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efighter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23喜欢:1
目前我的容错性初步定义了一些标准:
第一个,建仓的位置很重要。
尽量是几年的股价低点区域建仓,相对最低点涨幅不能超过50%。
如果超过50%,就要小心再小心。

例如新和成,过去几年涨幅巨大,这种情况下,要建仓就要非常小心,必须有足够的把握。


第二个,尽量站在外行的角度,也就是更高的维度去判断。
一个论点,当我们作为外行时,只能用一些经验法则去判断,而且维度会比较高。
虽然高维度的判断可能会错过一些潜力公司,但是有助于避开陷阱。
譬如同样看好的两个公司,那么尽量选择毛利率,净利率更高的。当然,如果有较大把握确定毛利率净利率不可持续的例外。

再比如,产能不容易退出的行业,尽量到行业非常惨时再入场。
维生素行业就是典型,需求很难增长,但是供给还在扩展,供给不容易退出。
万华化学这种巨头还在杀入,未来两年产能到位。
在确认万华是纸老虎之前,不宜高估现有其它玩家的竞争力。
譬如有人会说,基于食物链的毒素积累的指数级增长,现有巨头有壁垒,但是仔细思考,这些壁垒不算壁垒。
再比如,看资料,新和成有催化剂专利,可以大大减少维生素合成成本。
这些东西外行很难判断。

再比如,我现在最关注的一个指标是核心大客户。
如果有苹果,特斯拉等行业巨头作为大客户,我基本就会高看一眼。否则,即使是进入了国内巨头,我依然会保持警惕。
如果有的公司,没有行业知名的大客户,那么即使毛利净利率高,行业概念好,我不会过多考虑。
全球巨头成为客户,就是外行判断公司竞争力的最重要的指标。

之前我写过一篇文章,介绍国内AI芯片的判断标准,参考了某个行业专家的观点。其中一条标准就是,有国内互联网巨头成为规模应用客户,如果互联网巨头规模部署了国内厂家的AI芯片,就是一个好信号。
人家行业专家尚且这么小心谨慎,我们外行能不能加小心吗?


第三个,尽量从多个角度去验证,能够验证的角度越多的,容错率越高。
譬如新和成,不满足两条规则,过去几年涨幅太高,时间和空间回调幅不足,还有万华化学的新增产能等,这些信号,降低了容错率,需要小心。

再比如,软板行业虽然相比硬板行业,应该行业属性更高。证据有很多,例如市场集中度更高,行业格局更稳定。
但是行业属性也还不够高。证据也有很多,例如毛利率,净利率,就是例子。
还有其它证据,仔细研究过东山精密和鹏鼎的年报,营收规模,专利数量,甚至目前主要研究的课题,以及研发人员数量,教育程度等,都可以证明这个行业的同质化。
外行可以唯一确定一点,日本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确实开始没落,能够找到很多数据证明。
所以,未来中国公司抢占日本巨头的空间,还是可以确认的。

每年上涨一倍的公司太多了,放宽标准,可以买入的机会更多,而踩到的陷阱也相应增多。
对我来说,宁缺勿滥,这才是长远保护自己的方法。

热门回复

2022-11-17 08:09

方法很好,感谢分享[献花花]

研究万华化学,更多是作为一个研究其他行业的参考信号。
例如他杀入什么行业,那么我就尽量避开那个行业的原有玩家。

2022-08-15 16:27

按照弱者思维,行业老二,老三的性价比有时候是高于行业老大的。
譬如之前操作过的良信股份,其实是行业老二。
过去几年,良信的成长增速远远高于正泰的断路器分部业绩。
即使仅仅比较高端业务收入,那么可以对比良信和正泰旗下诺雅克的收入,两者也相差很大。

为什么呢?
因为良信采取了几个策略:
第一个,更加专注于华为等大客户,提供定制和针对性的产品
第二个,研发投入更高,研发的营收占比占比远远高于正泰,研发投入的绝对值相比老大正泰的差距也缩小很快。

在考虑房地产收入的营收占比,保证金余额等指标后,即使是外行,也很容易判断,良信的性价比高于老大正泰。

那么老三天正电气怎么样呢?
比较之后,可以发现这就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所以老三以后估计只会被老大,老二拉开更大的差距。

而回到PCB行业,老大,老二的对比就比较困难。
例如从营收规模,成长速度,研发投入占收入比值,研发投入绝对值等角度对比,老大鹏鼎和老二东山精密差距都不大,区别最大的就是两者一个专注内生,一个多元跨界,喜欢收购。
所以,外行判断这两者的前景,就难了一点。
我只能下结论,两个的性价比都还可以,在消费电子和汽车零配件板块内部。

因为定量指标的精确性大于定性指标,所以能够用定量指标一眼胖瘦的决策,对于外行来说容错率最高。

只研究不买卖的就去做纯理论研究吧

2022-11-17 08:31

这些掌握上游的巨头现在往下做精细化工属于锦上添花,成本不一定是行业最低但是跟本身的业务有协同效应,只要稍微能赚点对于它都是好处。

巨头杀入,给原有既得利益者打击巨大,其实对于万华来说,即使成本高一点,但也可以和新和成打价格战,既可以防止你杀入我要杀入的领域,也可以让我整个产业更加协同。当然新和成也没那么容易被干掉,他也在不断拓展自己的边界,他正在进入的领域,除了尼龙外,竞争优势还是有的,比如蛋氨酸看上去竞争对手都是巨头,但新和成有新产能成本优势。新和成应该也是感觉到自己的不安全,大力开始投资,扩大自己的多元化和产业链协同。

未来企业的竞争真的进入了以综合实力竞争的阶段,这轮PK完,就可以和国际巨头正面PK了。

非常认同!

2022-11-17 05:57

万华化学,我很可能会处于”一直在研究,从来不买入“的状况。
高瓴资本逆势买入,成为前10大流通股东,这个消息不会让我盲目跟风。


万华化学是化工股,周期股,这种行业研究难度很高。
譬如我之前提到,新和成有催化剂专利,可以大大减少维生素合成成本。
那么如何比较万华和新和成生产柠檬醛,维生素的成本?
他们之间的技术路线不同。
这个非常难。

而且,即使我们知道这两个公司生产柠檬醛或者维生素的成本差异,我们也很难判断企业的综合成本。
因为化工反应完全可以”东边不亮西边亮“,一个产品不赚钱,通过上下游其它产品赚钱。

研究万华化学,更多是作为一个研究其他行业的参考信号。
例如他杀入什么行业,那么我就尽量避开那个行业的原有玩家。

按这些原则,目前有标的库?

2023-01-07 19:53

为什么不买入啊?万华是好公司,目前估值也不好,未来潜力非常大。

2022-11-17 08:54

可以参阅@闫子衿 的文章,持有万华多年,对行业和产业趋势,以及万华的产品线 周期特征都有成熟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