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ringLu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3喜欢:1
几年前好选,现在这个时点,难度大了很多

热门回复

其实一样,无非是降低预期,很多人的逻辑其实就是要找超额收益,觉得自己能找到市场犯错,定价定错的机会,要找明天的平安和明天的招行,其实难度太大,当年很多人也试图把浦发和民生来比招行的,我不认为保险公司和银行是找黑马的地方、去医药生物,去美股港股里找黑马,如果你的能力圈深点,找到的概率大点。

能力圈,知道自己的能力圈就是能力圈的重要标准。

转发,金茂,旭辉

旭辉和金茂完全没什么好比的,这两家公司除了布局相对有些重合外,共同点在哪里?其一,就是你说的,无论是持有还是土地,旭辉轻金茂重;其二,产品力,金茂改善,旭辉刚需且品牌几乎没存在感;其三,爱玛我都说不下去了我就想问一句到底哪里像了怎么比啊?最关键的是,旭辉在业内是出了名的财技出色、还是最早一批学会PS的,每年财报就像网红脸一样完全就是有个模版里刻出来的啊所有指标都恰到好处,我觉得旭辉的结算的真实情况就算没透支也快枯竭了,哪一年如果销售没跟上的话当年的业绩就会很累,金茂还有大半支牙膏呢旭辉都开始卷尾了。

以及旭辉在资本市场上是标准的针对机构的玩法。要完成负债、增长、利润的平衡,无他,惟靠报表呗~

这当然不是说旭辉不好,旭辉有旭辉的优势:旭辉是一家战术型公司。老板是民企中对企业战略最有自己思考的,但为什么我称之为战术呢?因为旭辉的战略变化是非常迅速而勤奋的,能很快发现当下行业即将暴露出的问题并且比任何企业都提前开始应对。旭辉属于“告诉不了你我这么做能否扛五年”,但是“我保证我对市场的敏锐和灵活应对能扛好每一年”。在战略上,旭辉和大部分没有独家资源靠背的民企一样不敢轻言三年五年,而老板谨慎敏感的性格使得他选择了和其他企业不同的打法——打个比方,在冬日极寒的地区生活,旭辉就像会算好每一季的作物和野兽出没情况,夏天打猎吃肉,冬天就在周围挖点野果蔬菜抓点小老鼠回家煮了也能活;而大部分公司可能会在夏天打一屋的狍子,有时吃太快冬天只能饿顿饱顿和邻居相互救济着硬熬,有时囤货太多春天到了肉都腐烂了也不能浪费在那硬啃。结果呢,前者健康,但后者如果运气够好更容易长个呢。旭辉是有极端气候预判和生存能力的,你不用担心哪一年冬天特别长的时候旭辉会比其他公司更早饿死,但你也不能指望他个子长得比人家壮:一摸手臂,没多余的赘肉,但够细,就跟长跑运动员似的。啥,你问金茂?金茂...在地主老爸的支持下前几年都去国外物色各式各样的冰柜了,现在正在和供货商谈不同的食物批发呢....

这也是为何我一直开玩笑说旭辉是最适合拿来搬砖的。我个人觉得,从基本面角度看,你无法得知从公司的行为和土地储备上判断接下来五年的发展是否和你脑海中的趋势相符,对很多人来说是一种“不安全、不富足”感,导致你拿不了两三年,除非你完全信任并依附林老板决策。从资金面角度看,旭辉做的一手好报表的优等生人设、老板专家形象、投关团队职业化运营,使得风格偏外资的机构大举布局地产股时旭辉通常为颇具弹性却又安全的重仓首选,但如果地产股不受欢迎也是仓里最早被卖掉的(而不像中海龙湖一类规模更能扛的会长期),so股价阶段性波动很大,且涨起来比板块多点快点,跌起来也一样,可以说是搬砖...圣品了 #中国金茂#

土储确实弱了一点,但土储是个双刃剑,囤太多地,就很难维持“负债,增长,利润”的均衡。对于旭辉这样的草根,还真的只能在合适的土储下,完成三者的均衡。

2019-05-22 13:09

是的,而且仔细研究旭辉从上市以后得业绩,就觉得像旭辉这样的草根,能够做到“负债,增长,利润,分红”这样均衡,简直就是太不可思议了。就是土储不够呀[困顿]

2019-05-22 13:01

你觉不觉得旭辉 就是个 没有(金茂酒店+写字楼+城市运营+一级)的金茂?

2019-05-22 13:00

如果旭辉有金茂这样的土储就好了[困顿]

2019-05-22 12:59

没新进度

2019-05-22 12:57

首席,金毛混改如何了[为什么]

大多数人卡丁车都开不稳,想开F1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