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丰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68喜欢:145
“中”“西”2个字本身就是刻意创造出对立意境。实际上只有传统医学(经验)和现代医学(循证)。产生对立以后,人们就可以忽略逻辑,简单的带入情感因素,比如认为“中”是好的,因为里面有“中”这个字,“西”自然是坏的。科学的成果是属于全人类的,并不是什么西方。。。那现在学校的物理化学是不是都应该叫“西学”然后批判不应该学这些而应该学“中学”里面的四书五经?


经验非常有用,但是经验很多时候也不靠谱。经验通常是关注相关性(吃药物A然后疾病B好了),而忽略了因果性(A治疗疾病B)。所以需要更加科学的非主观评价,这就是循证。。

热门回复

2020-02-18 11:36

呵呵。家里就有中医大学毕业的,也认识几个三甲医院中医大学毕业的医生。还有卖中药的朋友。最恨中医的就是这几个学中医的人,说起来都是咬牙切齿。最知道这个产业黑的就是卖中药的人。你估计是不知道卖这些东西返现的起步比例。

2020-02-18 11:44

就我所知,中药汤剂医院跟科室结算分成是总价的50%[笑]

2020-02-18 11:44

嗯,都是些华西,省医院,成都总医院的医生。在你眼中肯定是半瓢水的。

2020-02-18 12:33

我来说说临床碰到的几件事吧:一,一个鼻咽癌晚期病人,化疗后肿块缩小明显,但他觉得化疗反应大,经介绍去了浙江一中医看,买了五百一瓶的至灵胶囊,医院记得二十多元,吃后胃口好了,体重也加了,肿块大了,中医反正说有效,然后我把药瓶拿过来看,里面添加了地塞米松15mg,胃复安30mg。后来又被弄去了莆田医院做重离子,120万包好,几个月人没了。二,现在一些私人诊所推小孩退热贴,说中药无副作用,生意红火,排队。我一朋友过来跟我提起,他说他去考察了,公司负责培训提供原料,原料是一个厂家的普通贴,被他们包圆了,成本两元左右,然后在诊所内后场添加地塞米松,安乃近,剂量比较大还可以加,因为通过皮肤吸收的,一张收50元,一次贴2到4张,一个诊所一天可以赚五千到一万。先发这两个,以后慢慢再说[笑]

2020-02-18 09:55

赞同,只有古代中医和古代西医,现在都一统为现代医学,纯粹物质的客观的,有统一的规范标准研究方法。凡是整新概念、玩幺蛾子的都TMD是坏带蠢

医科大学分不够,才去的中医药大学。

2020-02-18 10:18

非常赞同。古代西方医学同样是靠实践摸索,也有草药和放血等等,在现代科学发展后经过验证基本被淘汰,只有中国一些人还继续抱着错误百出的古代理论不放。许多人都是挺“中”而不是挺“医”

2020-02-18 11:42

中国药材总公司的同学告诉我不要吃中药,他负责药材采购。

中西医是被刻意创造的对立,传统医学拥簇者众,在受到现代医学冲击时,不愿意摒弃一些没用的东西,更不愿意付出成本和代价寻求进步,最好的手段就是营造内外对立的氛围,充斥着阴谋论、文化论、哲学论,实际上被保护的从来不是患者,被阻碍的也不是现代医学的发展,而是在保护巨大的既得利益群体地位。雪球论战许多,但是甚少谈及传统医学如何走向现代化,成就真正的中国医学。百年前的伍连德抗击肺鼠疫几乎是近现代医学的典范,虽说牺牲不少,但最终成就和留下来的经验是瞩目的,而百年后依然有大量的人在反现代化,实在是让人唏嘘。

三甲医院中医药大学出来的中医大部分水平都还不错,最垃圾的就是家传中医拜师中医,吹的神乎其神,化验单都看不懂非要说没用,我就不信把华佗扁鹊放现在有CT有血常规他们不给病人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