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jal 的讨论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回复:0喜欢:0
最后一个,也是所有都,需自己结合前期数据推断

热门回复

不只是脱落要删失,哪些没有死亡的,也就是8.31时没死亡的,也要删失

你有些说的是对的,例如对0.72hr的理解等,但是包括你和几乎绝大部分人在内,简单的以为mos是就是中位生存时间,其实是在考虑删失情况下km曲线上50%对应的时间,所以雪球几乎所有的讨论都是错了

8.31日 那个时候 进入统计的是死者的生存时间 。存活的人是不统计在内的,所以那个时候的治疗组mos是偏低的 ,经过了7个月以后 排在中位数以后的死者生存时间变大了 人数也在变多统计的中位数序号向右侧发生移动 ,这个中位数序号对应下的这个患者的生存时间应该是比之前中位数序号对应下的患者生存时间要长 大概是这样的一个原理

一看你就是新来的,11月14日开会时,公司讲过当时实验整体死亡人数在244,如果像你讲的,在此之前,实验组MOS就达到的话,结合总体实验时间,当时就可以宣布实验失败了。

错了,不是实验组的mos越长。现在还没达到314事件数,只能是说有拖尾效应,对降低实验组的HR和P值有帮助,对于mos的帮助已经微乎其微了,mos其实在去年8.31到11.14之间基本定型了。

不是这样表述的,cajal总这样的表述才是准确的。
也可以这样讲,如果数据分析时间是两个月的话,5月15日以后,再宣布实验结果,越晚实验组的MOS越长,实验的效果越好。

因为有140人是2022年8月以后入组、65人是2023年2月以后入组,所以11月15日244人的情况下,对照组肯定有50%以上的人死亡,治疗组大概率也死亡过半,但是截止11.15,部分人存活时间还未达到12个月,所以那时的mOS是未成熟的,后面治疗组mOS比对照组mOS提高的概率要大,但是具体能提高多少就要看最后结果了。

他说的意思是,到24年3月15日以后,最后一位参加实验的病人,随放时间也超过12个月,如果实验组截止3月15日的数据还没到MOS,那么实验阳性的可能越来越大。
至于你说的11月15日之前实验组就MOS达到的话,是不可能的。否则IDMC至少会建议增加实验人数,或宣布实验失败。
要知道,如果11月15日截止的话,即使数据分析时间要两个月,那么1月15日之前,数据也应该公布了。

我也认为244的时候两组都应该MOS出来了。实验平均入组都18个月了,怎么可能现在没到MOS。
主要不懂后面怎么理解,到底4个月内死亡不足70,能不能说明实验能成药?
看看你的解读。

这个你讲的没错。中期分析,没有阳性,是分析时间早了。但像你讲的,11月15日之前,实验组MOS就达到了的话,实验也就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