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laciela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11喜欢:78
“我们在解决猪的饲料问题上,首先批判了平原地区饲料少、单纯依靠粮食细料才能喂好猪的错误思想,提出了‘猪吃百样草,看你找不找’、‘饲料到处有,看你动手不动手’。在全社范围内,开展了百集百采运动。山岔口大队提出了‘铲净大山,割光肥河滩,树上叶打净,水里草捞完’的口号,在秋末冬初全民突击了三天,即储存饲料十二万斤。马楼大队的社员在‘上工带箩头,下工不空手,利用野草喂肥猪,支援建设增收入’的口号鼓舞下,两天内全大队实现了五净,即:树上叶净,场内扫净,荒滩割净,坑塘捞净,地内收净,共收集猪饲料十八万斤;一年来的事实证明,平原地区的猪饲料和山区同样丰富……一亩地一年收集起来的饲料供—头猪吃一年也吃不完。通过去年大搞群众运动的结果,在生猪大发展的情况下,不仅满足了需耍,到现在还积存饲料八百多万斤,大大节约了粮食,降低了饲养成本。”  ——《大搞养猪积肥促进农业增产》(河南人民出版社。1960)

热门回复

2022-10-18 07:27

原来厉害体是有传承的

2022-10-18 09:04

现在是没多少人会了解70年代以前是怎么回事了,那代人都已经70以上,基本不参与社会活动了
   最近看了一个大上海的记录片,第7集里讲的是80 90年代上海,什么5个人挤在4平方,一个弄堂里全部是刷马桶,我也是很惊讶,那个时候上海人居然还有大批人这么艰难过活。很显然,这个是事实,即便亲历者如今也会淡忘,因为不知道或者是淡忘了,所以才会不珍惜,更不懂得去捍卫

2022-10-18 15:10

牛,对,还有用牛屎喂猪的: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叶书宗,上世纪60年代曾被派去学校农场劳动锻炼,职务是饲养员,每天的工作是“为三十几头猪准备饲料和喂食,以及打扫猪舍”。因为猪食饲料短缺,叶先生当年也实操过“大粪喂猪”。据他撰文回忆:我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任务,尝试用大粪喂猪。 喂猪的大粪必须烧熟、煮透,为的是杀菌。我就这样做了。第二天早晨上班,饲养场弥漫着难闻的气味。揭锅盖时,臭气冲天,差点把我熏背过去。有了第一次的教训,以后揭锅盖后,我就先逃向室外,待恶臭略微飘散之后,再将粉碎好的水浮莲倒进大锅搅拌。搅拌时的种种情景,几年后想起都忍不住作呕。然后将‘饲料’倒入猪食糟。 此时,三十几头猪早已饿得嗷嗷乱叫,栅栏门一打开,就蜂拥而出。“奇事出现了。平常,猪都是冲向食槽,埋头争食,但闻一片吧嗒、吧嗒声。而此时,猪沿着食槽兜一圈,东嗅嗅,西嗅嗅,跑回去了,对‘新饲料’来个‘绝食抗议’。约莫过了五、六分钟,猪才三三两两,懒洋洋地走向食槽,用嘴巴乱翻、乱掘,专挑水浮莲吃。大耳朵一煽,粪汁四溅,弄得满屋子都是大粪,狼藉一片。打扫猪舍时,平常从河浜里挑一担水就够了,此时挑四担水还冲不干净。 ”“用大粪喂猪不仅是猪不肯吃,我也狼狈、疲惫不堪,而且招来家属宿舍区的一片骂声。因为饲养场的西面就是家属区,东南风一刮,家属区整夜笼罩着臭气,令人难以忍受。这样坚持(实际上就是僵持)了十来天,农场领导终于同意停止这一尝试。”

2022-10-18 15:19

NB,这都翻出来了,真是博学。

2022-10-19 16:27

早忘了,现在的上海人多骄傲

2022-10-18 14:57

厉害了,我的首领

2022-10-18 15:32

上海人均三平方到三十平方没多少年呐,怎么就会忘了

难怪我父亲说他小时候天天去割猪草,原来是那个时代的全民找猪饲料的群众活动啊。

2022-10-18 08:56

你这个赞的,我也在想以前猪吃啥的

年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