和可能的失败率,将直接拖垮企业。信达等企业直接做创新,是因为他们规模小,选择的突破点有限,现金流主要靠外部融资来支持。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企业发展路径,这种类型适合有成熟团队,成熟项目的领军学者下海创业,而规模普药企业要是照本宣科,必死无疑。尤其是生物类似药,未来研,产,销,一体化趋势更加明显,规模小了,成本下不来,竞争力也会减弱。大型企业在生物产业园建设上都是不惜重金搞建设,就是在提前布局落子。王晶翼在科伦药业研究院的成功之处,就是在短短的3-4年时间内,就把齐鲁恒瑞原来需要10年做的基础架构布局基本搞完成了,而且已经开始成规模的在小分子和生物药方面进入到有限创新阶段。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国内研发一线当家人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赞赏。在这些一线研究机构的看法当中,科伦的竞争,他们是很重视的,绝不如目前资本市场认知的这般轻浮。当然,客观的说,团队和研发架构建设期目前还是短了些,不足点仍然存在不少,但是建设并不是终结,企业大规模引进人才之路仍在不断延伸。学术销售团队建设目前仍然是科伦短板,这个建设过程肯定会反复,要想达到恒瑞现有规模和能力,这需要企业继续不断努力。不过,国内学术销售情况正面临历史性变革,过去的重营销能力,正在让位于产品为王的新趋势。有好产品,就不愁没有销售人才和团队的加盟,这个领域建设周期和难度远小于研发。

热门回复

2017-06-03 20:05

这里要说明一下,大家思路并不在一个平台上。我观察企业是从较长的时间角度,从企业战略布局展开的商业思路来讨论企业,因为我对企业的预期是长期的。我早说过,我的帖子不讨论短期内涉及股价波动的事情,而是从企业长期发展的视角,剖析一家企业的成长潜力。科伦产品线里面设计的品种的确有大家伙,但没申报的东西没有讨论价值。已申报的品种中,10亿级别潜力的双室袋和卡文三腔袋也不能视而不见。仅这两种输液品种和盈利潜力较大的塑料水针的后续立项就不少,更别说其他的专科制剂了。科伦是不是有潜力,多说无益,随您怎么冷嘲热讽,走着看吧。任何企业都是在市场唾沫星子中走出来的,只有实干才有价值。当年市场怎么骂恒瑞的,说恒瑞仿制战略如何的,现在不都闭了嘴。

2017-06-03 20:08

[很赞]

2017-06-02 12:50

这种研发模式布局太大,相应风险也大,不如单点突破,投资一个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人才,先研发后置入,这点通化东宝做的好,可惜后来分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