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瑞金杂想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19喜欢:11

金属包装行业的发展是建立在食品饮料行业的发展之上。食品饮料行业的高光时刻是在2000年前后,中国的一批金属包装行业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发展起来。时至今日,因下游食品饮料行业发展的趋缓,金属包装行业已经进入弱增长的环境,降本增效压力较大,又因为金属包装行业过去几年方才达到上市门槛,积累了一定的现金,因此金属包装行业在弱增长的环境下却打起了激烈的价格战,导致行业整体利润和自由现金流下滑。在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供给侧必须要进行改革,由于金属包装行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因此这次供给侧的改革将会是市场化为主。昇兴收购太平洋,奥瑞金收购波尔,中粮包装收购纪鸿,近三年行业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行业的集中度逐步趋于集中。

最近抽时间看了一下奥瑞金的发展,突然感觉奥瑞金的发展真的要感谢公司的上市和资本市场的帮助。上市后奥瑞金这些年的发展,简单点说就是为前面的快速发展还债。上市初期,前五大供应商中,红牛、加多宝、普罗旺斯全部出了问题,几十亿的收入化为虚有,红牛受制于泰国红牛的起诉,加多宝受制于王老吉的诉讼,普罗旺斯在番茄酱的竞争中失败,公司直接破产。奥瑞金的上市给人的感觉就是虚胖,尤其是与普罗旺斯的合作,在番茄酱下行时候与行业新晋厂家合作,且签订大额购销合同,严重违背的市场的规律,感觉大股东没有动脑子。奥瑞金在上市后,没有采取永新包装那种小而美的发展方式,固守基本盘,而是希望新增产能扩大份额,这也导致行业内企业积极备战,行业竞争加剧,毛利率急剧下滑。奥瑞金为了扩大份额采取了两种方法,一是新增产能,加大价格竞争,这个导致海外企业被迫退出中国市场,让奥瑞金可以获得更多的品牌合作机会,二是加大投资业务,公司2016年先后完成二维码运营、游戏公司、冰雪体育和足球的投资,希望通过这些业务的发展能够吸引饮料品牌的合作。回过头来看,奥瑞金这些措施都没有起到效果,产能的扩张导致折旧的增长,毛利率的下滑影响股价。投资业务由于只是中介地位,缺失话语权,冰雪体育赚钱的被踢出局,不赚钱的冰球队和足球队只能公司出钱勉力维持,不仅没有给公司带来收益,反而导致公司不断的流血。

对比下游啤酒行业的情况可以看到,食品饮料行业市场化的并购整合才是行业提升销售毛利最好的办法。啤酒行业过去一直都是份额大战,行业的毛利率和白酒以及世界啤酒工厂相比差异很大,其主要原因在于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厂家之间仍聚焦于传统渠道,找不到突破口。重庆啤酒是第一个走高端路线的公司,一方面其大量关闭低端产能,堵住出血点,另一方面推出乐堡覆盖高端市场,并利用新疆烧烤全国扩张的契机,带动乌苏啤酒的发展,将低端的乌苏啤酒卖成高端,最终实现高ROE的目标。对比啤酒行业,目前国内三片罐和两片罐市场份额集中度仍有不足,低端产能并未推出,各省国资委旗下的轻工企业仍保留着一些印铁、铝罐产能,导致行业迟迟无法出清。奥瑞金在上市后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去收购低端产能,进而自身获取低端产能对应的客户资源,反而自己大量做其他投资,寄希望于大客户的突破,导致这些年发展趋于迟缓,有被宝钢包装赶超的趋势。

奥瑞金在过去不断的试错之下,2024年感觉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2024年的开篇,其约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一个发展是行业的并购整合,公司提出借鉴全球龙头波尔的发展经验,以客户为中心,把握并购整合的机遇持续扩大市场份额,促进产业集中,不断强化自身的领先优势,巩固自身的行业地位。这一点说明公司已经明确单纯新建厂线意义不大,更应该围绕客户开展并购。第二个发展是海外市场,东南亚、中东、中东欧这些年轻人聚集的区域,是奥瑞金未来发展的方向,这些区域正在走中国过去的道路,本地饮料品牌正在崛起,给奥瑞金的业务拓展预留了一些机会,但也面临波尔、皇冠的竞争。对比海外厂家的情况,金属包装企业的出海对应着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的出海,背后是中国文化的出海,金属包装企业在国内食品饮料行业没有实现出海的前提下,单独靠自身努力,比较困难。第三个是国内的定制菜和新能源结构件,这块估计发展难度较大,前者还没有成气候,后者竞争过于激烈,短期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2024年奥瑞金业绩的思考。整体来说,奥瑞金2024年的业绩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三片罐市场随着昇兴的投产,产能利用率可能会有下滑,两片罐市场由于去年预期过高,今年会面临库存的压力。原材料这块,在美国加息和海外产能扩张的情况下,应该还是维持一个稳定的趋势。2024年应该是行业的一个底部区间,嘉美包装放弃了二片罐的扩张,安心筹钱还债,昇兴的投资也只是在泰国红牛,其余业务发展也是趋于保守。2024年一是需要关注红牛的案件进展,现在商标属于泰国红牛,但是生产的权利在中国红牛,这两家的纷争,本质上是一个合作纠纷,考虑到泰国红牛的实力也不强,本地没有太大的根基,除非红牛严彬突然去世,否则短时间难有结论,二是关注中粮包装的归属,中粮包装中奥瑞金的持股,是中粮集团混合制股改的结果,奥瑞金利用中粮包装的平台,也做了很多产业的布局。按照中央的想法,宝武是需要整合中粮包装的资产,但在推动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私募基金变成第三大股东。考虑到宝武私有化的想法由来已久,元昊投资的收购应该是来自于董事会的纵容,避免宝武的要约收购会导致公司控股权的旁落。这次宝武和奥瑞金的竞争,在当前的价格情况下,更加看好奥瑞金,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宝武和奥瑞金两家的私有化都会失败,奥瑞金收购第三大股东股票,宝武和奥瑞金携手推进市场的垄断。考虑到宝武收购中粮包装给出的市盈率为14,现在奥瑞金的A股价格不贵,现在回购股票和管理层增持都是在情理之中。金属包装行业还需要继续等待,等待两片罐市场真正实现与下游厂商签订长期协议,这样行业的价值才能被正确认识。

全部讨论

有时回头想想,创新不是金属包装行业的出路,保守发展才是。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管理,健全董事会,谨慎对外投资,加强分红,这样才能符合大众需求。像奥瑞金这样不断扩大产能,不断融资,恰如一个价值黑洞,股东难以获得收益,股价长期难以上涨

03-05 17:55

严彬去世,利好还是利空

03-05 19:00

现在应逐年提高利润为主,而非搞这搞那

看法还是很中肯的

06-21 15:55

你这篇写的相当好 谢谢分享学习了

06-17 11:44

.厉害。把奥瑞金看透了。

03-08 19:34

不适用于这乱花钱的伪龙头

红牛官司已经持续快8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