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技术创新企业能否持续维持竞争力的思考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33回复:25喜欢:139
对于依靠技术创新实现收入与利润快速增长的企业,一开始总是抱着怀疑态度,因为:大多时候,技术创新无法形成持续的竞争壁垒,尤其是在国内专利权保护实际效力缺失的大环境下。

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技术易被模仿,尤其是可以直观感受、或者通过分析可以还原技术逻辑的产品;2、技术难被模仿,但在生产与持续研发过程中难以保密,技术和生产人员被挖或者另立门户的可能性很高;3、技术路线很多,存在较大被赶超甚至革新的可能;4、技术本身是可以通过基于非时间变量的大量实验资源的投入来迅速攻克。

而有一类技术很难赶超,就是技术的研发必须基于时间变量进行反复地试错,最好可以基于时间变量来持续进步。一旦领先,竞争对手便难以赶超。举几个例子:很多医药的研发需要长期的临床效果反馈来反复实验,一些精细化工与精密材料的研发同样需要时间积累;此外,生物的进化很大程度也是基于时间变量,很多优秀的企业文化也是如此。我称这类不可赶超的优势为:生态进化优势

而对于普通投资者,在实践中把握上述这一点较为困难,需要对技术本身及研发过程有着深入的理解。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便是:维持技术的持续进步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是否超过了其所带来的回报。用熊彼特的话来讲,就是要避免“创造性毁灭”。

那么,不具备生态进化优势的技术创新企业,是否就一定存在很大的风险呢?并非如此。技术创新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先发优势,能否利用技术创新的先发优势在竞争对手模仿前建立其他方面的优势变成为了能否具备持续竞争力的关键。

又可分为以下几类:1、品牌优势;其一品牌树立后可以降低营销成本;其二对于效果不好直接感知的产品,品牌优势可以在较大程度上减少用户的选择成本;然而,品牌仅是一项竞争优势,同样无法形成较深的护城河;2、转换成本优势:一旦客户首先使用了你的产品,进行更换时将产生较高的转换成本。主要谈几点:一是产品使用的效果需要长期感知;二是产品使用时需要其他的资产进行配套,要换必须一起换;三是不同使用产品的客户之间会产生共通,形成了统一的标准,要换必须一起换。3、网络优势:产品使用的用户越多,产品本身会产生“外部增益”的网络效应。如各类搜索引擎、通讯技术、社交软件。4、成本优势:适用于具有很强规模效应的产品,可迅速利用技术领先,扩大生产规模,并使用盈利不断反哺技术研发;而新进入者,即便模仿了技术,进入市场并维持技术进步需要投入十分高昂的成本。

因此,判断技术创新企业竞争力是否能够维持,一是看技术本身是否属于低投入的持续的生态进化优势;二是能否迅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其他具有更高壁垒的优势。

$格力电器(SZ000651)$      $美的集团(SZ000333)$     $贵州茅台(SH600519)$    

  @今日话题 @不明真相的群众 @黄建平 @江涛 @陈绍霞 @释老毛 @方舟88 @DAVID自由之路  @东博老股民 @徒步三萬里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逍遥股海 @沈潜 @闲来一坐s话投资

精彩讨论

全部讨论

2018-01-13 23:01

我补充一个,数据积累优势,使用服务后积累的数据拥有延续性,比如病例。

2018-01-26 14:57

2018-01-26 13:43

关于生态进化优势的分析让人耳目一新。

2018-01-26 11:58

很精辟

2018-01-26 11:43

原创力的思考!比xx思维牛逼1万倍

2018-01-26 11:42

2018-01-26 11:41

从二流或三流的竞争的角度看,医药类的技术研发门槛可能不是一个好的护城河,看看仿制药在原研药专利到期前的各种宠宠欲动。

2018-01-26 11:35

好像没有考虑专利保护?技术类企业一边前进一边给别人埋地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