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长宜放眼量,记羚锐制药调研。

发布于: 修改于:雪球转发:7回复:62喜欢:53

回到河南以后还没跑过几家本地公司,这次与一位线上神交已久的朋友,一起走了周边3家公司看看。分别是$羚锐制药(SH600285)$$双汇发展(SZ000895)$$华兰生物(SZ002007)$

这三家公司大都并非我日常重点跟踪的企业,但现阶段我的投资征途还在“做加法”阶段,要多看,多感受,多练习自己的价值判断能力。就像今天调研过程中证券代表的PPT里引用的教员的一句诗:“风物长宜放眼量”。

与调研企业放眼量同样重要的是,结识和交往优秀的同道,这次参与调研的共有15人左右,因为羚锐的厂区距离车站较远,往返路上跟其中的多个投资者聊了一下,都是资深价值投资者,LongChina,持有好行业好企业以年为单位,与伟大的企业共成长。而且,无一例外的,都是个人投资者,期间无任何一人谈论股价、主力、指标什么的。甚至开盘时间没见谁拿出行情软件看一眼(只有我自己按捺不住经常拿出来瞄一眼)。看来散户投资者也卷起来了呀···

言归正传,来聊一下羚锐制药这家公司的观感。

公司的主力产品十分常见也易于理解,就是羚锐与两只老虎等品牌的各类膏药贴剂,据公司援引的数据在中成药贴膏剂的TOP20产品中,羚锐制药旗下有6个(通络祛痛膏、伤湿止痛膏、关节止痛膏、 麝香壮骨膏、活血消痛酊、壮骨麝香止痛膏),止痛贴膏稳居首位。

“羚锐”和“两只老虎”品牌在同类型膏贴中,价格最低,在不同的规格型号、产品类型、价格区间,都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同价格带中的市场占有率也均为单产品第一,壮骨麝香止痛膏、伤湿止痛膏、关节止痛膏、麝香壮骨膏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92.59%、48.36%、39.28%、30.68%;舒腹贴膏市占率达 91.38%。在1元以下的市场,羚锐占据绝对的领导地位,在高端市场中,羚锐通络祛痛膏产品也成为仅有的3个10亿级产品之一。例如下图的壮骨麝香止痛膏,即便调价后出厂价也不过0.42元/贴,市占率92.59%。 这让人不得不联想到前些年同样单价很低,市占率高,客户价格接受阈值高涪陵榨菜,靠提价促成了一波战略性的投资机会。在这次调研中我也提问了关于提价的计划和考量因素,董秘冯总回复的原话是除了袋装的贴剂产品,其他产品没有提价计划。提价主要出于市场方面的因素考量,成本提升等因素影响并不显著。

换言之那就是说袋装膏药贴剂是有提价计划的。那羚锐的一个基础逻辑就梳理出来了:低端贴膏垄断市场,并逐渐启动提价,提升利润率,中高端市场继续扩量,逐步扩大市场份额。在同类型的提价带来的投资机会中,提价是否会影响到营收(占有率)是最被市场看重的。也就是说在毛利提升的同时,你的营收能不能也保持正常增长。对于现阶段的羚锐来讲其实也不难判断,因为公司在过去几年内已经在提过两次价了,那过去几次的提价后对应版块营收和利润情况如何发展呢?

1)17年公司分别对壮骨麝香止痛膏、伤湿止痛膏和关节止痛膏中普药系列三个产品提了8分钱左右/贴。

2)自 2021 年 9 月开始,公司分别对壮骨麝香止痛膏、伤湿止痛膏和关节止痛膏中普药系列 贴膏的价格上调 0.1 元/0.05 元/0.1 元/贴,提价幅度合计约为 36.36%(但具体到出厂价并未对外公布)。

两次提价的产品都是在低端,市场占比最大的产品系列,中高端无提价。从实际来看,21年Q3提价对账面利润率改善比较明显,但销量下降(不过也有去年疫情 OTC药店不能开的问题)。 实际执行情况,贴膏产品短期销量是下降的,但幅度优于公司管理目标,22年前三季度,每个季度都是个位数的下降,逐步企稳,其中普药壮骨麝香止痛膏开始起稳,关节止痛膏,伤湿止痛膏前三季度还在同比下降通道中,但精品有增长,第三季度壮骨麝香止痛膏相比去年第三季度销量还是上升的,整体比公司预计要好。但由于两只老虎收入占比并没有那么大,中药材也在涨价,再加上培元通脑因为挂网两票制采购价格下降等原因 公司整体的毛利并未有提升。但由于该系列实际销售数量以贴来算占比还是很大的,而且涨价后的现在也才三四毛/贴仍然是远低于同类产品,且董秘基本明确还有涨价计划的情况下,还是看好未来毛利率的提升。

在本次交流中证代着重介绍了“径皮给药”这种给药方式在国内外发展的一个趋势,相较之下国内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国内不仅比美国日本落后,比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差着量级,国内还是以注射给药和口服给药的形式为主。据介绍,贴剂这种径皮给药方式 能达到与非肠道给药剂型相当的生物利用度,以及比口服给药还方便,对老年人小孩都更适合。公司除了中药贴剂,在化药贴剂方面的布局和技术积累也很不错,儿科、芬太尼和软膏剂都将贡献新增量。

也有其他投资者问了关于以九典制药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为代表的化药贴膏是否会对公司贴膏业务产生较大的竞争。公司回复大致意思是,虽说都是止痛,但市场定位,适用人群,适应症、销售渠道都有所不同,售价相差也很大,公司认为现阶段并不存在竞争。

公司的分红很给力,公司这两年都直接拿出净利润的78%和72%出来分红,就不多说了,好公司A股榜样。

综上,公司在老龄化背景下,主业基础却有一定的成长性,低端产品也有一定的量价齐升的空间,在新兴领域儿科、芬太尼、软膏剂、甚至他达拉非等有着不错的布局可获得些增量。好行业,好公司,但现在这个价格对我来说不是好价格。公司的变化从管理层更替,营销改革、新项目上马、等等都是过去的事,已经在演绎的过程中了,甚至去年4月、10月、今年9月这种阶段熊都没杀下来,就不符合我的体系买入点了。个人浅见,能持有不能新开仓。写的晚上啦··水水的结尾吧··调研的内容也忘了大半,欢迎交流。

全部讨论

作者写的的很好,不过作者的意思现在估值已经被演绎过了,不具备买入的条件了,这样来判断是否买入有些不妥。首先,如果三四年前来看羚锐的市盈率大概在15-16倍,目前来看也就是16倍—17倍,股价这三年来虽然基本翻倍,但是不是因为你说的那几个演绎条件而估计上升的,而是每年20%左右的业绩增长。其次如果按照72定律,大概3.6年收回成本,所以目前羚锐制药如果还具备业绩增长的条件,目前买入是合适的。

排名第一的是谁?

公司说没说化药贴上市进展情况?

2023-11-12 14:53

感谢调研反馈!三季度增长未达预期,相较奇正也算优秀,广发减持也在情理中,短期波动不改长期走势;我更关注止痛化药贴和其他新品化药贴的研发上市进展,这也是压制羚锐估值提升的核心!从反馈和董秘言语,尚未感受对化药贴的极端重视和强烈进取心,这或许也是羚锐和小熊家族经营基因决定,稳健跟随战略诚然不会犯大错,但尽早培育中青年消费者羚锐“中+西透皮药剂”第一品牌心智,巩固市场先发和领先优势对羚锐长远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现实是不单院内,电商平台化药贴这一两年都呈现肉眼可见的高速增长,久光、九典......关键售价也不高,撒隆巴斯120贴也就70元左右;培育心智抢占先机和巩固中药贴传统优势不应矛盾,更不能裹足不前,上半年投资者交流会已和管理层提过相关意见,目前看也无什么大的进展,本人对管理层唯一担忧就是中西药贴“左右手互搏”、“中西药贴市场相对独立”认知导致化药贴裹足不前,云南白药手持国家保密配方,身负基因、出身等历史包袱,近年市场持续低迷下滑便是前鉴;羚锐作为新锐品牌,理应轻装上阵,时不可待啊 #羚锐制药#

2023-11-11 16:41

四五毛钱一贴,还没有一根烟钱贵,对提价应该不敏感吧,毕竟单价太低了!

2023-11-11 12:35

断水流大师兄的发文总是那么用心,精彩且干货满满

2023-11-11 12:55

狗皮膏药效果不大

05-08 14:07

你好,请教一下,这种调研是怎么参加的,散户可以参加吗

2023-11-11 16:09

径皮给药方式 能达到与非肠道给药剂型相当的生物利用度,这个不可信,与注射给药相当?

2023-11-11 15:23

好公司好行业也得有好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