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半导体历史的感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3喜欢:1

长时间没有更新,市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进入了非常不寻常的波动中,为了避免自己陷入情绪的影响中,开始尽量不花时间在市场上,而是想进一步拓展自己的能力圈,由于对AI的极度看好,看了两本关于半导体行业的书(《芯片战争》余盛,《Chip War》Chris Miller),以及一些半导体相关公司的资料,虽然过去对半导体发展史这些略知一二,但是还是收货颇丰,不管是对于行业的理解还是对长青企业的认知。以下是个人的一些感悟:

1、半导体这样的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行业大多国家都是举国之力进行投入,很少有私营企业能够承担这样的风险和成本。发展到一定阶段,大多数国家就会进行行业整合,不断的内卷只会浪费社会资源,规模效应是致胜法宝。目前看我国发展也是如此,产业资本成为了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燃料,加上核心人员作为发展引擎,行业才能一步步往前发展往前追赶。
2、历史上我国能买到的半导体设备大多都是闲置的、报废的或者是淘汰技术的,价格毫无疑问也是高价的,等我们整修好,调试好,别人过渡到下一代设备了,一步落后步步落后,所以发展国产供应链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3、由于半导体产业是一个举国之力发展的行业,因此在政府层面必须有一个懂技术,懂经济,有魄力的领导来主导整个产业的推进,扫除其中的制度障碍,江上舟可以说是中国半导体现代化发展的奠基人,不管是张汝京、尹志尧等等都是在他的极力说服并排除万难实现回国发展的,而一个有原则有远景懂技术的领导,能成为中央和人才资本之间的桥梁,政策+资本+技术是行业发展的先决条件。
4、大部分半导体公司在行业内的弯道超越都发生在经济危机行业不景气的时期(张忠谋屡试不爽),由于宏观经济对于整体需求的影响导致行业投资会在短期内大幅下降,而宏观经济的恢复不完全可预测,需求的反弹可能极其迅速,导致下行周期投资的企业往往会在这个时候迅速扩大自己占领的市场。这和我们投资中的“别人恐惧时贪婪,别人贪婪时恐惧”有异曲同工之妙,逆向思维仿佛是一个脱颖而出的不二之法。
5、阿斯麦尔原本只是个小公司,一台光刻机需要20多万个零部件,如此高集成度的设备需要大量的技术专利和供应链支持,而大多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都掌握在美国人手里,由于美国的半导体制造业的衰落,不得不在全球化寻找合作对象,当时尼康光刻机其实不管是技术还是规模都是首选对象,但是由于提防日本这个国家背刺,美国人还是将技术授权给了荷兰的公司,同时通过交叉持股进行绑定,从股东背景看就可以知道,说阿斯麦尔是个美国公司一点也不为过。所以一个国家能完整拥有资源+人才+资本+技术+政策+规模效应几乎不可能,我国想做到这一点也是难上加难,但是企业和国家想发展的心永远是不变的,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强大到让他们感觉到安全和放心,我相信各国都会拥抱我国这个最大的市场,而不是迫于美国的淫威放弃自己的前途和未来。
6、英特尔曾经因为智能手机的量小而拒绝了苹果iPhone的芯片订单,目标60%毛利率当然无法接受利润微薄的智能手机业务,但是最终iPhone的销量超过了英特尔最早预估的百倍以上。守住毛利率当然在财务上是对公司效率的一种保护,但是在行业范式转变的过程中,需要灵活变通跟上时代的步伐,否则竞争对手可能让你永远失去上桌的机会。当然,这样会要求一个企业的领导人拥有超越常人的眼光和洞察力,或许这就是企业能长青的众多要素之一吧。
7、大企业往往有大企业病,比如盛极一时的贝尔实验室,IBM德州仪器仙童半导体等等,帮助摩尔定律延续的技术往往出自这些企业的基础研发部门,而领导层盯着财务报表盯着股东权益并不会特别在意每一个新的技术,结果就是不进则退。一个长青的企业,一定需要不断的新鲜血液,探索未来发展方向,给予年轻人不断试错的机会并大胆提供资源。说的直白一点,老年人就应该让年轻人折腾。当然,在研发和试错的过程中总要保持一定的平衡,这或许是长青企业非常难出现的原因吧。
8、技术的落后在全球封锁下和供应链全球化的情况下非常难以超越,追赶极其困难,只有通过某种技术创新才能换道超车,弯道超车已经被人堵死。我总是隐约感觉,就像电动汽车一样,我们在燃油车行业落后了几十年,真正让我们走到前面的不是弯道超车,而是换道超车,我们追不上的技术,大不了找其他方式替换,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总能有一天做到芯片自给自足。
$华为概念(BK0632)$ $中芯国际(00981)$$中微公司(SH688012)$

全部讨论

03-22 15:28

没关系,很多行业都是这么困难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光子芯片,量子芯片搞起来。底座军工搞起来,外交搞起来,科技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