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餐教室·肉类篇》——一本卖肉的书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在孔网买这本书之前先看了一下目录,觉得很意思,应该不只是讲菜谱的书,就买来看看。果然,没让我失望。

首先,这本书的阅读对象不是普通的消费者,而是写给厨师和厨艺爱好者看的书。当然,美食爱好者也可以看看,里面有不少美味的肉类菜式——17道传统的、14道创新的、还有17道融合的,看着菜名就让人咽口水。

厨师们需要一本什么样的书呢?切割、配菜、做菜他们很拿手。他们需要的是一本如何选择、料理新食材的书。这本书很了解厨师的需求,里面讲了很多肉类的具体使用方法,包括烹调技术以及不同部位肉的菜式开发等。特别是牛肉。每一个部位肉都包括:1)原料肉规格;2)肉质特征;3)商品化重点。这就是告诉厨师:你打开冻肉包装,拿到的是牛哪个部位的肉?它有什么样的特征?是肥还是瘦,质地是硬韧还是软嫩?然后就告诉厨师,这块肉你应该切割成多大的?可以做成什么样的菜式卖给顾客?是煎牛排,还是烤牛肉块,还是做涮肉?确实很贴心。

这本书里主要介绍了牛肉、猪肉、羊肉等畜肉,并没有禽肉。里面的牛肉部分很有意思,全是西餐的做法。羊肉部分也不错。但在猪肉部分,我就看不下去了。因为猪肉按他们这种做法,可以想像得出,应该不好吃。或是因为我们在牛羊肉方面的做法较欠缺,需要学习;而在猪肉的菜式方面比较丰富,花样繁多,对西餐中猪肉做法就有点看不上眼了。

让我最感兴趣的,还不是这些,而是赞叹老外纯熟的营销推广手段。这其实是一本美国肉类出口协会的推广手册。他们的纯熟除了表现在上面贴心地为厨师介绍原料肉、如何加工、针对消费者进行商品化处理外,还在于他们渠道选择的精准,营销手段的高超。高端肉类作为一种需要加工的商品,若直接针对家庭消费进行推广,其花费是非常大的。因为,大部分有钱的家庭没有时间烹饪,有时间做饭的家庭又没有消费实力;而且家庭“点多面广”,单个家庭的购买量有限。若把一家一户聚集起来教做菜,宣传推广的费用高、效果也差。

而针对厨师、针对高档餐饮场所就不同了。若选择江浙沪50家顶级酒店的厨师进行推介,就可事半功倍:

  一是高档餐馆的食客多,用量大,肉类的消耗量远超单个家庭;

  二是餐厅的接受度高,进入的阻力小。他们希望有新食材、新菜式来吸引新顾客,稳定老顾客;

  三是高档餐厅食客对新食材、新菜品接受度高、愿意尝试新品,且对价格不敏感;

  四是大部分食客都是通过成品的菜式来关注食材的,喜欢烹饪的可以买食材回家做;

  五是顶级餐厅是“高势能”场所,是美食界的风向标,可以引导流行;

  六是厨师圈关系紧密,同门师兄弟或徒弟分布于各大餐馆,有利于向二三线的餐厅扩展、推广;

等等,还可以列举出很多优点。一句话:在离目标消费者最近的地方推广。

这种推广方式一般称之为“高举高打”。很多做餐饮渠道的品牌都聘请名厨共同推广,效果很好。比如联合利华的饮食策划部门。益海嘉里的特油部门在拓展烘焙渠道也采取类似的方式。

To B的营销也是门大学问,需要专家视角,走专业化的路线。不能仅靠价格,采用一揽子专业的解决方案最靠谱。希望国内的肉类企业可以借鉴。

——这套书中的另一本《西餐教室·海鲜篇》是挪威海产局赞助的。

 $温氏股份(SZ300498)$   $双汇发展(SZ000895)$   $圣农发展(SZ002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