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出清不具有重整价值的上市猪企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71喜欢:12

自己的主仓是牧原,之前已经唠叨过很多次猪周期迟迟未能反转的主因就在于养猪主体的变化,主体搞钱能力的变化造成当前的局面。
过去一周养猪板块也因为三方机构能繁大增重挫,相信月末的官方能繁数据也好不到哪里去。
最近新增且是大增能繁的钱从哪里来我是百思不得其解,所以现在的重心还是继续放在以下三点——因为它们决定了未来能繁的方向:
1)猪企的资产负债率
2)猪企的资金流动性
3)猪价

猪价是三者目前唯一已知的,猪价虽然比之前低点高了二块左右,但其实还是在猪企的平均完全成本以下(本帖的完全成本,如果未说明,一律视为牧原版完全成本)。
现在就等月末一季报了。
另外,昨天国九条以及对应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对猪周期博弈有明显影响的:
第三,削减“壳”资源价值。加强并购重组监管,强化主业相关性,加强对“借壳上市”监管力度。加强收购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规范控制权交易。从严打击“炒壳”背后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出清不具有重整价值的上市公司。
本轮猪周期到目前为止有三家重整猪企:
正邦重整已经完成,因为中间的预重整是达到了江西省法院重整的极限,法院受理也是最后一次预重整的最后期限压线通过的,所以ST群主流的观点是江西省政府硬拉来未上市的双胞胎保住了正邦的壳,而且叠加证监会在其他猪企增发问询函的认知中,可大胆猜测证监会是猪企重整的拦路虎——它清楚猪企产能严重过剩,更别提养猪也不是什么值得鼓励类行业;
傲农的重整和它控股股东同一天2月2日开始的,控股股东3月7日早早的拿到了法院的受理通知,而上市公司本身却显得遥遥无期的样子;
天邦更扯淡,还没到资不抵债的地步,产能更还没开始缩减,据自己电话沟通的说法是:害怕被金融机构抽贷或者不给展期——说明金融机构很可能已经把这个意思表达给天邦了或者就是做了,所以自己去申请了重整。
猪企的重整,在自己的眼里是没有任何社会价值的,现在被逼到这个地步的猪企,就是代表着行业最落后前10%的产能,本就该在每轮周期要消失的。何况它们的产品都是无差别的猪肉,傲农天邦正邦还是牧原温氏神农,谁养不是养。从国家的层面上,尤其从农业农村部更新的生猪产能调控方案的角度,这三家重整猪企就该死的越早越好,越有利于行业落后产能早日出清,行业早日反转,行业平均成本健康稳定的持续下降。
当然,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是完全不同的,都是自己的香饽饽,必须要拼死救的。
但相信证监会在过去几年中碰到的一堆重整骗子案例——庞大贵人博天等,随着国九条和证监会的具体落实意见中,明确指出的坚决出清不具有重整价值的上市公司,今年及以后的猪企重整,结果应该会非常凄凉。
自己会等到一季报出来后,结合正邦的案例,再继续给证监会投诉应禁止猪企的重整,希望顺水推舟助力监管进一步保护养猪行业的健康发展。
当然,本人没那么道德高尚,最重要的是要让自己赚钱:)没重仓的话,我也乐得在一旁看戏的。但是,如果有些人基于本人重仓就要来喷我,而不是实事求是看整体的逻辑性的话,那就算了吧,你们的道理大概率都是错的:)

$牧原股份(SZ002714)$ $傲农生物(SH603363)$ $天邦食品(SZ002124)$

精彩讨论

我是一个host04-13 22:30

简直胡说八道,重整本质是合法赖帐,割债权人的肉,和股东的血,放给新进的产投和财投而已。
前提是公司要有社会价值,比如说公司有稀缺的资源、有稀缺的技术等等,只是因为一时的困境才不要清算走重整。
试问正邦傲农天邦有什么价值,他们养的猪比牧原温氏神农的好吃还是啥?他们赖完帐后,养猪水平变高啦?他们公司本身就是低效产能,直接滚出市场就是最好的。成本低的其他公司的高效产能自然而然的就会取代掉这部分产能。
每硬留这几家垃圾产能的一头能繁母猪,就意味着更高效率的另外一个养殖户的一头母猪被淘汰,这就是逆社会价值的做法。
如果不懂就老老实实去看看庞大博天贵人这些吃人的案例。

我是一个host04-15 10:48

再警告一下拿着垃圾重整猪的所谓猪周期人,重整炒作套路教教你们:
现在是ST板块全年最惨的面退潮时间,按照上周五的退市新规,今年面退潮规模应该会达到史上最大,所有ST和准ST都会在这场暴跌中被虹吸,除了有绝对利好的,没有啥例外的。
想要炒作,等面退潮过了后再来编故事吧,毕竟只要跌的足够深,总能涨一涨的,所以现在就是考验你们讲故事的能力了,但是帖子里这个既没有ST专业素养,讲故事能力也太差了:)
重整猪吹票呢,要按照重整的重要时间节点来吹,这也是重整的基本素养,别忘记了哦

我是一个host04-20 13:15

关于猪企重整,证监会的态度又想通一点,如果真是有重整价值的企业:
1)猪企退市以后是不影响重整的
2)退市以后的重整也不需要证监会批准
那么在地方政府和证监会因视角不同,产生冲突的时候,很简单:
你地方政府认为有价值对吧,那就退市后你们继续重整,你一样保民生保就业。
但是我证监会不允许产投财投过来假重整狂捞钱的同时又二次伤害股民和债主,你地方政府比我看得更准,那你重整好经营上正轨了,再来IPO好了。

我是一个host04-18 20:17

新纺锁定面退,极大概率退市今天再增加一只:同达
今年到目前退市12只,还有10只极大概率退市(极大概率=退市,基本就是再等几天而已)
同达很有杀鸡给猴看的作用,它是信达控股股东,背后实控人就是财政部,这样一只硬邦邦的央企下属企业就这么倒下,而且是通过审计公司无法表达意见来倒下,可见未来退市的烈度。虽然新纺也是国资背景,和同达一比,就更不用提了。
顺便再提一嘴,往年这个时候可能有5-10只摘帽了,今年到现在一只都还没成功!
因此,相信今年的重整股,尤其猪企这样没价值的重整股被干掉是理所当然了。毕竟你背景再硬,能和财政部相提并论吗?

我是一个host04-13 23:12

正邦傲农天邦重整后的完全成本也不可能追上行业平均成本,更别提和最优秀的牧原温氏神农比了。直接出清他们,牧原温氏神农自然就很快填进去这部分产能,而且是最优秀成本的产能,自然而然全社会猪肉成本下降,这就是猪周期每轮运转的基本逻辑。
那个鼓吹正邦傲农天邦的,你要是老老实实的来承认说做短线,就炒重整概念,管它什么一地鸡毛,那我还敬你是条直爽的汉子,同时对你赚钱的能力大加佩服。否则以你千疮百孔的垃圾逻辑和无知的重整知识来试图进行苍白的辩驳,还是该上哪里凉快上哪里凉快去吧。

全部讨论

04-13 23:12

正邦傲农天邦重整后的完全成本也不可能追上行业平均成本,更别提和最优秀的牧原温氏神农比了。直接出清他们,牧原温氏神农自然就很快填进去这部分产能,而且是最优秀成本的产能,自然而然全社会猪肉成本下降,这就是猪周期每轮运转的基本逻辑。
那个鼓吹正邦傲农天邦的,你要是老老实实的来承认说做短线,就炒重整概念,管它什么一地鸡毛,那我还敬你是条直爽的汉子,同时对你赚钱的能力大加佩服。否则以你千疮百孔的垃圾逻辑和无知的重整知识来试图进行苍白的辩驳,还是该上哪里凉快上哪里凉快去吧。

04-20 09:56

园城和同达性质上类同,都属于空壳公司,昨天也被监管函打死了。
至此,今年退市情况240420:
已退12只:华仪、柏龙、泛海、爱迪、鸿达、星源、贵人、新海、博天、民控、美盛、新纺
极大概率退市11只:明诚、太安、商城、越博、左江、美尚、世茂、三盛、长方、同达、园城
已退当中,其中博天和新海都是重大违法退市,其余都是以面值退的方式。
实际上,和重整相关的11只:
柏龙:申请预重整,5天内被法院拒绝
泛海:申请预重整,7个多月被法院拒绝
爱迪:21年申请预重整,1年2个月被深圳法院拒绝;22年龙岩国资委成为第一大股东,转至龙岩申请预重整,1年3个月被龙岩法院拒绝
鸿达:重要子公司被重整,但上市公司没有=当地政府要从上市公司体系中抢走子公司
贵人:21年重整成功
博天:22年重整成功,重大违法退闷杀了参与重整的国资
新纺:23年申请预重整,已经历时9个月,市场不相信重整先行面退
明诚:23年重整成功,但有以往年度会计差错(造假)净资产为负+22年报无法表示意见事项无法消除+23年报继续非标审计
太安:23年申请预重整,已经历时8个月,市场不相信重整先行面退
商城:23年重整成功,操作风骚,临近年报换审计(极大概率原审计不配合公司造假),新审计遭交易所和中注协两重问询,审计只能明确表示无法表示意见
美尚:有造假历史,22年申请预重整,已经历时18个月,即使重整投资人是深圳国资,市场依然不相信,面退倒计时还差5天
回顾一下正邦的重整重要时间线:
2022年10月控股股东、上市公司、子公司几乎同时申请预重整
同月3天之内,控股股东和子公司都被法院受理重整
上市公司预重整期限延长两次(法规的最大值),到了23年7月第三次预重整的最后一天才受理重整
两天后确定了双胞胎为产投
合理的猜测:
江西省政府极其重视正邦重整,证监会从一开始就拒绝批准,因为这是限制类产业且产能严重过剩,但迫于省级政府的压力,可能有松口允许同行业进行重整
双胞胎22年11月有购买过正邦的能繁资产,但直到最后压线时刻才成为产投,说明双胞胎对参与正邦重整毫无兴趣,只想占便宜捞点有用的资产
因为省政府的重视,一定采取了某些手段施压双胞胎和正邦,在最后关头得到政府许诺和正邦原实控人大割肉让步后双胞胎才同意入主正邦
再来看看当前傲农重整时间线:
230202控股股东和上市公司一起被申请预重整
230305控股股东被法院受理重整
合理的预测:
傲农如果找不到类似双胞胎体量的猪企,且控股股东不愿意大割肉给这个新产投的话,重整成功概率为零
即使找到了,在国九条加持下,被证监会拒绝的概率也极高
天邦的重整:
4月9日股东大会刚刚通过此项议案
但基于天邦还未到资不抵债的地步,简单认为天邦目前还在搞笑的阶段:)

04-14 12:11

楼里有些居心叵测的人用似是而非的言论故意混淆重整的基本逻辑,以达到自己炒作重整猪的目的。
我这里把重整炒作的逻辑说的更清楚一点吧,短线高手都可以参与,但是风险巨大,故事说完的时候,就是狠狠收割的时候:
1)ST每年的年报季或者是每只刚ST的股票都会因机构风控出清暴跌,后面变成大家知道机构要出清,所以都一致性的出逃,因此往往短期会砸出一个巨坑;
2)这时候ST股票都是困境了,至于能不能反转,就看公司真正的质地、救他的白马王子的实力或者是自己编故事的能力,这里只说重整;
3)重整原本是要实现挽救的公司是那些真正质地好的、然后真有有实力公司要的,但今年越来越多的公司被证明是“编故事”的重整,参与重整的投资方(财投很多时候都是产投的马甲),往往都是以极低的成本入场(几毛钱对应几块钱的股价),然后通过各种讲故事吹泡泡把股价几倍甚至十倍以上的拉高,所以整个市场近年ST的炒作,重整往往是最大的主线
4)等到投资人能兑现自己的投资账面利润的时候,虽然公司是自己实控的,但和账面利润比起来往往不值一提,所以公司的死活是无所谓的,债权人和股东的利益更不放在心上。
这种重整呢,都是没有价值的重整,只给资本大鳄对本已重伤的债权人和股东雪上加霜的机会。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重整都会这样,但是近年上市公司的重整这种比例是越来越高(因为利润巨大)。现在猪企的重整,其实未来的发展,结合我前面的分析,大家可以很容易的预测它大概率就是走这种讲故事二次收割的道路,同时严重阻碍了养猪行业的健康周期运转。
因此,必须坚决出清不具有重整价值的上市猪企。

04-14 11:42

集思录ST大佬GLZ0514大约一年前也对重整做出过很深刻的预测,抄过来,让大家结合退市新规重整条款和重整猪企的现状一起来对比看看:
趁五一,再聊聊重整和摘帽的事。
先说说重整吧,最近观察到的几个案例:
1、 庞大集团年审无法表示意见,带*且面临面退。
庞大集团今年年审意见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同时马上面临带星且面值退市压力。庞大是2020年重整的标的,2021年摘帽。今年年审意见全部是涉及原来重整遗留的问题以及主营问题的。且庞大集团重整时承诺了3年35亿的净利润,经过了重整后3年,目前合计需补偿35亿…
庞大集团的重整投资人,深商控股,同时也是众泰汽车的重整投资人。另外深商有参与运作了中珠和亚联。可以见得,如果庞大的35亿业绩承诺开始向深商追偿,应该就把深商拖垮了吧。那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了众泰后续经营改善的计划了。
2、 贵人鸟,今年年审内控否定,带ST。
贵人鸟,21年重整标的,22年摘帽。今年年审内控否定,内控否定的原因是,审计师无法判断公司主营的粮食贸易的真实性。而粮食贸易的主营,正是贵人鸟重整时,重整投资人带来的,改善贵人鸟经营情况的主营。
3、*st博天,重整后年报披露申请摘帽,但追溯调整往年年报可能触及违规退市。
博天是22年重整标的,22年重整龙头股,23年年报披露申请摘帽,同时披露往年报表调整,调整金额巨大,追溯期限长。同时其20年及21年追溯调整的净资产,触及退市新规的5亿及占比50%的标准,目前被交易所立案,可能导致违规退市。
博天在22年取得交易所无异议且完成重整,但在重整完成后,又被发现触及违规退市的风险。若交易所在博天重整裁定前的审核阶段发现上述财务问题,可能就不会给博天审批无异议函。而现在,交易所在年中给博天批出无异议函,博天已完成债转股,重整投资人真金白银投入,债权人的债务已经转变成了股票。在这种情况下若立刻发生退市风险,重整各方都承受巨大损失,交易所也面临着各方的压力。博天的案例,可能使得监管部门,在给予无异议前,对重整公司的往年财务情况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核。
4、 瑞德和实达一样摘星不摘帽,而实达在今年年报时也未申请摘帽。
实达去年重整后,由于没有了主营,上交所用了特有的第7条,主观卡了实达的摘星摘帽。实达重整时,承诺的资产注入,在重整完成后1年内并没有进行。今年年报披露后也为进一步申请摘帽。
瑞德和实达一样,也属于全现金偿债,大比例除权后大幅上涨的标的,只是目前瑞德的价格已经跌回了除权前抢权阶段的价格。瑞德今年年报,上交所同样用了第7条,主观卡了瑞德的摘帽,理由是资产注入未有明确安排。而和实达不一样的是,瑞德其实重整后,还是有一定主营的,但是摘帽依然被卡。
如果交易所要一直卡到资产注入完成的话,那时间周期就相当长了。
5、 华英和安控去年底的立案。
华英是21年重整完成的标的,在22年11月被立案,立案原因是22年4月年公告的前期会计差错更正涉及虚假披露。不过立案后1个月就结案。
安控是22年重整完成的标的,在22年12月底立案,立案原因是21年4月公告的前期会计差错更正涉及虚假披露,立案后大概4个月结案。
可以看到,华英的立案追溯了将近1年前信息披露的差错调整;而安控连则追溯了2年前披露的差错调整。华英的差错调整涉及净利润1.6亿;安控的差错调整,涉及的金额只有500万-2000万的单项金额。和其他上市公司的差错调整相比,两家公司的调整金额其实不算大,但是都被追溯了立案。
从年初开始,就一直有传言,监管部门对目前的上市公司重整并不满意,主要原因可能是前期重整完成的标的,大部分没有经营改善,而受益更多的是参与重整投资套利的投资人。而从上述5个案例,涉及了重整完成标的的新增主营虚假、业绩未改善、业绩承诺未完成、财务造假未发现、以及差错及摘帽从严从重处理的情况。是不是可以推断,监管部门给出无异议函的门槛可能进一步提高,那对今年需要重整保壳的标的,则有更多不利的影响。
回顾21年和22年垃圾股牛市,其实很大一部分行情都是重整带动的,21年的众泰、22年的博天,都是当年的领头羊,却也是现在的问题标的。在监管部门卡死并购重组后,重整变成了困境企业保壳的最好方式。如果这条路也卡紧的话,那垃圾股的生存空间就更加艰难了。

04-13 23:25

楼主把猪行业看得太小了!猪弄不好现在也上升到了“粮食安全层面”。

难道退市以后企业就倒闭了???产能出清了?

04-14 10:36

我测算了正邦的重整过程历时1年,而且在重整过程中产能缩减过半。所以哪怕傲农和天邦重整成功,在今年内他们的产能也会缩减过半,对今年的猪产能还是做了贡献。但是他们两个相对牧原温氏都是小弟,缩减的产能轻易被牧原温氏给抵消了。

傲农生物估计悬了。库存的猪再有两个月就没有了,说明经营不下去了,没有重整价值

04-13 22:47

做猪周期的大多数人没有ST的基本知识,也没有重整的基本概念。
流程上简单说一句,没有证监会的正式批准,法院是不会受理上市公司的重整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向证监会投诉的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正邦上市公司的重整受理要晚于控股股东近9个月,傲农上市公司现在还遥遥无期的原因。
如果不是证监会这里有完全不同的意见,它们必然是同时或者相近时间一起受理重整了。

04-25 15:03

美尚比预计提前一天挂了,今天锁定中南和美尚面退。
富吉的小概率退市情况没出现,反而出现了小概率的摘帽。
昨晚本来该退的园城继续耍赖,将年报日期推到了最后一天,交易所咬牙切齿的又发了个监管函:小样,还锤不死你
今年退市情况240425:
已退15只:华仪、柏龙、泛海、爱迪、鸿达、星源、贵人、新海、博天、民控、美盛、新纺、太安、中南、美尚
极大概率退市9只:世茂、明诚29、商城29、越博29、左江28、三盛29、长方26、同达29、园城29
年报还有概率退市的10只:
25:美谷、碳元、红相、慧辰
26:西发、天沃
28:和科
29:围海、惠天、中期
等着看晚上年报这四家开奖概率如何。$傲农生物(SH603363)$ $天邦食品(SZ002124)$ $*ST正邦(SZ002157)$