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方国芯的并购案看到赵伟国利用跨市场高低PE差创造市值的戏法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7回复:2喜欢:12
12/11的停牌,
再加上台湾方面矽品与南茂的公告,
显示紫光集团把这次并购案的主体还是摆在同方国芯,
与之前的力成并购案一样,
可以推论并购资金也是来自800亿定增,
符合定增用途项目里的这一项喔,[笑]
==================================
对芯片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的收购     162.1亿
==================================

并购案消息一出,
当然又是一个对两岸半导体业的震撼弹,
总结一下这两天的反应,
市场质疑的部份主要在两方面,

1, 之前已经入股了力成, 为何同样是封测公司还要再并二家?
2, 相比之前力成案公告时的市价, 这次的收购案溢价都在二成以上

哈,
姐姐说,
其实呢, 赵伟国算盘打得不错,[牛]
早上公司开会听同事们在讨论,
也是同样的看法,

表面上这次收购案好像价格太高, 好像收购对象不是很合理,
以下就来看看赵伟国的算盘怎么打的? [笑]

收购价格可以看到几个重点,

首先, 溢价二成以上,
其实观察力成在收购案公告前的起涨是10/23的62元,
对比收购价75元,
其实也是照市价溢价二成以上,
只是消息提前走漏而已, [大笑]

而矽品的收购价55元更是有另一层作用,
因为呀,
QFII 占矽品的股权比重高达 5成以上,
之前日月光在矽品市价35元时, 提出45元的收购价,
之后果然在股东会表决大战中,
获得 QFII 的绝大部分支持票,
如今, 赵伟国的55元更一举多了10元,
对这些唯利是图, 一切向钱看的 QFII 来说,
未来在股东会的表决中,
当然是没有反对的理由罗, [大笑]

好,
就算三家封测的收购价都是溢价二成以上,
那对赵伟国来说,
又算什么好买卖呢?

当然是罗,[笑]
你看,
这三家封测厂,
如果大家依照2014年报以及2015年前三季财报来估算,
一年三家封测厂的合计税后净利润大约是36~37亿RMB,
换句话说,
同方国芯花了173亿RMB收购股权,
大约一年可以权益法认列9.15亿RMB回来,

看出当中赵伟国的算盘了吗?
台股能给的PE倍数大概就是15而已,
A股可就高多了,
风口上的产业甚至给到100倍PE也是比比皆是,[笑]
赵伟国是看准了不同市场的估值水准差异,
透过跨市场的收购案,
将低PE市场的获利转移到高PE市场,
同样的一笔获利数字,
创造出巨大的市值差异, [大笑]
虽然花了173亿,
但这每年9.15亿的获利,
一来到A股, 可以吹出915亿的市值,
你说划算不划算?
溢价二成又算什么呢?[笑]

接下来再看,
已经买了力成,
为什么又另外收购两家封测厂?
当然,
如果以同方国芯的800亿定增来看,
主体是存储芯片厂,
以一条龙的逻辑来说,
收购 IC设计公司是比较理想的,
但是计画永远赶不上变化,
赵伟国的变招也是可以看出战略考量喔,[笑]

12/11这两家封测厂的收购案,
让赵伟国拿到另一个隐形好处,
就是抢占了封测产业的战略高度,
如果参考小妹之前的发帖,
网页链接

可以看到,
赵伟国收购这三家封测厂的全球市占份额排名,
分别是矽品第三, 力成第五, 南茂第九,
同方国芯将是矽品, 力成的第一大股东, 南茂的第二大股东,
而矽品又是南茂的第三大股东,
如果将这三家封测厂整合起来,
全球市占份额将达到 17.6%,
直接挑战龙头日月光的 19%, [鼓鼓掌]
之后赵伟国不管是要整并, 要分拆, 要买要卖,
手上一堆牌可以打,[笑]

哈,[大笑]
也难怪日月光的张虔生跳脚,
如果赵伟国的收购案抢亲成功,
不但之前日月光强娶矽品想要拼全球市占三成的美梦破碎,
还有可能龙头地位不保,
所以说日月光现在急著双管齐下,
一方面动用关系要主管单位阻挡矽品被赵伟国收购,
一方面联合国际大私募基金增加矽品持股,

姐姐认为,
赵伟国就是典型的红顶商人,
资本市场的钱会赚,
政策交付的任务也能完成,[牛]

想想看,
也不过在一年之前,
中国所有封测厂的全球市占份额顶多只有 7%,
如今一看,
光赵伟国和王新潮就掌控 27%, [吐血][吐血]
而且一大半还是从台湾挖过去,
两人拿这数字去请功,
这还不让高层龙心大悦? [摊手]
上头一句 「 做得好, 继续放手去做, 还需要什么? 」
尚方宝剑又多一把罗 [大笑]

回头来看赵伟国在同方国芯的市值规划,
800亿定增之后, 股本来到 35.66亿,
如果股价100元, 市值就是3566亿,
简单估算一下,
同方国芯原本之前一年可赚3.5亿,
加上收购三家封测厂可认列的9.15亿,
家底已经有12.65亿,
目前来看,
给100倍 PE也只能撑起1265亿的市值,
所以说罗,
重点还是落在那座存储芯片厂,
市场都对公司给出的财测很好奇,
===================================
根据公司测算,预计项目投产一年后可完全达产,即至项目建设后第四年生产负荷可达100%。本项目运营期内年均不含税营业收入为3,535,625.33万元,预计年均利润总额为871,878.72万元,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7.65%,税后投资回收期6.28年(含建设期2年)。
===================================

一位卖方大哥哥这么说,
800亿定增对象的成本27.04元,
但是因为定增筹码占了之后公司的股本八成以上,
以市场博奕来看,
即使是100元,
这个空间还是不够定增对象派发筹码获利出场,
肯定是要长波段, 空间还要再拉大,
但是要靠什么再把市值空间往上推升呢? [想一下]
总之,
这部大戏的主角还没登场,
就看接下来赵伟国如何表演罗, [笑]



$同方国芯(SZ002049)$    $紫光股份(SZ000938)$    $长电科技(SH600584)$    $通富微电(SZ002156)$    $太极实业(SH600667)$    $中芯国际(00981)$    $华天科技(SZ002185)$    $上海新阳(SZ300236)$    $飞凯材料(SZ300398)$

全部讨论

2015-12-17 17:58

今天出公告了,果然和你分析的一样,牛

2015-12-17 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